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73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包括与酒瓶瓶口形状相匹配且相互卡接锁定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且只能通过破坏结构才能使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断开的防伪标志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锁扣、第二锁扣和防伪标志扣三部分的分体式设计,通过简单的结构部件,改变传统铰链开合方式锁扣的造型以及传统栓挂结构,采用分体式造型,使防伪结构和锁口主体一体化,实现酒瓶瓶口的防伪封盖,有效打击仿冒伪劣产品,同时提升酒瓶瓶口防伪锁扣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
本技术涉及白酒包装防伪
,具体涉及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锌合金白酒瓶的防伪方式单一,防伪效果一般,大多都采用开锁的方式或者破坏的方式使锁扣开合到达防伪。现有的开合防伪方式存在以下的弊端:其一,零部件多,并且生产装配工序繁杂;其二,开合方式必然需要铰链结构和防伪栓挂结构以达到开合防伪的效果,造型复杂且不美观;其三,市面上的锁扣在锁住状态下,容易产生上下以及前后方向上的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镀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通过简单的结构部件,改变传统铰链开合方式锁扣的造型以及传统栓挂结构,采用分体式造型,使防伪结构和锁口主体一体化,实现酒瓶瓶口的防伪封盖,有效打击仿冒伪劣产品,同时提升酒瓶瓶口防伪锁扣的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包括与酒瓶瓶口形状相匹配且相互卡接锁定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且只能通过破坏结构才能使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断开的防伪标志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扣呈半圆环形的结构,并在其一侧上设有第一铰接环,另一侧上设有锁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扣呈半圆环形的结构,并在其一侧上设有与所述防伪标志扣相配合的锁板,另一侧上设有与所述锁舌相配合的锁口;其中,所述锁板上开设有锁孔。进一步地,所述防伪标志扣包括防伪标志本体,设置于所述防伪标志本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铰接环相配合的第二铰接环,设置于所述防伪标志本体上并与所述锁板相配合的锁柱和锁块;其中,所述第一铰接环和所述第二铰接环通过插销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在其锁舌和锁口的一端分别设有防止上下移动变形的上下形变齿,以及防止前后移动变形的前后形变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防伪锁口设置成第一锁扣、第二锁扣和防伪标志扣三部分,在进行酒瓶瓶口防伪锁扣封盖的时候,通过将防伪标志扣中的锁柱插接在第二锁扣的锁板上开设的锁孔中,并对应的将锁块卡入锁板与第二锁扣所形成的槽口中,并将第一铰接环和第二铰接环相对接,并通过插销连接在一起,再将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分别卡接在酒瓶瓶口上,并通过锁舌和锁口的配合将另一端进行连接闭合,使其固定在酒瓶瓶口上,完成酒瓶的防伪封盖,当需要饮用时,只需通过掰动防伪标志扣,将锁板折断,使其脱离第二锁扣,此时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松开就可以将防伪锁扣取下,完成对酒瓶的开启。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简单,提升了其生产的效率,且采用分体式造型,提升其美观性。(2)本技术所设置的上下形变齿和前后形变齿可有效的避免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在锁扣后上下和前后的移动,保证了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之间的锁扣稳定性,提升了防伪锁扣的连接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伪标志扣连接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锁口闭合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锁口闭合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防伪扣破坏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第一锁扣,2-第二锁扣,3-防伪标志扣,4-第一铰接环,5-锁舌,6-锁板,7-锁口,8-锁孔,9-防伪标志本体,10-第二铰接环,11-锁柱,12-锁块,13-上下形变齿,14-前后形变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有三部分所组成,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在需要进行防伪封盖的时候,通过将三部分组合连接起来,实现对酒瓶瓶口的封盖,完成酒瓶的防伪标识。其具体结构包括第一锁扣1、第二锁扣2和防伪标志扣3三部分;第一锁扣1和第二锁扣2均设置成半圆环形的结构,与酒瓶瓶口的结构形状相匹配,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扣合在一起,将酒瓶瓶口完全锁扣封盖;防伪标志扣3用以将第一锁扣1和第二锁扣2连接在一起,使第一锁扣1、第二锁扣2和防伪标志扣3三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封盖整体锁扣在酒瓶瓶口上,当需要对该完整的封盖整体进行解封时,只能通过掰动防伪标志扣,破坏其中的结构,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才能将三者进行分离,实现防伪的锁扣封盖。为了实现第一锁扣1、第二锁扣2和防伪标志扣3三部分的防伪锁扣设计,在第一锁扣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环4和锁舌5,第二锁扣2的两端分别设置锁板6和锁口7;其中,锁舌5为带勾状结构的板状结构,锁舌5的勾状结构卡入锁口7中,实现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一侧的锁扣;同时,防伪标志扣3用于实现了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另一侧的锁扣,其具体的结构包括防伪标志本体9,设置于防伪标志本体9上并与第一铰接环4相配合的第二铰接环10,设置于防伪标志本体9上并与锁板6相配合的锁柱11和锁块12;其中,第一铰接环4和第二铰接环10通过插销进行连接。锁板6为一方形的板状结构,仅有一侧边与第二锁扣连接,锁板6上开设有锁孔8,在进行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另一侧的锁扣时,将防伪标志扣3上的锁柱11卡入锁孔中,锁块12卡入锁板6与第二锁扣所形成的缝槽中,再将第二铰接环10与第一铰接环相对接,然后采用插销插入第一铰接环和第二铰接环中,并将插销的两端进行防脱处理,防止其从铰接环中脱落出来,从而将第一锁扣1、第二锁扣2和防伪标志扣3构成一个完整封闭的防伪锁扣结构,实现防伪锁扣。同时,为了消除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通过锁舌与锁口进行锁扣的地方产生上下和左右的移动,在其连接卡合的端部分别设置防止上下移动变形的上下形变齿13,以及防止前后移动变形的前后形变齿14。在锁舌与锁口卡合后,通过上下行形变齿13的卡接实现上下的位置锁定,通过前后形变齿14的卡接实现前后的位置锁定,保证了其连接卡合的稳定性。本技术在进行酒瓶瓶口防伪锁扣封盖的时候,通过将防伪标志扣中的锁柱插接在第二锁扣的锁板上开设的锁孔中,并对应的将锁块卡入锁板与第二锁扣所形成的槽口中,并将第一铰接环和第二铰接环相对接,并通过插销连接在一起,再将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分别卡接在酒瓶瓶口上,并通过锁舌和锁口的配合将另一端进行连接闭合,使其固定在酒瓶瓶口上,完成酒瓶的防伪封盖,当需要饮用时,只需通过掰动防伪标志扣,将锁板折断,使其脱离第二锁扣,此时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松开就可以将防伪锁扣取下,完成对酒瓶的开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技术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技术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酒瓶瓶口形状相匹配且相互卡接锁定的第一锁扣(1)和第二锁扣(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锁扣(1)和所述第二锁扣(2)且只能通过破坏结构才能使所述第一锁扣(1)和所述第二锁扣(2)断开的防伪标志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酒瓶瓶口形状相匹配且相互卡接锁定的第一锁扣(1)和第二锁扣(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锁扣(1)和所述第二锁扣(2)且只能通过破坏结构才能使所述第一锁扣(1)和所述第二锁扣(2)断开的防伪标志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扣(1)呈半圆环形的结构,并在其一侧上设有第一铰接环(4),另一侧上设有锁舌(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锌合金白酒瓶防伪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2)呈半圆环形的结构,并在其一侧上设有与所述防伪标志扣(3)相配合的锁板(6),另一侧上设有与所述锁舌(5)相配合的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淦王超王琪林
申请(专利权)人:彭州浩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