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94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提升器、布料器、至少两组电渗透脱水模块系统、以及除湿干化系统;所述除湿干化系统包括输送模块、除湿制热模块,所述除湿制热模块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输送模块的外部罩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排风孔,所述排风孔通过管路连接并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接;在所述输送模块的下方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接;在所述管路上设有风机,用以实现风力的循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多级电渗透作用和除湿干化,能够实现含水率80%污泥一次性脱水到40%以下,具有节能、高效、处理量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脱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大部分污水厂污泥含水率80%左右,每年总量6000—9000万吨,无法统计的存量污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污泥成分复杂,处理处置难度大。主要采用填埋、堆肥、热解碳化、干化焚烧的处置路线。填埋要求污泥含水率60%以下,在经济发达地区受土地资源紧缺的影响受到很大的限制,堆肥受污泥含重金属影响应用领域有限。热解碳化、干化焚烧要求污泥含水率40%左右,主要通过热干化达到此含水率,运行能耗大,成本高。因此,污泥减量亟需新的技术装备推出来突破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瓶颈。污泥采用电渗透脱水,污泥中的水分(无相变)以低温液体状态排出。进泥含水率80%,电渗透脱水降到60%,吨泥平均耗电量60度,脱除水量500公斤,1度电脱水量8.33公斤;序批脱水时间10分钟。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进一步脱水,能耗将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污泥表面会形成干化层并转变为发热电阻,后续大部分电能转变为热能,电渗透脱水变成电加热烘干。具体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提升器、布料器、至少两组电渗透脱水模块系统、以及除湿干化系统;/n所述除湿干化系统包括输送模块、除湿制热模块,所述除湿制热模块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输送模块的外部罩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排风孔,所述排风孔通过管路连接并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接;在所述输送模块的下方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接;在所述管路上设有风机,用以实现风力的循环;/n所述除湿制热模块内设有冷凝模块和制热模块,所述冷凝模块用以冷凝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中的水分,所述制热模块用以加热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提升器、布料器、至少两组电渗透脱水模块系统、以及除湿干化系统;
所述除湿干化系统包括输送模块、除湿制热模块,所述除湿制热模块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输送模块的外部罩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上部设有若干个排风孔,所述排风孔通过管路连接并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接;在所述输送模块的下方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通过管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接;在所述管路上设有风机,用以实现风力的循环;
所述除湿制热模块内设有冷凝模块和制热模块,所述冷凝模块用以冷凝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中的水分,所述制热模块用以加热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设有若干个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位于所述输送模块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电渗透深度脱水耦合除湿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王振波沈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泥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