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34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挡圈、支撑组件、U型密封圈、若干U型弹簧、若干垫圈和T型圈,挡圈顶面设有第一V型环槽,支撑组件顶面设有第二V型环槽,U型密封圈顶面设有U型环槽,支撑组件的底部配合在第一V型环槽中,U型密封圈的底部配合在第二V型环槽中,U型弹簧逐个嵌套并配合在U型环槽中且相邻U型弹簧之间均设有垫圈,T型圈的底部抵在位于顶端的U型弹簧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多组U型弹簧以提高弹力,提高U型密封圈的蓄能密封效果,并通过多个垫圈分隔相嵌套的U型弹簧,以避免U型弹簧受高压时产生位移,从而防止密封泄漏,最终达到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密封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密封
,特别是指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V组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的弹簧都是叠加接触安装在密封壳内,当压力突然增大时,会导致弹簧后移,导致密封泄漏。同时,在高压情况下,背部的V组支撑环材质强度不够,容易出现开裂,同样会导致密封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加强弹簧定位、防止偏移,以便在高压情况下保持密封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挡圈、支撑组件、U型密封圈、若干U型弹簧、若干垫圈和T型圈,所述挡圈的顶面开设有第一V型环槽,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面开设有第二V型环槽,所述U型密封圈的顶面开设有U型环槽,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配合在第一V型环槽中,所述U型密封圈的底部配合在所述第二V型环槽中,所述U型弹簧逐个嵌套并配合在所述U型环槽中且相邻U型弹簧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圈,所述T型圈的底部抵在位于顶端的U型弹簧内。所述挡圈、支撑组件、U型密封圈、垫圈和T型圈均为四氟乙烯制成。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组上下层叠的U型支撑圈和V型支撑圈,所述第二V型环槽设置于所述U型支撑圈上,所述U型支撑圈的底部配合在所述V型支撑圈内。所述U型密封圈包括位于其外侧和内侧的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所述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多组U型弹簧以提高弹力,提高U型密封圈的蓄能密封效果,并通过多个垫圈分隔相嵌套的U型弹簧,以避免U型弹簧受高压时产生位移,从而防止密封泄漏,最终达到提高本技术密封效果的目的。此外,本技术的支撑组件分体设计为U型支撑圈和V型支撑圈,便于根据实际安装深度进行调整、安装更加灵活,并增加支撑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挡圈1;第一V型环槽11;支撑组件2;U型支撑圈21;第二V型环槽211;V型支撑圈22;U型密封圈3;U型环槽31;第一唇口32;第一凸缘321;第二唇口33;第二凸缘331;U型弹簧4;垫圈5;T型圈6;沟槽7;金属轴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为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挡圈1、支撑组件2、U型密封圈3、若干U型弹簧4、若干垫圈5和T型圈6,挡圈1的顶面开设有第一V型环槽11,支撑组件2的顶面开设有第二V型环槽211,U型密封圈3的顶面开设有U型环槽31,支撑组件2的底部配合在第一V型环槽11中,U型密封圈3的底部配合在第二V型环槽211中,U型弹簧4逐个嵌套并配合在U型环槽31中且相邻U型弹簧4之间均设置有垫圈5,T型圈6的底部抵在位于顶端的U型弹簧4内。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上述挡圈1、支撑组件2、U型密封圈3、垫圈5和T型圈6均为四氟乙烯制成,其中支撑组件2、垫圈5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配方进一步加强材质。上述支撑组件2包括若干组上下层叠的U型支撑圈21和V型支撑圈22,第二V型环槽211设置于U型支撑圈21上,U型支撑圈21的底部配合在V型支撑圈22内,将支撑组件2分体设计为U型支撑圈21和V型支撑圈22,便于根据实际安装深度进行调整、安装更加灵活,并增加支撑强度。上述U型密封圈3包括位于其外侧和内侧的第一唇口32和第二唇口33。上述第一唇口32和第二唇口33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第一凸缘321和第二凸缘331,以增加密封时候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能。参考图2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装配在硬件的沟槽7内,挡圈1位于沟槽7的底部,第一唇口32密封沟槽7,第二唇口33密封金属轴8,挡圈1和支撑组件2受压以支撑U型密封圈3。当系统产生高压使本技术背部受力时,使得U型弹簧4受力并发生偏移,此时垫圈5被挤压变形配合在相邻的U型弹簧4之间,防止U型弹簧4移动而避免密封泄漏。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在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多组U型弹簧4以提高弹力,提高U型密封圈3的蓄能密封效果,并通过多个垫圈5分隔相嵌套的U型弹簧4,以避免U型弹簧4受高压时产生位移,从而防止密封泄漏,最终达到提高本技术密封效果的目的。此外,本技术的支撑组件2分体设计为U型支撑圈21和V型支撑圈22,便于根据实际安装深度进行调整、安装更加灵活,并增加支撑强度。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挡圈、支撑组件、U型密封圈、若干U型弹簧、若干垫圈和T型圈,所述挡圈的顶面开设有第一V型环槽,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面开设有第二V型环槽,所述U型密封圈的顶面开设有U型环槽,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配合在第一V型环槽中,所述U型密封圈的底部配合在所述第二V型环槽中,所述U型弹簧逐个嵌套并配合在所述U型环槽中且相邻U型弹簧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圈,所述T型圈的底部抵在位于顶端的U型弹簧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逐层依次设置的挡圈、支撑组件、U型密封圈、若干U型弹簧、若干垫圈和T型圈,所述挡圈的顶面开设有第一V型环槽,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面开设有第二V型环槽,所述U型密封圈的顶面开设有U型环槽,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配合在第一V型环槽中,所述U型密封圈的底部配合在所述第二V型环槽中,所述U型弹簧逐个嵌套并配合在所述U型环槽中且相邻U型弹簧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圈,所述T型圈的底部抵在位于顶端的U型弹簧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唇口多弹簧的蓄能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支撑组件、U型密封圈、垫圈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敏颖
申请(专利权)人:凯氟隆厦门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