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锁装置。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上方设有导柱,导柱的左右两侧设有弹簧片,每个弹簧片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锁紧球,左右两个锁紧球均伸出于壳体,左右两个锁紧球和对应的弹簧片连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精确的解锁释放机构,减小机构体积及使机构轻便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
本技术属于航天
,具体涉及一种解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成熟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门装置多为火攻品切割器,火攻品切割器结构相对复杂,制造成本高,电路设计控制难度较高。皮纳卫星相对微纳星或者立方星体积更小,重量轻,释放机构操作空间狭小,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更加简单轻便的解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皮纳卫星释放机构操作空间狭小,现有的开门装置不适用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上方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左右两侧设有弹簧片,每个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锁紧球,左右两个所述锁紧球均伸出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个所述锁紧球和对应的所述弹簧片连动。本技术适用于皮纳卫星的在轨释放机的解锁场景,使用时将壳体的下端固定于部安装在轨释放机构的上底座上,电磁继电器处于断电自锁状态,锁紧球压紧在快开门板上。当在轨分离机构收到遥测信号时,电磁继电器通电吸合带着导柱向下移动,进而弹簧片和锁紧球连动,锁紧球侧移离开轨释放机的快开门板,此时快开门板自身扭簧和双螺旋弹簧的双重作用力下打开,2U皮纳卫星在双螺旋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导轨滑杆弹出,实现星箭分离。本技术利用电磁继电器吸合导柱的伸缩,调整弹簧片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节锁紧球与释放机构门板的接触,最终实现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快速吸合锁紧及释放的目的。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锁紧球的直径。以便于锁紧球既能伸出于壳体锁紧快开门板,又使得弹簧片能更好的带着锁紧球下拉。所述壳体包括上端部及下端部,所述壳体的上端部和所述壳体的下端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柱、所述弹簧片和所述锁紧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部;所述电磁继电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端部。以便于维护本技术。所述壳体的顶面敞开,左右两个所述弹簧片的上部伸出于所述壳体。以便于可以根据在轨释放机的快开门板的规格调节弹簧片的张力,以便于弹簧片外侧的两个锁紧球可以牢牢的压紧在快开门板上。左右两个所述弹簧片的上部为向内再向外弯折结构,致使左右两个所述弹簧片形成背向式左右对称结构。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可以快速精确的解锁释放机构,减小机构体积及使机构轻便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解锁前的工作图;图4为图3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时解锁后的工作图;图6为图5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2,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上端部11及下端部12,壳体1的上端部11和壳体1的下端部1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根据壳体的材质确定可拆卸方式,比如壳体为非金属材质比如硬塑等,可拆卸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比如壳体为金属材质时,可拆卸方式为螺丝或螺栓等方式固定。采用分体式的壳体1,以便于维护本技术。壳体1内设有电磁继电器2,电磁继电器2优选设置在壳体1的下端部12。电磁继电器2的上方设有导柱3,导柱3的左右两侧设有弹簧片4,每个弹簧片4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锁紧球5,即左侧的锁紧球5固定在左侧的弹簧片4的左侧,右侧的锁紧球5固定在右侧的弹簧片4的右侧。导柱3、弹簧片4和锁紧球5优选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部11。锁紧球5和弹簧片4的固定方式可以根据两者的材质确定,比如为现有技术中的焊接、粘接、螺丝或螺栓连接等。左右两个锁紧球5均伸出于壳体1,左右两个锁紧球5和对应的弹簧片4连动。具体的,壳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小于锁紧球5的直径。以便于锁紧球5既能伸出于壳体1锁紧快开门板,又使得弹簧片4能更好的带着锁紧球5下拉。壳体1的顶面敞开,左右两个弹簧片4的上部伸出于壳体1。以便于可以根据在轨释放机的快开门板的规格调节弹簧片4的张力,以便于弹簧片4外侧的两个锁紧球5可以牢牢的压紧在快开门板上。左右两个弹簧片4的上部为向内再向外弯折结构,致使左右两个弹簧片4形成背向式左右对称结构。参照图3至图6,本技术适用于皮纳卫星7的在轨释放机6的解锁场景。在轨释放机6包括上底座61、快开门板62、双螺旋弹簧63、导轨滑杆64和下底座65。参照图3和图4,本技术应用于一个在轨释放机6的解锁时,需要用到两个本技术协同作用,具体使用时将两个本技术的壳体1的下端固定于部安装在轨释放机构的上底座61的左右两侧上,电磁继电器2处于断电自锁状态,左右两个本技术的锁紧球5分别压紧在快开门板62上。参照图5和图6,当在轨分离机构收到遥测信号时,电磁继电器2通电吸合带着导柱3向下移动,进而弹簧片4和锁紧球5连动,锁紧球5侧移离开轨释放机的快开门板62,此时快开门板62自身扭簧和双螺旋弹簧63的双重作用力下打开,2U皮纳卫星7在双螺旋弹簧63的作用下沿着导轨滑杆64弹出,实现星箭分离。本技术利用电磁继电器2吸合导柱3的伸缩,调整弹簧片4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调节锁紧球5与释放机构门板的接触,最终实现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快速吸合锁紧及释放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上方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左右两侧设有弹簧片,每个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锁紧球,左右两个所述锁紧球均伸出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个所述锁紧球和对应的所述弹簧片连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上方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左右两侧设有弹簧片,每个所述弹簧片的外侧均设有一个锁紧球,左右两个所述锁紧球均伸出于所述壳体,左右两个所述锁紧球和对应的所述弹簧片连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锁紧球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纳卫星在轨释放机构快开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彬,许美娟,黄鸿志,沈怿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