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夹持组件、设于机架上方的压烫台及设于压烫台上的压烫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卸料通槽,所述卸料通槽设有底板,所述机架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底板一侧向上动作的驱抬组件和用于驱动底板另一侧向下动作的卸料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挡料块,所述机架下方倾斜设置有卸料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卸料,仅需人工将物料放置于压烫机上即可,极大的减少了更换物料时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
本技术涉及压烫机
,尤其涉及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
技术介绍
压烫机可将各种烫画经热转印烫在棉、麻、化纤等织物上,还可进行丝网印刷、胶浆、发泡等工艺热处理,还可将彩色色标、人像照片、风景图案等烤制在木板、瓷板、金属板上,特别适合制作奖牌、纪念证牌、墓碑像、文化衫等,经济又实用,精美图案。它完全可以替代并正在替代传统的刺绣和丝网印花,而成本和效果却大大低于和优于一般的刺绣和多色丝网印花。但现有的压烫机需要手动的进行更换物料,在更换物料时工作人员会因更换物料,被压烫机的压烫板烫伤,造成人身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卸料、便于更换物料的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夹持组件、设于机架上方的压烫台及设于压烫台上的压烫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卸料通槽,所述卸料通槽设有底板,所述机架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底板一侧向上动作的驱抬组件和用于驱动底板另一侧向下动作的卸料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挡料块,所述机架下方倾斜设置有卸料滑轨。本技术在对物料进行压烫时,优选通过人工将物料放置于底板上,夹持组件对物料进行夹持后,压烫组件在物料上进行压烫加工,压烫结束后,夹持组件解除对物料的夹持,驱抬组件驱动底板一侧向上动作,此时物料下端抵在挡料块上呈倾斜状态,压烫操作人员可直接观察物料表面的压烫图案,对压烫效果进行人工简单,传统的压烫机压烫结束后,物料呈水平放置,需要查看其表面的压烫图案时,需要将物料从压烫机上取下或者操作人员头部靠近压烫机由上至下查看压烫图案,该方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卸料时,启动卸料组件使其驱动底板另一侧向下动作,底板下端与卸料滑轨上端相抵接,底板上的物料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底板滑落至卸料滑轨上,并沿着卸料滑轨的倾斜角度滑动,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卸料,仅需人工将物料放置于压烫机上即可,极大的减少了更换物料时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下方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驱抬组件包括上端转动连接于底板上的驱抬套筒、一端螺接于驱抬套筒内的驱抬螺杆及用于驱动驱抬螺杆转动的驱抬驱动件;驱抬驱动件启动时驱动驱抬螺杆转动,由于驱抬螺杆一端螺接于驱抬套筒内,当驱抬螺杆转动时,驱抬套筒向上动作从而实现对底板一侧的抬升动作,而驱抬套筒上端转动连接于底板上,可保证驱抬套筒向上动作时,底板可相对驱抬套筒转动至倾斜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卸料组件包括上端转动连接于底板上的卸料套筒、一端螺接于卸料套筒内的卸料螺杆及用于驱动卸料螺杆转动的卸料驱动件,所述驱抬套筒和卸料套筒分别连接于底板下端两侧;卸料驱动件启动时驱动卸料螺杆转动,由于卸料螺杆一端螺接于卸料套筒内,当卸料螺杆转动时,卸料套筒向下动作从而实现对底板一侧的下降动作,而卸料套筒上端转动连接于底板上,可保证卸料套筒向下动作时,底板可相对卸料套筒转动至倾斜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烫组件包括设于压烫台下方的压烫板和用于驱动压烫板向下动作压烫物料的压烫主机。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板和用于驱动夹持板在机架上来回动作夹持驱动件,两个所述夹持板分别设于底板两侧;通过两侧的夹持板同时向底板方向动作以对物料进行夹紧,保证夹紧后的物料处于底板的中心,确保当底板在驱抬组件或卸料组件的驱动下发生转动时,物料随着底板一同动作,防止底板动作时物料从底板上掉落的情况发生。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有防烫隔罩,所述防烫隔罩下端设有物料放置槽,所述防烫隔罩选用耐高温的透明材质制成;操作人员可同通过物料放置槽将物料放置于机架上,在进行压烫时,压烫板和物料均被防烫隔罩罩在内部,可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且防烫隔罩选用耐高温的透明材质制成,操作人员可在外侧直接观察压烫的效果,较为直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烫板上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边缘与防烫隔罩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防烫隔罩下端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气槽;当压烫板向下动作压烫物料时,活动板随着压烫板一同动作,由于活动板边缘与防烫隔罩内壁密封连接,活动板在向下动作的过程中会挤压防烫隔罩内的空气使其尽可能的从下端的通气槽排出,大量空气从通气槽排出时,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气流从而带动物料表面的碎屑从通气槽处排出,从而使得压烫板对物料进行压烫时的效果得到保证,且在压烫时,防烫隔罩内的空气较少,氧含量减少,在压烫时,物料表面不会发生小范围的燃烧影响压烫图案,对压烫效果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压烫结束后,压烫板向上动作时,活动板随着压烫板一同动作,防烫隔罩内的空间增大,空气密度降低,相比外界空气呈负压状态,此时大量的空气会从通气槽处涌入至防烫隔罩内,外界空气温度较低,在其进入防烫隔罩内时可对物料的压烫处快速降温,提高压烫图案的成型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防烫隔罩选用耐高温有机玻璃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卸料,仅需人工将物料放置于压烫机上即可,极大的减少了更换物料时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操作失误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未安装防烫隔罩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中,1、机架;2、压烫台;3、卸料通槽;4、底板;5、挡料块;6、卸料滑轨;7、连杆;8、固定板;9、驱抬套筒;10、驱抬螺杆;11、驱抬驱动件;12、卸料套筒;13、卸料螺杆;14、卸料驱动件;15、压烫板;16、压烫主机;17、夹持板;171、夹持驱动件;18、防烫隔罩;181、物料放置槽;19、活动板;20、通气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夹持组件、设于机架1上方的压烫台2及设于压烫台2上的压烫组件,压烫台2通过设置于机架1四周的四个竖杆安装于机架1上方,机架1上设有卸料通槽3,卸料通槽3开设于机架1的正中心处,卸料通槽3内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上端面与机架1的端面相持平,物料放置于底板4上时呈平躺状态,机架1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底板4一侧向上动作的驱抬组件和用于驱动底板4另一侧向下动作的卸料组件,驱抬组件和卸料组件分别设于底板4两侧,机架1上设有挡料块5,挡料块5由机架1端面向上凸起形成,其设置于远离于驱抬组件的卸料通槽3的一侧,机架1下方倾斜设置有卸料滑轨6,卸料滑轨6设置于靠近卸料组件一侧的机架1下方,机架1下方通过多个连杆7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呈水平设置,卸料滑轨6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板8固定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板8通过两个连杆7与机架1下方固定连接,两个连杆7对称设置于固定板8两侧,提高了固定板8的稳定性。具体的,驱抬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夹持组件、设于机架(1)上方的压烫台(2)及设于压烫台(2)上的压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卸料通槽(3),所述卸料通槽(3)设有底板(4),所述机架(1)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底板(4)一侧向上动作的驱抬组件和用于驱动底板(4)另一侧向下动作的卸料组件,所述机架(1)上设有挡料块(5),所述机架(1)下方倾斜设置有卸料滑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夹持组件、设于机架(1)上方的压烫台(2)及设于压烫台(2)上的压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有卸料通槽(3),所述卸料通槽(3)设有底板(4),所述机架(1)下方设有用于驱动底板(4)一侧向上动作的驱抬组件和用于驱动底板(4)另一侧向下动作的卸料组件,所述机架(1)上设有挡料块(5),所述机架(1)下方倾斜设置有卸料滑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方通过多个连杆(7)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驱抬组件包括上端转动连接于底板(4)上的驱抬套筒(9)、一端螺接于驱抬套筒(9)内的驱抬螺杆(10)及用于驱动驱抬螺杆(10)转动的驱抬驱动件(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木制品生产用压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组件包括上端转动连接于底板(4)上的卸料套筒(12)、一端螺接于卸料套筒(12)内的卸料螺杆(13)及用于驱动卸料螺杆(13)转动的卸料驱动件(14),所述驱抬套筒(9)和卸料套筒(12)分别连接于底板(4)下端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其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胜达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