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9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开窗,包括窗框、中梃、第一双层玻璃和第二双层玻璃,第一双层玻璃被夹持在第一玻璃附框和第一扣条之间,第二双层玻璃被夹持在第二玻璃附框和第二扣条之间,窗框通过摩擦铰链连接第一玻璃附框,第二玻璃附框与第二扣条均分别卡接连接窗框以及中梃,窗框和中梃均包括室内框体、室外框体以及固定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若干隔热条,室外框体靠近第一玻璃附框以及第二玻璃附框的侧面上均沿从室内至室外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第一工作面通过槽口连接第二工作面。窗框可通过槽口来安装摩擦铰链和锁块,无需铣削加工,方便快捷,简化了安装工艺;窗框可通过卡头来与拼樘料快速连接,拼接过程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开窗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门窗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外开窗。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外开窗的窗框往往采用C型槽或平槽来安装摩擦铰链,若采用C型槽,在安装摩擦铰链时需要铣掉一部分型材,会导致加工工艺变得很复杂,若使用可以直接穿到C槽内部的摩擦铰链,由于铰链尺寸小,会导致承重能力变差。若采用平槽,在直接安装摩擦铰链后,会导致安装锁块时变得很不方便。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外开窗,可通过槽口来安装摩擦铰链和锁块,无需铣削加工,方便快捷,简化了安装工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开窗,包括窗框、中梃、第一双层玻璃和第二双层玻璃,所述第一双层玻璃被夹持在第一玻璃附框和第一扣条之间,所述第二双层玻璃被夹持在第二玻璃附框和第二扣条之间,所述窗框通过摩擦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玻璃附框,所述第二玻璃附框与所述第二扣条均分别卡接连接所述窗框以及所述中梃,所述窗框和所述中梃均包括室内框体、室外框体以及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开窗,包括窗框(10)、中梃(20)、第一双层玻璃(40)和第二双层玻璃(50),所述第一双层玻璃(40)被夹持在第一玻璃附框(41)和第一扣条(42)之间,所述第二双层玻璃(50)被夹持在第二玻璃附框(51)和第二扣条(52)之间,所述窗框(10)通过摩擦铰链(17)连接所述第一玻璃附框(41),所述第二玻璃附框(51)与所述第二扣条(52)均分别卡接连接所述窗框(10)以及所述中梃(20),所述窗框(10)和所述中梃(20)均包括室内框体(11)、室外框体(12)以及固定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若干隔热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框体(12)靠近所述第一玻璃附框(41)以及所述第二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开窗,包括窗框(10)、中梃(20)、第一双层玻璃(40)和第二双层玻璃(50),所述第一双层玻璃(40)被夹持在第一玻璃附框(41)和第一扣条(42)之间,所述第二双层玻璃(50)被夹持在第二玻璃附框(51)和第二扣条(52)之间,所述窗框(10)通过摩擦铰链(17)连接所述第一玻璃附框(41),所述第二玻璃附框(51)与所述第二扣条(52)均分别卡接连接所述窗框(10)以及所述中梃(20),所述窗框(10)和所述中梃(20)均包括室内框体(11)、室外框体(12)以及固定连接在二者之间的若干隔热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框体(12)靠近所述第一玻璃附框(41)以及所述第二玻璃附框(51)的侧面上均沿从室内至室外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远离所述第一玻璃附框(41)或所述第二玻璃附框(51)设置,所述第二工作面靠近所述第一玻璃附框(41)或所述第二玻璃附框(51)设置,所述第一工作面距所述第二工作面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摩擦铰链(17)的滑轨尺寸相对应,所述第一工作面通过槽口(14)连接所述第二工作面,所述室外框体(12)朝向室外的一侧固设有凸起(15),所述凸起(15)与所述第一玻璃附框(41)或所述第二玻璃附框(51)平齐,所述室内框体(11)上固设有若干挡圈(19),所述挡圈(19)与所述第一扣条(42)或所述第二扣条(52)对应,所述室内框体(11)、所述挡圈(19)均与所述第一扣条(42)或所述第二扣条(52)平齐,所述窗框(10)上的凸起(15)靠近拼樘料的一侧以及所述窗框(10)上的室内框体(11)靠近所述拼樘料的一侧均固设有卡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新甲喻久旺任杰董延星张志成郭亚卿
申请(专利权)人:嘉寓门窗幕墙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