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置式扭力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35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预置式扭力起子,涉及扭矩测量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外部套有主体塑料套,所述主体底端设有上固定环,且上固定环与主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内部设有转换头,且转换头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内部设有加载手轮,且加载手轮与主体内壁相抵,所述主体顶端说副刻度轮,且副刻度轮与主体顶端相抵,所述主体顶端设有中心螺纹杆,且中心螺纹杆通过副刻度轮与主体顶端和转换头相互连接,采用锁紧螺母,起子结构采用可分离式,内部核心零件自成一体,与主体塑料套可分离,锁紧螺母与主体塑料套分离,使其调节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置式扭力起子
本技术涉及扭矩测量领域,尤其涉及预置式扭力起子。
技术介绍
扭力起子也叫扭力螺丝刀,通俗的理解就是有扭力值的起子,目前使用的主要有两种,预置式扭力扭力起子,指针式扭力起子,紧固件的联结质量直接影响到各种仪器仪表、机电设备、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使用质量至这些产品的可靠程度,所以铸衡扭力起子等扭力工具在工业生产中也逐渐被使用的越来越多了。现有的预置式扭力起子在进行工作时,轴向晃动较大,转动不灵敏,摩擦阻力较大,且由于紧固件拆卸扭力不够,致使双向转动,扭矩值偏差过大,仅靠目测,且结构为一体,注塑公差较大,精度不高,因此,需要一种转动灵活,摩擦阻力小,径向移动小,且扭力单向,可反向大扭力拆卸紧固件,能够精准定位扭矩值的预置式扭力起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预置式扭力起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主体外部套有主体塑料套,所述主体底端设有上固定环,且上固定环与主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内部设有转换头,且转换头与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内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置式扭力起子,包括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外部套有主体塑料套(1),所述主体(7)底端设有上固定环(5),且上固定环(5)与主体(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7)内部设有转换头(17),且转换头(17)与主体(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体(7)内部设有加载手轮(2),且加载手轮(2)与主体(7)内壁相抵,所述主体(7)顶端说副刻度轮(3),且副刻度轮(3)与主体(7)顶端相抵,所述主体(7)顶端设有中心螺纹杆(6),且中心螺纹杆(6)通过副刻度轮(3)与主体(7)顶端和转换头(17)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预置式扭力起子,包括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外部套有主体塑料套(1),所述主体(7)底端设有上固定环(5),且上固定环(5)与主体(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主体(7)内部设有转换头(17),且转换头(17)与主体(7)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主体(7)内部设有加载手轮(2),且加载手轮(2)与主体(7)内壁相抵,所述主体(7)顶端说副刻度轮(3),且副刻度轮(3)与主体(7)顶端相抵,所述主体(7)顶端设有中心螺纹杆(6),且中心螺纹杆(6)通过副刻度轮(3)与主体(7)顶端和转换头(17)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置式扭力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螺纹杆(6)前方连接有六角轴(10),所述六角轴(10)表面设有深沟球轴承(18)与平面轴承(19),且六角轴(10)与深沟球轴承(18)和平面轴承(19)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置式扭力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轴(10)尾端设有对齿结构(11),且六角轴(10)尾端固定与对齿结构(11)上,所述六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平董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三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