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染纱管
本技术涉及纺织染整
,特别涉及一种染纱管。
技术介绍
筒子纱染色工艺是提供高品质色织纱线的重要染色技术,不仅产品质量好染色稳定,而且加工效率高,可实现低浴比染色,过程节水节能,是目前国内外高端色织产品的主要染色工艺。但也因为同缸染色筒子数量大,纱锭较厚密度较大,对染色过程中泵的功率和扬程、染液循环的流量均匀性、液压稳定性和染化料施加的均匀性等设备和工艺,有更高的要求。染纱管作为筒子纱染色的重要工具,起到承载纱线、稳定纱型、分流染液的重要作用,染纱管的结构和性能,直接决定了染纱质量的好坏:需要相匹配的染纱管和染纱工艺,才能实现高品质纱线的生产。而染纱管的结构强度、通量均匀性和使用耐久性则是评价其应用性能的重要指标,由制管材料、纱管几何结构和设计形状共同决定。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染纱管上下游的使用要求:需匹配染前松纱机、染后烘干机和络筒机的工作条件,以及一些特殊染纱工艺所要求的特定工作性能,如溶剂染色中需要的高通量和耐腐蚀性、高温染色需要的高强度等。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发现目前市售的染纱管主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染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纱管包括:上支撑圈、下支撑圈、支撑连接机构,所述上支撑圈的上端具有上接头部,所述下支撑圈的下端具有下接头部,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圈和所述下支撑圈,所述支撑连接机构上具有镂空,所述支撑连接机构上镂空的面积占所述染纱管外侧壁的表面面积的50%至8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染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染纱管包括:上支撑圈、下支撑圈、支撑连接机构,所述上支撑圈的上端具有上接头部,所述下支撑圈的下端具有下接头部,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圈和所述下支撑圈,所述支撑连接机构上具有镂空,所述支撑连接机构上镂空的面积占所述染纱管外侧壁的表面面积的50%至8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圈和/或所述下支撑圈的外面表具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纹路,所述纹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网格纹、横纹、斜纹、凸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圈和/或所述下支撑圈在所述染纱管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在12mm至25mm之间,所述上支撑圈和/或所述下支撑圈的壁厚在1.5mm至3.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圈、下支撑圈和支撑连接机构由耐腐蚀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耐腐蚀金属材料包括铜、不锈钢、含镍镉类惰性合金金属、镀锌类金属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纱管,其特征在于,当染色介质为十甲基环戊硅氧烷时,所述上支撑圈、下支撑圈和支撑连接机构由316L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当染色介质为四氯乙烯时,所述上支撑圈、下支撑圈和支撑连接机构由铜或具有高镍铬类惰性金属含量的合金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支撑圈和所述下支撑圈之间的中间支撑圈、连接在所述上支撑圈与所述中间支撑圈之间的多根第一连接杆、连接在所述下支撑圈与所述中间支撑圈之间的多根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上支撑圈和所述中间支撑圈形成的所述镂空大体呈矩形或三角形,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下支撑圈和所述中间支撑圈形成的所述镂空大体呈矩形或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染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染纱管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上支撑圈和所述中间支撑圈形成的所述镂空大体呈矩形,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染纱管延伸方向平行时,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下支撑圈和所述中间支撑圈形成的所述镂空大体呈矩形;或
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染纱管延伸方向非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洪,李志强,陈新福,张玉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