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月心专利>正文

一种拉筒糖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74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糖盒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拉筒糖盒,包括筒体和盖合于筒体上的盖体;筒体包括用于储放糖粒的储放筒、运动设置于储放筒的外表面的套筒、以及设置在筒体和套筒上方的顶盖,顶盖与盖体连接;套筒内设有顶出组件,储放筒的底部设有用于漏出糖粒的中空连接部,顶盖上设有通孔,顶出组件可依次穿过中空连接部、通孔将糖粒顶出至顶盖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拉动储放筒和推动储放筒的方式将糖粒顶出至顶盖,用户便可以从顶盖的上拿起顶出的一粒糖进行食用,若需要多粒糖,可以重复多次拉动储放筒和推动储放筒的动作来实现取出多粒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筒糖盒
本技术涉及糖盒的
,尤其涉及一种拉筒糖盒。
技术介绍
根据个人的喜好,很多人喜欢随身携带口香糖、彩虹糖等,传统的糖盒大多都是瓶状的,开口比较大,在倒取时容易倒出很多粒,一次吃不完时还需要将多余的糖粒重新放回糖盒中,这样不仅麻烦而且不卫生。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市面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糖盒,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糖盒结构复杂,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拉筒糖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糖盒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筒糖盒,包括筒体和盖合于所述筒体上的盖体;所述筒体包括用于储放糖粒的储放筒、运动设置于所述储放筒的外表面的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套筒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套筒内设有顶出组件,所述储放筒的底部设有用于漏出糖粒的中空连接部,所述顶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顶出组件可依次穿过所述中空连接部、所述通孔将糖粒顶出至所述顶盖的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杆和顶出件,所述顶杆与所述顶出件连接,所述顶出件用于将糖粒顶出所述通孔并限制中空连接部提拉至预设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凸条,所述中空连接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条对应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凸条,所述储放筒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条对应的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凸条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件包括连接部和顶出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出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顶杆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中空连接部的内径,且所述顶出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内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出部的顶面为内凹弧形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表面设有坡面,且所述坡面的低点朝向所述通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放筒的底部为斜面,且所述斜面的低点位于所述中空连接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包括面盖和用于与顶盖表面贴合的贴面板,所述面盖与所述贴面板连接,所述面盖的一侧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所述面盖的另一侧与所述顶盖扣合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本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采用拉动储放筒和推动储放筒的方式将糖粒顶出至顶盖,然后用户便可以从顶盖的上拿起顶出的一粒糖进行食用,若需要多粒糖,可以重复多次拉动储放筒和推动储放筒的动作来实现取出多粒糖,从而实现了根据需要取出实际需要食用的糖粒数量。(2)本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卫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放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顶出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爆炸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爆炸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拉筒糖盒10,包括筒体11和盖合于筒体11上的盖体12;其中,筒体11包括用于储放糖粒的储放筒111、运动设置于储放筒111的外表面的套筒112、以及设置在筒体111和套筒112上方的顶盖113,顶盖113与盖体12连接;套筒112内设有顶出组件1120,储放筒111的底部设有用于漏出糖粒的中空连接部1111,顶盖113上设有通孔1131,顶出组件1120可依次穿过中空连接部1111、通孔1131将糖粒顶出至顶盖113的表面。本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10的工作原理可以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10,打开顶盖113后,可以向储放筒111内放入多粒糖果,然后盖上顶盖113,用于随身携带。当需要取出一粒糖时,首先打开盖体12,然后用户向上提拉储放筒111,储放筒111相对套筒112向上运动,同时储放筒111也相对顶杆1121和顶出件1122向上运动,待储放筒111的中空连接部1111拉至预设位置时,即顶出组件1120置于中空连接部1111的下部时,储放筒111内的糖恰好从中空连接部1111处落出一粒到顶出组件1120上,顶出组件1120也恰好可以顶着一粒糖果,然后用户再向下推动储放筒111,使储放筒111相对套筒112向下运动,同时储放筒111也相对顶出组件1120向下运动,待储放筒111运动至原位时,顶出组件1120顶着糖粒穿过通孔1131至顶盖113,最后,用户就可以用手从顶盖113上拿起顶出的一粒糖用于食用。若需要多粒糖,可以重复多次拉动储放筒111和推动储放筒111的动作来实现取出多粒糖。本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10,采用拉动储放筒111和推动储放筒111的方式将糖粒顶出至顶盖113,然后用户便可以从顶盖113的上拿起顶出的一粒糖进行食用,若需要多粒糖,可以重复多次拉动储放筒111和推动储放筒111的动作来实现取出多粒糖,从而实现了根据需要取出实际需要食用的糖粒数量。(2)本实施例提供的拉筒糖盒10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卫生。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顶出组件1120包括顶杆1121和顶出件1122,顶杆1121与顶出件1122连接,顶出件1122用于将糖粒顶出通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筒糖盒,包括筒体和盖合于所述筒体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用于储放糖粒的储放筒、运动设置于所述储放筒的外表面的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套筒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盖体连接;/n所述套筒内设有顶出组件,所述储放筒的底部设有用于漏出糖粒的中空连接部,所述顶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顶出组件可依次穿过所述中空连接部、所述通孔将糖粒顶出至所述顶盖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筒糖盒,包括筒体和盖合于所述筒体上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用于储放糖粒的储放筒、运动设置于所述储放筒的外表面的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和所述套筒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盖体连接;
所述套筒内设有顶出组件,所述储放筒的底部设有用于漏出糖粒的中空连接部,所述顶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顶出组件可依次穿过所述中空连接部、所述通孔将糖粒顶出至所述顶盖的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筒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杆和顶出件,所述顶杆与所述顶出件连接,所述顶出件用于将糖粒顶出所述通孔并限制中空连接部提拉至预设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筒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侧壁设有第一限位凸条,所述中空连接部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条对应的第一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拉筒糖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凸条,所述储放筒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条对应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月心
申请(专利权)人:冯月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