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42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领域,旨在解决安全阀更换通断不便、拆卸或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失误和安全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其包括外套螺母、阀套件、阀芯件和弹性件;阀套件上设有阀腔、连通阀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阀芯件包括封堵部和伸出部;伸出部设有盲孔,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盲孔的连通孔;弹性件位于阀腔内;外套螺母具有沿弹性件伸缩方向延伸的内腔,并通过其内腔套过阀套件;内腔靠近伸出部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安全阀的内螺纹,且在安全阀螺纹连接于内螺纹上的状态下,安全阀能够将阀芯件向阀腔内压入,以使安全阀通过伸出部的盲孔和连通孔连通阀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安全阀的拆卸,提高安全阀拆卸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安全阀与气体管路进行连接时,其连接处通常需要安装一个阀门,目的是进行安全阀更换或校验时切断气源,避免气体外泄,确保安全。目前安装安全阀的连接管路中通常采用的是手动阀门,其人为因素较大,在拆卸安全阀和正常使用时,若出现人为的误操作,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以解决安全阀更换通断不便、拆卸或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失误和安全事故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其包括外套螺母、阀套件、阀芯件和弹性件;所述阀套件上设有阀腔、连通所述阀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芯件包括位于所述阀腔内的封堵部和能够伸出所述出气口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端面设有内凹形成的盲孔,所述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盲孔的连通孔;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阀腔内,且一端抵顶于所述阀套件、另一端弹性地支撑所述封堵部,以将所述封堵部弹性地向出气口方向压紧于所述阀套件并封闭所述出气口;所述外套螺母具有沿所述弹性件伸缩方向延伸的内腔,并通过其内腔套过所述阀套件;所述内腔靠近所述伸出部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安全阀的内螺纹,且在安全阀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上的状态下,安全阀能够将所述阀芯件向阀腔内压入,以使安全阀通过伸出部的盲孔和连通孔连通所述阀腔。本方案中的安全阀连接装置使用时,安全阀通过该安全阀连接装置连接于气体管路,具体地,阀套件的进气口连通于气体管路、安全阀螺纹连接在外套螺母的内螺纹上。在安全阀螺纹拧入的过程中,安全阀将阀芯件逐渐向阀腔内压入,直至阀芯件的伸出部的连通孔进入阀腔以连通伸出部上的盲孔和阀腔;此时安全阀即可通过该盲孔、连通孔、阀腔、进气口连通至气体管路,以实现安全阀的功能;在需要拆下安全阀进行诸如检修更换等操作时,随着安全阀的拧出,阀芯件在弹性件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直至其封堵部封堵出气口、伸出部的连通孔位于阀腔之外,从而自动断开气体管路和安全阀/外接的连通。由此,本方案中的安全阀连接装置具有方便安全阀的拆卸,提高安全阀拆卸的安全性的有益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套件包括接管和套部;所述套部包括环形围壁和开设有所述出气口的顶壁;所述接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围壁的底端开口,并开设有连通所述阀腔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外端设置为所述进气口。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螺母具有环形的周壁和开设有通孔的底壁;所述接管的下端设置为从该通孔伸出至所述底壁之外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外周可拆卸地连接有卡环,所述接管位于所述阀腔内的部分设有凸环,所述底壁限位于所述卡环和所述凸环之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螺纹连接于所述环形围壁的底部,并和所述环形围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弹性件的下端配合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封堵部设置套轴,所述弹性件的上端配合于所述套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套部的顶壁上面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通过开孔套于所述伸出部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伸出部上套设有密封圈,用以实现伸出部和出气口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提及之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阀连接装置的三维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阀连接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全阀连接装置与安全阀连接时的示意图。图标:10-气体管路;20-安全阀;30-安全阀连接装置;31-外套螺母;32-阀套件;33-阀芯件;34-弹性件;35-阀腔;36-进气口;37-出气口;38-接管;39-套部;40-环形围壁;41-顶壁;42-进气孔;43-封堵部;44-伸出部;45-盲孔;46-连通孔;47-密封圈;48-内腔;49-内螺纹;50-周壁;51-通孔;52-底壁;53-进气管;54-卡环;55-凸环;56-连接部;57-容置槽;58-套轴;59-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配合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30,其包括外套螺母31、阀套件32、阀芯件33和弹性件34。其中,阀套件32上设有阀腔35、连通阀腔35的进气口36和出气口37。本实施例中,阀套件32设置为包括接管38和套部39。套部39包括环形围壁40和开设有出气口37的顶壁41;接管38可拆卸地连接于围壁的底端开口,并开设有连通阀腔35的进气孔42,进气孔42的外端设置为进气口36。阀芯件33包括位于阀腔35内的封堵部43和能够伸出出气口37的伸出部44;伸出部44的端面设有内凹形成的盲孔45,伸出部44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盲孔45的连通孔46。可选地,在伸出部44上套设有密封圈47,用以实现伸出部44和出气口37内壁之间的密封配合。弹性件34位于阀腔35内,且一端抵顶于阀套件32、另一端弹性地支撑封堵部43,以将封堵部43弹性地向出气口37方向压紧于阀套件32并封闭出气口37。外套螺母31具有沿弹性件34伸缩方向延伸的内腔48,并通过其内腔48套过阀套件32;内腔48靠近伸出部44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安全阀20的内螺纹49,且在安全阀20螺纹连接于内螺纹49上的状态下,安全阀20能够将阀芯件33向阀腔35内压入,以使安全阀20通过伸出部44的盲孔45和连通孔5146连通阀腔35。配合参见图3,本方案中的安全阀连接装置30使用时,安全阀20通过该安全阀连接装置30连接于气体管路10,具体地,阀套件32的进气口36连通于气体管路10、安全阀20螺纹连接在外套螺母31的内螺纹49上。在安全阀20螺纹拧入的过程中,安全阀20将阀芯件33逐渐向阀腔35内压入,直至阀芯件33的伸出部44的连通孔5146进入阀腔35以连通伸出部44上的盲孔45和阀腔35;此时安全阀20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外套螺母、阀套件、阀芯件和弹性件;/n所述阀套件上设有阀腔、连通所述阀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n所述阀芯件包括位于所述阀腔内的封堵部和能够伸出所述出气口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端面设有内凹形成的盲孔,所述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盲孔的连通孔;/n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阀腔内,且一端抵顶于所述阀套件、另一端弹性地支撑所述封堵部,以将所述封堵部弹性地向出气口方向压紧于所述阀套件并封闭所述出气口;/n所述外套螺母具有沿所述弹性件伸缩方向延伸的内腔,并通过其内腔套过所述阀套件;所述内腔靠近所述伸出部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安全阀的内螺纹,且在安全阀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上的状态下,安全阀能够将所述阀芯件向阀腔内压入,以使安全阀通过伸出部的盲孔和连通孔连通所述阀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套螺母、阀套件、阀芯件和弹性件;
所述阀套件上设有阀腔、连通所述阀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阀芯件包括位于所述阀腔内的封堵部和能够伸出所述出气口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的端面设有内凹形成的盲孔,所述伸出部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盲孔的连通孔;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阀腔内,且一端抵顶于所述阀套件、另一端弹性地支撑所述封堵部,以将所述封堵部弹性地向出气口方向压紧于所述阀套件并封闭所述出气口;
所述外套螺母具有沿所述弹性件伸缩方向延伸的内腔,并通过其内腔套过所述阀套件;所述内腔靠近所述伸出部的一端设有能够连接安全阀的内螺纹,且在安全阀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上的状态下,安全阀能够将所述阀芯件向阀腔内压入,以使安全阀通过伸出部的盲孔和连通孔连通所述阀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阀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套件包括接管和套部;
所述套部包括环形围壁和开设有所述出气口的顶壁;
所述接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围壁的底端开口,并开设有连通所述阀腔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外端设置为所述进气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冯小飞陈建明喻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