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2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包括:下预制构件,上预制构件,左中间预制构件以及右中间预制构件,左中间预制构件包括预制部或者预制部与现浇部,右中间预制构件包括预制部或者预制部与现浇部;其中,左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和/或右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的浇筑顶面高于上预制构件的下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了混凝土现浇段布料不充分现象的产生,使得混凝土现浇段布料密实,预制构件连接节点不会产生脱节现象,预制构件连接节点连接可靠,受力性能好,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强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相比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具有建筑周期短、施工简单等的优点,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较大的地震作用下,相比于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的破坏仍然较为严重。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连接节点的结构和方法不一样,因此,研究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结构与方法有着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剪力墙和叠合楼板,所述预制剪力墙包括上预制剪力墙和下预制剪力墙,上预制剪力墙底端预留有上U型钢筋,所述下预制剪力墙上端预留有下U型钢筋,所述上U型钢筋和下U型钢筋组装成封闭圈,所述封闭圈内构成现浇区,所述叠合楼板包括预制层和现浇层,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层与中间封闭圈构成的现浇区是连通的。上述预制构件连接节点通过楼板现浇层和预制剪力墙的预留U型钢筋形成现浇连通的现浇区,以形成整体的连接结构,受力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长期的施工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上、下预制剪力墙之间的现浇区布料操作困难,且难以检测施工质量,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预制构件;/n上预制构件,竖立于所述下预制构件顶部且两者间由混凝土现浇段接合;/n左中间预制构件以及右中间预制构件,左中间预制构件包括预制部或者预制部与现浇部,右中间预制构件包括预制部或者预制部与现浇部;左、右中间预制构件的预制部横向一端部分别与所述下预制构件相靠拢,以使左、右中间预制构件的预制部的横向一端面分别形成所述混凝土现浇段的左、右侧下成型挡边;/n其中,所述左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和/或右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的浇筑顶面高于上预制构件的下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预制构件;
上预制构件,竖立于所述下预制构件顶部且两者间由混凝土现浇段接合;
左中间预制构件以及右中间预制构件,左中间预制构件包括预制部或者预制部与现浇部,右中间预制构件包括预制部或者预制部与现浇部;左、右中间预制构件的预制部横向一端部分别与所述下预制构件相靠拢,以使左、右中间预制构件的预制部的横向一端面分别形成所述混凝土现浇段的左、右侧下成型挡边;
其中,所述左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和/或右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的浇筑顶面高于上预制构件的下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至少位于预制部的横向一端且靠近所述混凝土现浇段和/或所述右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至少位于预制部的横向一端且靠近所述混凝土现浇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的浇筑顶面位于预制部的横向一端部且靠近所述混凝土现浇段和/或所述右中间预制构件的现浇部的浇筑顶面位于预制部的横向一端且靠近所述混凝土现浇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构件的下底面包含由与现浇部连通的横向一端向另一横向一端下斜的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现浇段分为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二层覆盖在第一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构件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现浇段第二层混凝土料比第一层混凝土料的强度等级更高和/或流动性更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兆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