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859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包括设于塔扇外壳上的凹腔和设于所述凹腔内的绕线块,所述绕线块包括可相对所述凹腔滑动伸缩的中空的块状本体和设于所述块状本体的外侧且向周向外侧延伸的绕线挡板,所述块状本体与所述凹腔之间设有伸缩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当塔扇正常使用时,电源线不需要进行缠绕,此时可将绕线块缩进于凹腔内,防止了在塔扇正常使用时产生刮擦。当需要缠绕电源线时,将绕线块拉出,此时即可将电源线缠绕至块状本体的周向外侧上,非常方便,而且还不影响塔扇机身的整体美观性,而在绕线挡板的限位作用下,可有效防止缠绕至块状本体上的电源线脱离绕线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塔扇或塔扇中一般没有设置独立的绕线结构,使用后电源线一般落在地上,既占用地方也不美观,虽然可以将电源线缠绕在机身上,但是这种绕线方式既不方便,也会影响机身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方便缠绕电源线的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包括设于塔扇外壳上的凹腔和设于所述凹腔内的绕线块,所述绕线块包括可相对所述凹腔滑动伸缩的中空的块状本体和设于所述块状本体的外侧且向周向外侧延伸的绕线挡板,所述块状本体与所述凹腔之间设有伸缩导向结构。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当塔扇正常使用时,电源线不需要进行缠绕,此时可将绕线块缩进于凹腔内,防止了在塔扇正常使用时产生刮擦。当需要缠绕电源线时,将绕线块拉出,此时即可将电源线缠绕至块状本体的周向外侧上,非常方便,而且还不影响塔扇机身的整体美观性,而在绕线挡板的限位作用下,可有效防止缠绕至块状本体上的电源线脱离绕线装置。<br>如上所述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塔扇外壳(10)上的凹腔(1)和设于所述凹腔(1)内的绕线块(2),所述绕线块(2)包括可相对所述凹腔(1)滑动伸缩的中空的块状本体(21)和设于所述块状本体(21)的外侧且向周向外侧延伸的绕线挡板(22),所述块状本体(21)与所述凹腔(1)之间设有伸缩导向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塔扇外壳(10)上的凹腔(1)和设于所述凹腔(1)内的绕线块(2),所述绕线块(2)包括可相对所述凹腔(1)滑动伸缩的中空的块状本体(21)和设于所述块状本体(21)的外侧且向周向外侧延伸的绕线挡板(22),所述块状本体(21)与所述凹腔(1)之间设有伸缩导向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导向结构(3)包括设于所述凹腔(1)上的中空导向套(31)和设于所述块状本体(21)上的导向柱(32),所述导向柱(32)套设于所述中空导向套(31)内且可沿其轴向滑动伸缩,所述导向柱(32)与所述中空导向套(31)之间设有防止所述导向柱(32)脱离所述中空导向套(31)的限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1)的侧壁上设有导向条(11),相应的,所述块状本体(21)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条(11)滑动匹配的滑槽(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塔扇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导向套(31)上套设有顶压弹簧(5),所述顶压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国香郭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立东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