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63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涉及制动毂转运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市面上的制动毂转运设备用转运箱进行转运,转运数量少,同时不便于制动毂堆垛,运输量较少,降低了转运效率的问题。所述底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安装有转动盘,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膜,所述第一防护膜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刺毛端,所述魔术贴刺毛端远离第一防护膜的一面安装有魔术贴圆毛端,所述魔术贴圆毛端远离魔术贴刺毛端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
本技术涉及制动毂转运设备
,具体为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
技术介绍
制动毂就是汽车的鼓式刹车系统的一部份,一般用灰铸铁制成,基本组织主要为珠光体以及少量的铁素体、渗碳体,石墨的主要为A级,形态为长片状,长度等级为4-6级,起到散热、增加摩擦性能、减低刹车噪音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一般用转运设备将其移到,进而方便加工。目前市面上的制动毂转运设备用转运箱进行转运,转运数量少,同时不便于制动毂堆垛,运输量较少,降低了转运效率,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目前市面上的制动毂转运设备用转运箱进行转运,转运数量少,同时不便于制动毂堆垛,运输量较少,降低了转运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板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杆,所述手推杆的上端安装有护手套,所述底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板(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杆(3),所述手推杆(3)的上端安装有护手套(4),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上端安装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7),所述第一连接孔(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9),所述第一限位杆(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第二连接孔(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12),所述第二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毂转运设备,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板(1)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手推杆(3),所述手推杆(3)的上端安装有护手套(4),所述底座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上端安装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7),所述第一连接孔(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9),所述第一限位杆(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第二连接孔(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12),所述第二限位杆(12)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孔(13),所述第三连接孔(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4),所述第三连接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5),所述定位板(15)的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膜(16),所述第一防护膜(16)的边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刺毛端(17),所述魔术贴刺毛端(17)远离第一防护膜(16)的一面安装有魔术贴圆毛端(18),所述魔术贴圆毛端(18)远离魔术贴刺毛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先波肖书义朱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随州市盛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