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缩消除装置及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25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压缩消除装置及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包括阀体、活动连接于所述阀体内的阀杆;所述阀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阀体的出口一侧安装有阀盖,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阀盖连接、阀杆的另一端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入口一侧;该消除装置的阀体的入口一端与外部机构的压力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压缩消除装置通过保持件保持阀杆与阀体时刻密封,当与之连通的泵腔内压力过压时,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抵消保持件的恢复力驱使阀杆移动,以实现与外界连通,从而实现卸压,该结构有效降低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排气温度、轴功率消耗,提高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抽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压缩消除装置及变螺距螺杆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螺杆真空泵
,尤其涉及一种过压缩消除装置及具有其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
技术介绍
螺杆真空泵相对于其他真空泵来说,是一种干式多级真空泵,其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真空系统产生污染、低碳环保,在比较宽广的压力范围内能够保持较高抽速,泵内气体通道短,易于进行防腐处理,适用范围广,在众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在传输气体的过程中具有内压缩特性,与等螺距螺杆真空泵相比,在较高压缩比工况下运行时具有效率高等特点,因此,近年来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已成为等螺距螺杆真空泵的升级换代产品。但是,由于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在传输气体过程中具有内压缩特性,而且压缩比是固定不变的,其适用于长期在吸气口压力比较低(远小于排气压力)的工况下运行,如果在入口压力比较高(接近排气压力)的工况下运行,真空泵内就会出现“过压缩现象”,使得排气温度过高,轴功率急剧增大,泵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抽气性能严重下降。由于螺杆真空泵的入口压力工作范围为大气压(一般螺杆真空泵运行的排气压力)到远小于大气压力,工作压力范围比较宽,因此,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在入口压力比较高的工况下运行时,螺杆真空泵内部会产生过压缩现象,这种过压缩现象严重影响了变螺距螺杆真空泵推广应用和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排气温度和轴功率消耗、提高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抽气性能的过压缩消除装置及具有其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过压缩消除装置,该消除装置包括:阀体;活动连接于所述阀体内的阀杆;所述阀体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阀体的出口一侧安装有阀盖,所述阀杆一端与所述阀盖连接、阀杆的另一端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入口一侧;该消除装置的阀体的入口一端与外部机构的压力腔连通;所述阀体与所述压力腔连通位置被配置为密封面;所述阀杆靠近所述入口一端能够延伸至所述密封面处以隔离所述阀体和外部机构的压力腔;所述阀体内集成有保持所述阀杆置于所述密封面内以形成为密封结构的保持件。进一步的,所述阀杆被配置为两种状态,分别为:第一状态为所述外部机构的压力腔内压力不大于所述阀体的出口处压力时,所述阀杆通过所述保持件与所述密封面接触并形成为密封结构以隔离所述阀体和压力腔;第二状态为所述外部机构的压力腔内压力大于所述阀体的出口处压力时,所述阀杆沿所述阀体的轴向朝向出口一侧移动以远离所述密封面。进一步的,所述保持件为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阀盖包括与所述阀体装配的阀盖本体、以及形成于阀盖本体轴线处的阀盖安装体;所述阀杆的下部嵌入所述阀盖安装体内以与所述阀盖装配;所述阀盖本体沿其周向布置有阀盖孔。进一步的,所述保持件的一端与所述阀盖安装体固连、所述保持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的上部固连;所述保持件呈压缩状态;所述阀杆通过所述保持件的恢复力与所述密封面接触并形成为所述密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面为圆锥面;所述阀杆的上部能够延伸至所述圆锥面的上端并通过所述圆锥面限制所述阀杆的上移。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变螺距螺杆真空泵,该真空泵内集成有如上所述的过压缩消除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过压缩消除装置集成于所述真空泵的泵体内,且所述过压缩消除装置的阀体的入口一侧与所述泵体的从动螺杆侧泵腔连通,所述过压缩消除装置的阀体的出口一侧连通外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过压缩消除装置及变螺距螺杆真空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过压缩消除装置通过保持件保持阀杆与阀体时刻密封,当与之连通的泵腔内压力过压时,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抵消保持件的恢复力驱使阀杆移动,以实现与外界连通,从而实现卸压,该结构有效降低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排气温度、轴功率消耗,提高运行效率、可靠性和抽气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压缩消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有过压缩消除装置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有过压缩消除装置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有和不装有本技术的过压缩消除装置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抽气速率曲线对比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有和不装有本技术的过压缩消除装置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功率消耗曲线对比图。附图标记说明:1、过压缩消除组黄纸;2、泵体;3、压力腔;101、阀体;102、入口;103、出口;104、阀杆;105、阀盖;106、保持件;10101、密封面;10501、阀盖本体;10502、阀盖安装体;10503、阀盖孔;201、从动螺杆侧泵腔;401、装有过压缩消除装置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抽气速率曲线;402、现有技术中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抽气速率曲线;501、装有过压缩消除装置的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功率消耗曲线;502、现有技术中变螺距螺杆真空泵的功率消耗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实施例一:本申请的实施例一公开了过压缩消除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过压缩消除装置1,该过压缩消除装置1包括:阀体101;活动连接于阀体101内的阀杆104;阀体101具有入口102和出口103;阀体101的出口103一侧安装有阀盖105,阀杆101一端与阀盖105连接、阀杆104的另一端沿阀体101的轴向延伸至阀体101的入口102一侧;该过压缩消除装置1的阀体101的入口102一端与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连通;阀体101与压力腔3连通位置被配置为密封面10101;阀杆104靠近入口102一端能够延伸至密封面10101处以隔离阀体101和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阀体101内集成有保持阀杆104置于密封面10101内以形成为密封结构的保持件106。具体的,本实施例一中的消除装置以阀体101和活动连接于阀体101内的阀杆104为主要部件,其中,阀体101的入口102与需要卸压的腔室、即上述压力腔3连通,而出口103则连通外界,压力腔3内压力过大时,压缩空气的压力超过了保持件106的保持力,这时就会通过压缩空气的压力驱使保持件变形从而带动阀杆104移动,解除密封状态,实现压缩空气的引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过压缩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压缩消除装置(1)包括:/n阀体(101);/n活动连接于所述阀体(101)内的阀杆(104);/n所述阀体(101)具有入口(102)和出口(103);/n所述阀体(101)的出口(103)一侧安装有阀盖(105),所述阀杆(104)一端与所述阀盖(105)连接、阀杆(104)的另一端沿所述阀体(101)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阀体(101)的入口(102)一侧;/n该过压缩消除装置(1)的阀体(101)的入口(102)一端与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连通;/n所述阀体(101)与所述压力腔(3)连通位置被配置为密封面(10101);/n所述阀杆(104)靠近所述入口(102)一端能够延伸至所述密封面(10101)处以隔离所述阀体(101)和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n所述阀体(101)内集成有保持所述阀杆(104)置于所述密封面(10101)内以形成为密封结构的保持件(106)。/n

【技术特征摘要】
1.过压缩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过压缩消除装置(1)包括:
阀体(101);
活动连接于所述阀体(101)内的阀杆(104);
所述阀体(101)具有入口(102)和出口(103);
所述阀体(101)的出口(103)一侧安装有阀盖(105),所述阀杆(104)一端与所述阀盖(105)连接、阀杆(104)的另一端沿所述阀体(101)的轴向延伸至所述阀体(101)的入口(102)一侧;
该过压缩消除装置(1)的阀体(101)的入口(102)一端与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连通;
所述阀体(101)与所述压力腔(3)连通位置被配置为密封面(10101);
所述阀杆(104)靠近所述入口(102)一端能够延伸至所述密封面(10101)处以隔离所述阀体(101)和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
所述阀体(101)内集成有保持所述阀杆(104)置于所述密封面(10101)内以形成为密封结构的保持件(1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缩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04)被配置为两种状态,分别为:
第一状态为所述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内压力不大于所述阀体(101)的出口(103)处压力时,所述阀杆(104)通过所述保持件(106)与所述密封面(10101)接触并形成为密封结构以隔离所述阀体(101)和压力腔(3);
第二状态为所述外部机构的压力腔(3)内压力大于所述阀体(101)的出口(103)处压力时,所述阀杆(104)沿所述阀体(101)的轴向朝向出口(103)一侧移动以远离所述密封面(10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缩消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增安雷春栋张贵华邱延亮徐洪亮徐元蕾肖作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伯仲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