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脱气下料溜管。所述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包括:第一竖直溜管、倾斜溜管、第二竖直溜管、缓冲层和耐磨衬板;所述第一竖直溜管的末端与所述倾斜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设置有所述耐磨衬板;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和所述耐磨衬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耐磨衬板的边缘与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焊接。在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设置所述耐磨衬板,物料的冲击力作用在所述耐磨衬板上,避免所述倾斜溜管变薄漏气,提高了馏管气密性,延长了溜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下料溜管的抗冲击性,减少了漏气点,保证了钢水冶炼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脱气下料溜管
本技术涉及钢铁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脱气下料溜管。
技术介绍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化学反应一定是向正方向进行的,对于炼钢来说,在常压下碳加氧生成一氧化碳的量是一定的,为了降低钢水中碳氧含量,就需要降低一氧化碳分压,也就是说用真空环境提供了脱碳脱氧的动力基础,而真空脱气(RH)设备正是这样一种转炉之后提供真空条件的精炼装置。RH工作流程中,钢包进站到位,蒸汽泵开始抽气,真空度不断下降,钢水在真空槽内循环,进行成分微调,温度精准控制,达到脱碳脱气的目的,但是由于下料过程中,尤其拐弯处,物料对管壁形成冲刷打击,造成下料溜管变薄鼓包漏气,导致真空度抽不下来、下降慢或反弹等情况,时间允许人工查漏补漏,时间不允许只能降速或改练、断浇,严重影响了钢铁生产流程。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着如何提高下料馏管气密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脱气下料溜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下料馏管气密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脱气下料溜管,所述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包括:第一竖直溜管、倾斜溜管、第二竖直溜管、缓冲层和耐磨衬板;所述第一竖直溜管的末端与所述倾斜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设置有所述耐磨衬板;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和所述耐磨衬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耐磨衬板的边缘与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焊接。优选的,所述缓冲层至少包括橡胶层、弹性树脂层中的一项。优选的,所述缓冲层厚度为3-5毫米。优选的,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和所述缓冲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缓冲层和所述耐磨衬板之间通过所述粘合剂粘接。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玻璃胶。优选的,所述耐磨衬板为横截面呈弧形的管片,所述弧形的角度为200~270度。优选的,所述耐磨衬板为合金衬板。优选的,所述耐磨衬板的厚度为4-8毫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包括:第一竖直溜管、倾斜溜管、第二竖直溜管、缓冲层和耐磨衬板;所述第一竖直溜管的末端与所述倾斜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设置有所述耐磨衬板;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和所述耐磨衬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耐磨衬板的边缘与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焊接。在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设置所述耐磨衬板,物料的冲击力作用在所述耐磨衬板上,避免所述倾斜溜管变薄漏气,提高了馏管气密性,延长了溜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下料溜管的抗冲击性,减少了漏气点,保证了钢水冶炼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真空脱气下料溜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第一竖直溜管4缓冲层2倾斜溜管5耐磨衬板3第二竖直溜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真空脱气下料溜管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出本技术真空脱气下料溜管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包括:第一竖直溜管1、倾斜溜管2、第二竖直溜管3、缓冲层4和耐磨衬板5;所述第一竖直溜管1的末端与所述倾斜溜管2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2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溜管3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设置有所述耐磨衬板5;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和所述耐磨衬板5之间设置有缓冲层4;所述耐磨衬板5的边缘与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焊接。所述真空脱气下料馏管用于在真空脱气过程中运输物料,物料从所述第一竖直溜管1落下,对所述倾斜溜管2造成冲刷打击,最后从所述第二竖直溜管3输出,为了保证真空脱气过程的气密性,将在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设置所述耐磨衬板5,物料的冲击力作用在所述耐磨衬板5上,避免所述倾斜溜管2变薄漏气,提高了馏管气密性,延长了溜管的使用寿命,从而避免因下料溜管漏气造成真空度下降慢,并且未对原有溜管进行大面积的更换,降低了溜管改造的难度。在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和所述耐磨衬板5之间设置有缓冲层4,能够缓冲物料对所述耐磨衬板5的冲击力,进一步避免了物料冲击对所述倾斜溜管2的磨损。所述耐磨衬板5的边缘与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焊接,从而保证所述耐磨衬板5与所述倾斜溜管2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4至少包括橡胶层、弹性树脂层中的一项,橡胶和弹性树脂均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在物料冲击所述耐磨衬板5时能够缓冲冲击力,避免了物料冲击对所述倾斜溜管2的磨损。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4厚度为3-5毫米,橡胶和弹性树脂均具有轻薄、高韧性的特点,采用3-5毫米厚的缓冲层4足够缓解物料的冲击力,并且厚度较薄,能够防止物料卡在缓冲层4上部。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和所述缓冲层4之间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缓冲层4和所述耐磨衬板5之间通过所述粘合剂粘接,所述粘合剂为玻璃胶,能够将所述缓冲层4牢固地粘接在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将所述耐磨衬板5牢固地粘接在所述缓冲层4上,能够避免所述耐磨衬板5和所述缓冲层4从所述倾斜溜管2内壁脱落。进一步地,所述耐磨衬板5为横截面呈弧形的管片,所述弧形的角度为200~270度。由于物料向下落入所述倾斜溜管2中,仅对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下部造成冲击,而不会对所述倾斜溜管2的内壁上部造成冲击,因此,为了节省材料,所述耐磨衬板5不是完整的360度的管道,而是横截面呈弧形的管片,所述弧形的角度为200~270度,优选为240度,能够充分缓解物料向下和斜向下的冲击,并且降低了耐磨衬板5的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耐磨衬板5为合金衬板,合金衬板耐磨性较强,所述耐磨衬板5采用合金衬板,进一步提高了对物料下落的抗冲击性,避免了物料冲击对所述倾斜溜管2的磨损。优选更具有耐磨性和耐冲击性的VAUTID_150合金衬板,缓解物料对所述耐磨衬板5的冲击力。进一步地,所述耐磨衬板5的厚度为4-8毫米,物料的冲击力作用在所述耐磨衬板5上,采用4-8毫米厚的耐磨衬板5足够保护所述倾斜溜管2不被冲击,延长了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包括:第一竖直溜管、倾斜溜管、第二竖直溜管、缓冲层和耐磨衬板;/n所述第一竖直溜管的末端与所述倾斜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溜管的首端连通;/n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设置有所述耐磨衬板;/n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和所述耐磨衬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层;/n所述耐磨衬板的边缘与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包括:第一竖直溜管、倾斜溜管、第二竖直溜管、缓冲层和耐磨衬板;
所述第一竖直溜管的末端与所述倾斜溜管的首端连通,所述倾斜溜管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溜管的首端连通;
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设置有所述耐磨衬板;
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和所述耐磨衬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层;
所述耐磨衬板的边缘与所述倾斜溜管的内壁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至少包括橡胶层、弹性树脂层中的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脱气下料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厚度为3-5毫米。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龙,杨晓山,赵长亮,黄财德,关顺宽,胡敏,安兰士,周敏达,罗衍昭,尹世超,王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