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属于建筑建材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至少两个单元板,单元板竖直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单元板竖直设置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板插入安装槽内,安装板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件,单元板与安装槽相邻的竖直设置的一侧铺设有饰面层,饰面层与单元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墙板容易组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
技术介绍
墙板,现指一种建材,是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装配式大板结构、现浇式墙板结构三类。现有的墙板在安装过程大多为通过木方找平板体基层,固定件钉接固定;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基层板对板体基层做找平处理后胶粘固定,墙板的组装比较复杂,无法达到快速方便的组装墙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达到墙板容易组装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至少两个单元板,单元板竖直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单元板竖直设置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板插入安装槽内,安装板与安装槽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件,单元板与安装槽相邻的竖直设置的一侧铺设有饰面层,饰面层与单元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个单元板的安装板插入另一个单元板的安装槽内,使得两个单元板的侧面抵紧,相邻饰面层竖直设置的一端相互抵接,固定件将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槽内,使得两个单元板之间相对固定,安装机构将饰面层固定在单元板上,若干单元板组成板体,使得板体的组装模块化,墙板组装起来更加的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滑块,安装滑块固定在饰面层靠近单元板的侧面上,单元板靠近饰面层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滑槽,安装滑块在安装滑槽内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滑块滑移进入安装滑槽内,两个单元板插接固定后,两个饰面层均与对应的单元板固定,使得两个饰面层相互抵紧,安装机构使得饰面层的安装更加的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滑块和安装滑槽的竖截面均为T形状,安装滑槽相通于单元板竖直设置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状的安装滑块和安装滑槽的设置,使得安装滑块在滑入安装滑槽内后,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有效防止了饰面层脱离单元板,加强了饰面层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板远离饰面层的一侧铺设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室内的温度传递到室外,导致室内过热或过冷,加强了墙板的隔热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远离单元板的一侧铺设有反射层,反射层依次由铝箔贴面、聚乙烯薄膜、纤维编织物和金属涂膜通过热熔胶层压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射层的设置有效的将太阳光照进行反射,有效防止了太阳光的热量传递到墙板上,反射层的日照吸收率极低,可以反射掉百分之九十三以上的辐射热,具有卓越的隔热保温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靠近单元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卡块,单元板靠近保温层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卡槽,安装卡块插入安装卡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卡块插入安装卡槽内,使得保温层与单元板的接触面积加大,摩擦力增大,达到了保温层与板体固定更加稳固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钉,固定件由外至内分别穿透反射层、保温层、单元板,直至伸入饰面层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钉的设置使得反射层、保温层、板体和饰面层相对固定,螺钉伸入饰面层后不会穿透饰面层,保证了饰面层的美观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若干单元板组成板体,使得板体的组装模块化,墙板组装起来更加的便利;2.安装机构使得饰面层的安装更加的方便;3.反射层的设置有效的将太阳光照进行反射,有效防止了太阳光的热量传递到墙板上,加强了墙板的隔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板体;11、单元板;12、安装板;13、安装槽;14、固定件;2、饰面层;3、保温层;31、安装卡块;32、安装卡槽;4、反射层;5、安装机构;51、安装滑块;52、安装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包括板体1。如图1和图2所示,板体1包括至少两个单元板11,本实施例中共有两个单元板11,单元板11竖直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为长方体状且竖直设置,单元板11竖直方向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板12插入安装槽13内,单元板11上相邻于安装板12的一个竖直侧面铺设有饰面层2,单元板11远离饰面层2的一侧铺设有保温层3,保温层3远离单元板11的一侧铺设有反射层4,安装板12与安装槽13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件14(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4为螺钉,且每组安装板12与安装槽13上共有三个,固定件14由外至内分别穿透反射层4、保温层3、单元板11,直至伸入饰面层2内,且不穿透饰面层2,若干单元板11通过安装板12和安装槽13插接后,再经过固定件14固定,使得板体1的组装模块化,墙板组装起来更加的便利。如图1和图2所示,饰面层2的长和高均与单元板11的长和高相等,饰面层2与单元板11之间设置有若干安装机构5,本实施例中安装机构5共有四组,安装机构5包括固定在饰面层2靠近单元板11的侧面上的安装滑块51,以及开设在单元板11靠近饰面层2的侧面上的安装滑槽52,安装滑块51与安装滑槽52均水平设置,安装滑块51和安装滑槽52的竖截面均为T形状,安装滑块51和安装滑槽52的长度均与饰面层2的长度相等,安装滑块51完全滑入安装滑槽52内,且两个单元板11插接完毕后,两个饰面层2相互抵紧,且饰面层2均与单元板11相对固定,安装机构5的设置使得饰面层2的安装更加便利。如图2和图3所示,反射层4依次由铝箔贴面、聚乙烯薄膜、纤维编织物和金属涂膜通过热熔胶层压而成,能够反射掉百分之九十三以上的辐射热,保温层3的长和高均与单元板11的长和高相等,反射层4的长和高均与保温层3的长和高相等,保温层3靠近单元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卡块31,本实施例中每个保温层3上共有四个安装卡块31,单元板11靠近保温层3的一侧开设有供安装卡块31插入的安装卡槽32,安装卡块31和安装卡槽32均为长方体状且水平设置,安装卡块31和安装卡槽32的长度与保温层3的长度相等,安装卡块31均插入安装卡槽32内后,加大了保温层3与单元板11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保温层3与单元板11的摩擦力,使得保温层3与单元板11的固定更加的稳定。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墙板时,首先将反射层4固定在保温层3上,再将保温层3上的安装卡块31插入单元板11内的安装卡槽32中,将饰面层2上的安装滑块51完全滑入安装滑槽52中,再将安装板12插入安装槽13中,使得相邻的饰面层2相互抵紧,相邻的保温层3相互抵紧,相邻的反射层4相互抵紧,将固定件14由外至内依次穿透反射层4、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至少两个单元板(11),单元板(11)竖直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单元板(11)竖直设置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板(12)插入安装槽(13)内,安装板(12)与安装槽(13)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件(14),单元板(11)与安装槽(13)相邻的竖直设置的一侧铺设有饰面层(2),饰面层(2)与单元板(11)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至少两个单元板(11),单元板(11)竖直设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单元板(11)竖直设置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板(12)插入安装槽(13)内,安装板(12)与安装槽(13)之间设置有若干固定件(14),单元板(11)与安装槽(13)相邻的竖直设置的一侧铺设有饰面层(2),饰面层(2)与单元板(11)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5)包括安装滑块(51),安装滑块(51)固定在饰面层(2)靠近单元板(11)的侧面上,单元板(11)靠近饰面层(2)的侧面上开设有安装滑槽(52),安装滑块(51)在安装滑槽(52)内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组装墙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滑块(51)和安装滑槽(52)的竖截面均为T形状,安装滑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元,易建华,蒲江荣,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旭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