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门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32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门打磨设备,涉及打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木工在进行木门的操作上有着两种工具,有纯人工的刨子和打磨机构,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繁琐的问题。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打磨装置第二主体,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移位轨道,所述移位轨道的外侧设置有握持杆体机构,所述握持杆体机构通过螺栓机构与打磨装置第一主体螺纹连接,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刀锋片保护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门打磨设备
本技术涉及打磨
,具体为一种木门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语出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今日在私宅前厅上,收拾军装,打磨兵器。”近似“抛光”。其实人工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磨料粗细而已,号越小,粒度越细,号数越大就越粗,8000#就是最细。把玉器研磨抛光,用粗号研磨,细号抛光后的玉器很亮。抛光的玻璃,宝石,玉器,不锈钢,石材,可以达到镜面效果,又称大磨。指轮胎翻新时大面积将轮胎损伤面磨掉,使其露出新的粗糙面,以便使新胎面与旧胎体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的工序。打磨面积和深度视损伤程度而定,按规定应磨到无破损痕迹和老化裂纹为度。但是,现有的木工在进行木门的操作上有着两种工具,有纯人工的刨子和打磨机构,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繁琐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木门打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门打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木工在进行木门的操作上有着两种工具,有纯人工的刨子和打磨机构,使用起来较为麻烦、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门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装置第一主体,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打磨装置第二主体,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移位轨道,所述移位轨道的外侧设置有握持杆体机构,所述握持杆体机构通过螺栓机构与打磨装置第一主体螺纹连接,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刀锋片保护罩。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和打磨装置第二主体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遗漏口机构,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打磨刀片机构,且打磨刀片机构与打磨装置第二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微型转动电机,所述微型转动电机的下端面设置有电机输出轴。优选的,所述内腔体上方的外侧设置有电线连接管道,所述电线连接管道与打磨装置第二主体内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下端面的一侧设置有封盖板机构,所述封盖板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拉孔,所述封盖板机构和打磨装置第二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机构。优选的,所述微型转动电机和内腔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打磨装置下方和内部同时设置打磨刀片机构与微型转动电机、电机输出轴,使得工作人员在对于不同的木材所做的木门的地方可进行选择性的使用,使得原有可能需要两个或者多个工具更换的方式进行便捷化的改善。2、通过移位轨道的设置,将工作人员在对于使用上的舒适度加大,将握持杆体机构前后的进行角度上的调整,让使用的工作人员到达最佳的使用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打磨装置第二主体下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打磨装置第一主体;2、打磨装置第二主体;3、刀锋片保护罩;4、移位轨道;5、握持杆体机构;6、螺栓机构;7、电源端口;8、打磨刀片机构;9、遗漏口机构;10、电线连接管道;11、内腔体;12、微型转动电机;13、电机输出轴;14、封盖板机构;15、拉孔;16、密封圈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木门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移位轨道4,移位轨道4的外侧设置有握持杆体机构5,握持杆体机构5通过螺栓机构6与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螺纹连接,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7,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刀锋片保护罩3。进一步,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和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遗漏口机构9,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打磨刀片机构8,且打磨刀片机构8与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打磨刀片机构8对木材有着打磨的效果。进一步,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内腔体11,内腔体11的内部设置有微型转动电机12,微型转动电机12的下端面设置有电机输出轴13,微型转动电机12使其可以有着转动的动能。进一步,内腔体11上方的外侧设置有电线连接管道10,电线连接管道10与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内部固定连接,电线连接管道10与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固定连接,可以防止松动。进一步,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7,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下端面的一侧设置有封盖板机构14,封盖板机构14的内部设置有拉孔15,封盖板机构14和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机构16,电源端口7可以与外部电源线进行连接,从而通电使得该装置可以进行使用,封盖板机构14使其有效的保护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内部的元件,检修损坏的机率。进一步,微型转动电机12和内腔体1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使得在微型转动电机12运行抖动的时候,减少脱落的机率。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木材平放在工作台面,将木材的边料凸起的木材可以通过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内部设置的打磨刀片机构8进行打磨,而在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和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内部均设置的遗漏口机构9,则是可以将打磨掉的木屑通过遗漏口机构9裸露出来,及时的进行清理,当大面积的需要打磨的时候,可以将封盖板机构14拉出来,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打磨刀片,可以将电源端口7与外部的电源线进行连接,使得通电将微型转动电机12运行起来,从而将电机输出轴13进行转动,最终带动打磨刀片对木材、木门外壁进行大面积的打磨作业,而工作人员的握持杆体机构5可以通过转动螺栓机构6将其松弛,在移位轨道4上进行前后的移位,达到工作人员使用的最舒适的角度,再将螺栓机构6螺纹固定好,进行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门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移位轨道(4),所述移位轨道(4)的外侧设置有握持杆体机构(5),所述握持杆体机构(5)通过螺栓机构(6)与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螺纹连接,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7),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刀锋片保护罩(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门打磨设备,包括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移位轨道(4),所述移位轨道(4)的外侧设置有握持杆体机构(5),所述握持杆体机构(5)通过螺栓机构(6)与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螺纹连接,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电源端口(7),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下方的一侧设置有刀锋片保护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第一主体(1)和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遗漏口机构(9),所述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打磨刀片机构(8),且打磨刀片机构(8)与打磨装置第二主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门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杨仕胜李建国宋洪涛李述燚阮恒金贵亮方项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名树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