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33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盖的启闭机构,公开了一种适合于水平布置门盖上使用的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该装置包括可移动底盘,可移动底盘上安装有门盖抓紧装置,所述门盖抓紧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卡爪机构和伸缩轴,伸缩轴包括与底座筒滑动配合的滑动杆和锥头,卡爪机构包括通过卡爪套安装在锥头的锥面位置且沿伸缩轴的径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卡爪,卡爪套通过固定盖固定在底座筒的端面,固定盖上设置有与卡爪间隙配合的孔,固定盖与卡爪上对应设置的轴肩之间布置有压缩弹簧,从而卡爪的伸缩由伸缩轴的伸缩控制,使其卡爪机构胀紧中心孔或可退出中心孔。利用该装置可省力且安全地移动和装卸卡箍式的带有中心孔的门盖,操作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盖的启闭机构,尤其是一种水平布置门盖的自动启闭。
技术介绍
目前,压力容器设计中给容器开设进行定期检验的通道是国际惯例,同时设备壳体上还开设有工艺介质的通道,高压容器的大开孔(如人孔)具有设计压力高、直径大,对密封要求高等特点,造成了(人孔)门盖厚度大,体型笨重、人工拆卸非常困难。卡箍式人孔是压力容器中用到的一种快开人孔,它的特点是用两到三瓣卡箍卡住人孔门盖和人孔凸缘,转动卡箍使人孔门盖与卡箍的卡槽交错,人孔门盖便可从齿形间隙中取出。高压设备用卡箍人孔,指通过卡箍将人孔盖和人孔凸缘连接在一起,卡箍和人孔盖均加工卡槽,相互配合,交错布置。当人孔设计为水平方向(指在工作状态下其轴线布置在水平面上)且门盖不能设置吊耳的情况下,对重量大于100Kg的大型门盖,用人工或起吊方式安装、拆卸门盖几乎不可能,需要设计一种液压油缸控制系统来实现对门盖的自动抓紧及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省力和安全操作,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来实现对水平布置门盖的自动装卸及移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包括可移动底盘,所述门盖上设有中心孔,所述可移动底盘上安装有门盖抓紧装置,所述门盖抓紧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卡爪机构和伸缩轴,卡爪机构在缩回卡爪时其可伸入所述中心孔,卡爪机构在伸出卡爪时其卡爪可与所述中心孔实现过盈配合,卡爪的伸缩由所述伸缩轴的伸缩控制。所述伸缩轴包括与底座筒配合的滑动杆和连接在滑动杆一端的锥头,所述卡爪机构包括通过卡爪套安装在锥头的锥面位置且沿伸缩轴的径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卡爪,卡爪套通过固定盖固定在底座筒的端面,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与卡爪间隙配合的孔,固定盖与卡爪上对应设置的轴肩之间布置有压缩弹簧。所述锥头的锥面由滑动杆一端向远离该端的方向其直径逐渐增大,锥头远离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卡爪套的内壁有一段圆柱配合段。所述滑动杆未连接锥头的一端通过连杆与液压油缸连接,滑动杆与液压油缸同轴布置。所述门盖抓紧装置通过底座筒固定在可移动底盘上。所述可移动底盘为与轨道配合的小车,轨道上设置有限位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省力且安全地移动和装卸卡箍式门盖,装置可集成到一个可移动底盘上,操作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卡箍式门盖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的门盖抓紧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技术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卡箍,2-门盖,3-中心孔,4-卡爪套,5-卡爪,6-压缩弹簧,7-固定盖,8-锥头,9-滑动杆,10-连杆,11-液压油缸,12-底座筒,13-中心线,14-圆柱配合段,15-小车,16-轨道,17-压力容器,18-地基,19-门盖支架,Φ表示中心孔直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卡箍式门盖的抓紧及移动的装置,其包括可移动底盘,所述门盖2上设有中心孔3,所述可移动底盘上安装有门盖抓紧装置,所述门盖抓紧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卡爪机构和伸缩轴,卡爪机构在缩回卡爪5时其可伸入所述中心孔3,卡爪机构在伸出卡爪5时其卡爪5可与所述中心孔3实现过盈配合,卡爪5的伸缩由所述伸缩轴的伸缩控制。通过相互连接的伸缩轴和卡爪机构,以伸缩轴控制卡爪机构的卡爪伸缩,实现门盖抓紧装置与门盖2之间的连接或断开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可移动底盘的运动来带动门盖2的移动,方便门盖2的装卸。通过伸缩轴的运动实现伸缩轴的径向方向上卡爪伸缩的连接方式是比较多的,例如,雨伞上滑扣与伞骨之间的连接方式,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简便结构,特别适用于部件自重较重的场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伸缩轴包括与底座筒12配合的滑动杆9和连接在滑动杆9一端的锥头8,所述卡爪机构包括通过卡爪套4安装在锥头8的锥面位置的卡爪本体,卡爪本体的锥孔与锥头8相配合,卡爪本体沿伸缩轴的径向布置至少两个卡爪5,卡爪套4通过固定盖7固定在底座筒12的端面,所述固定盖7上设置有与卡爪5间隙配合的孔,固定盖7与卡爪本体上对应设置的轴肩之间布置有压缩弹簧6。当锥头8随着滑动杆9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时,卡爪5的轴向位置在固定盖7的限定下保持不变,卡爪5的外侧端面与中心孔3的内圆面配合,卡爪5的内侧端面与锥面配合,当滑动杆9带动锥头8滑动到一定位置,可使其卡爪5与中心孔3过盈配合,从而在门盖2与门盖抓紧装置之间实现可靠连接,而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当滑动杆9反向滑动时,在压缩弹簧6的作用下,卡爪5回缩并保持卡爪本体的锥孔与锥头8的锥面之间的接触,卡爪5与中心孔3之间的过盈配合状态解除,门盖抓紧装置可由中心孔3中退出。如图3所示,所述锥头8的锥面由与滑动杆9连接的一端向远离该端的方向其直径逐渐增大,锥头8远离滑动杆9的一端与所述卡爪套4的内壁有一段圆柱配合段14。这样的设计与直径变化的正好相反的情况相比,受力条件更好,当需要抓紧门盖时,由滑动杆9传导到卡爪5的力的分力是作用到固定盖和底座筒12的端面上,而不是卡爪套4上。如图4所示,所述滑动杆9未连接锥头8的一端通过连杆10与液压油缸11连接,液压油缸11为滑动杆9提供平稳的轴向运动的动力,滑动杆9与液压油缸11同轴布置,能够很好地控制行程。如图5所示,所述门盖抓紧装置通过底座筒12固定在可移动底盘上,固定可靠,为滑动杆9在所有状态下提供牢固的支撑,通过可移动底盘实现携带门盖时的省力平稳移动。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某球型高压容器因的人孔设计为水平方向,该人孔的门盖为卡箍式,其卡箍1为两个半圆形卡箍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其旋紧或松开的方向为绕水平轴线的方向,其装卸若采用常规的吊耳式,操作十分不便,加之用于高压设备,其门盖的自重达100kg以上,用人工或起吊方式安装、拆卸门盖几乎不可能。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为方便安装和拆卸,在门盖2上设有中心孔3,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包括在轨道16上滑动的小车15,小车15上安装有底座筒12,底座筒1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9,滑动杆9的一端为锥头8,锥头8的锥面由与滑动杆9连接的一端向远离该端的方向其直径逐渐增大,一包含三个卡爪5的卡爪机构通过卡爪套4安装在锥头8的锥面位置,三个卡爪5沿滑动杆9的径向布置,卡爪套4通过固定盖7固定在底座筒12的端面,锥头8远离滑动杆9的一端与所述卡爪套4的内壁有一段圆柱配合段14,固定盖7上设置有与卡爪5间隙配合的孔,固定盖7与卡爪5上对应设置的轴肩之间布置有压缩弹簧6,滑动杆9的另一端通过连杆10与液压油缸11连接,滑动杆9与液压油缸11同轴布置。卡爪机构在缩回卡爪5时其可伸入所述中心孔3,卡爪机构在伸出卡爪5时其卡爪5可与所述中心孔3实现过盈配合,卡爪5的伸缩由液压油缸11的伸缩控制。其安装过程如下:...

【技术保护点】
1.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包括可移动底盘,其特征是:所述门盖(2)上设有中心孔(3),所述可移动底盘上安装有门盖抓紧装置,所述门盖抓紧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卡爪机构和伸缩轴,卡爪机构在缩回卡爪(5)时其可伸入所述中心孔(3),卡爪机构在伸出卡爪(5)时其卡爪(5)可与所述中心孔(3)实现过盈配合,卡爪(5)的伸缩由所述伸缩轴的伸缩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包括可移动底盘,其特征是:所述门盖(2)上设有中心孔(3),所述可移动底盘上安装有门盖抓紧装置,所述门盖抓紧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卡爪机构和伸缩轴,卡爪机构在缩回卡爪(5)时其可伸入所述中心孔(3),卡爪机构在伸出卡爪(5)时其卡爪(5)可与所述中心孔(3)实现过盈配合,卡爪(5)的伸缩由所述伸缩轴的伸缩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伸缩轴包括与底座筒(12)配合的滑动杆(9)和连接在滑动杆(9)一端的锥头(8),所述卡爪机构包括通过卡爪套(4)安装在锥头(8)的锥面位置且沿伸缩轴的径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卡爪(5),卡爪套(4)通过固定盖(7)固定在底座筒(12)的端面,所述固定盖(7)上设置有与卡爪(5)间隙配合的孔,固定盖(7)与卡爪(5)上对应设置的轴肩之间布置有压缩弹簧(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盖的抓紧及移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黄国昌赵德芳季敏东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