美白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7148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日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美白粉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0~60份、氨甲环酸10~35份、烟酰胺10~35份、乙酰壳糖胺3~20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20份。美白粉剂以3‑o‑乙基抗坏血酸及氨甲环酸为主要美白成分,以烟酰胺为辅助美白成分,搭配乙酰壳糖胺及橙皮苷甲基查尔酮起协同增效作用,从黑色素链路中的各个通路着手,单点起效,主辅协同增效,美白效果优异,且安全无刺激,可以作为护肤品的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美白粉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人工及生产耗时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护肤品可采用美白粉剂与水剂搭配,即混即用,可有效保持其活性,且美白效果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美白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皮肤被覆于体表,作为人体对抗外界伤害的第一道防线,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损伤的同时,也易因各种外界环境影响或自身内源性因素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皮肤松弛、无光泽、皱纹加深、色素沉着等衰老迹象。因为受根植于思想的以白为美传统美观念影响,亚洲女性对于美白的追求就像人类对于光明的追求一样从未停止。黑色素是影响皮肤白皙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自然就是美白产品最重要的一个终极目标。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会令皮肤内产生如炎症反应一类的应激变化,给皮肤内的黑素细胞释放一种信号,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经由酪氨酸酶作用下,多巴转化成多巴醌、黑素小体,黑素小体会沿黑素细胞的树枝状突起转运到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再聚集变成褐色素、黑色素,然后黑色素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皮肤变黑和肤色不匀等皮肤问题。现在美白护肤品都是针对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中各个步骤进行阻击,从源头上抑制黑色素生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断黑色素的转运,加速已经转移到角质表层黑色素的脱落,通过这些方面来达到美白效果。在这种技术背景下诞生且已经占据主流市场的美白成分有:间苯二酚类、熊果苷、传明酸、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烟酰胺、光甘草定等。但是目前的美白护肤品都有一个硬伤,就是它本身容易变色,在货架期之内已经自身消耗掉了,其原因是美白成分易受光照、温度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分解或反应,导致其失去活性,变成没有活性的有色产物,最终导致护肤品内料变色失活。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美白粉剂,其可稳定保存不失活,在搭配化妆水使用时激活其活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美白粉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0~60份、氨甲环酸10~35份、烟酰胺10~35份、乙酰壳糖胺3~20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20份。3-o~乙基抗坏血酸是维C衍生物中最接近维C的一种,转化成维C的效率最高,转化速度最快,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但其溶解在水中pH值会降低,长时间受关照受热容易变色失活。氨甲环酸又称传明酸、凝血酸,能够有效降低黄褐斑,其单独使用美白效果不够明显,需要复配其他美白成分使用。烟酰胺的透皮吸收率很好,可以抑制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素小体向角化细胞的转运,减少黑色素向表层细胞转移的数量,促进已经转移到角质表层黑色素的剥脱,长期使用烟酰胺可以美白。本专利技术中,采用3-o-乙基抗坏血酸及氨甲环酸为主要美白成分,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采用烟酰胺为辅助美白成分,可阻断黑色素转运,促进已生成的黑色素剥脱;以乙酰壳糖胺及橙皮苷甲基查尔酮作为协同增效成分,其中,乙酰壳糖胺与氨甲环酸和烟酰胺复配使用,能增强其美白效果,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橙皮苷甲基查尔酮具有维持血管正常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与韧性的作用,可增强3-o-乙基抗坏血酸的美白效果,并能促进烟酰胺抑制的黑素小体转移消化。表1、本专利技术美白粉剂的组成及各自功效进一步地,所述美白粉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5~50份、氨甲环酸15~25份、烟酰胺15~25份、乙酰壳糖胺5~15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1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美白粉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按重量份数配比称量各组分,将各组分进行混合粉碎;将粉碎后得到的混合粉末过筛后,密封干燥得到美白粉剂,其中,所述过筛目数为50~300目。所述过筛目数优选为50~200目;进一步优选为100~200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美白粉剂的应用,将上述美白粉剂应用于制备具有美白功能的化妆品中。所述的化妆品可以为具有美白功能的护肤精华、护肤水、护肤乳液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美白功能的护肤品,其由化妆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及上述方案的美白粉剂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美白护肤品,由美白粉剂和水剂组成;所述美白粉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0~60份、氨甲环酸10~35份、烟酰胺10~35份、乙酰壳糖胺3~20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20份;所述水剂由化妆品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美白粉剂和水剂混合得到美白护肤品。其中,所述的水剂可以是任意化妆水,也可以是任意乳液,又或者为去离子水、蒸馏水等化妆品上可接受的辅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美白粉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5~50份、氨甲环酸15~25份、烟酰胺15~25份、乙酰壳糖胺5~15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15份。将水剂与美白粉剂通过混合激活美白粉剂的活性,得到具有美白功能的护肤品,可即混即用,保持其有效活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水剂包括组分: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水剂也可以为其他组分或配比组成的水溶剂,所述水可以为去离子水,纯净水,蒸馏水,其可以与美白粉剂混合得到即混即用的护肤品,该护肤品具有美白粉剂的美白功效。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美白粉剂,以3-o-乙基抗坏血酸及氨甲环酸为主要美白成分,以烟酰胺为辅助美白成分,搭配乙酰壳糖胺及橙皮苷甲基查尔酮起协同增效作用,从黑色素链路中的各个通路着手,单点起效,主辅协同增效,美白效果优异,且安全无刺激,可以作为护肤品的原料;且原料易获取。本专利技术美白粉剂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人工及生产耗时成本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美白粉剂的可以摒除市面上美白产品容易变色失活的缺陷,在货架期之内稳定保存及保持其活性,在搭配水剂使用时激活其活性,高效美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护肤品,采用上述美白粉剂,可实现即混即用,能在使用时有效保持其活性,美白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4组与空白组和市售美白化妆水组皮肤黑色素值变化率示意图;图2实施例3组和对比例1~5组皮肤黑色素值变化率示意图;图3实施例3组和对比例6~10组皮肤黑色素值变化率示意图;图4实施例3组、市售美白化妆水组和对比例1、2、6、7组皮肤ITA°值变化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41.按下表表2所示重量份数称取对应组分配比,进行混合粉碎;2.将粉碎后得到的混合粉末过筛,所述过筛目数为100~200目,密封干燥得到实施例1~4的美白粉剂。表2、实施例美白粉剂配方表组分/g实施例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白粉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0~60份、氨甲环酸10~35份、烟酰胺10~35份、乙酰壳糖胺3~20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粉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0~60份、氨甲环酸10~35份、烟酰胺10~35份、乙酰壳糖胺3~20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2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粉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含组分:3-o-乙基抗坏血酸25~50份、氨甲环酸15~25份、烟酰胺15~25份、乙酰壳糖胺5~15份、橙皮苷甲基查尔酮3~15份。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美白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量各组分,将各组分进行混合粉碎;
将粉碎后得到的混合粉末过筛后,密封干燥得到美白粉剂,其中,所述过筛目数为50~300目。


4.一种美白粉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美白粉剂应用于制备具有美白功能的化妆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晖黄建珍崔英云邓慧张伟杰曾伟丹张楚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科能化妆品科研有限公司广东丹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