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01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下建筑用破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号电机带动一号转轴转动,通过一号传动组带动前后侧转轴同时转动,使前后侧辊压筒对建筑垃圾进行挤压破碎,通过辊压齿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将硬度大的垃圾进行破碎,有效减少二次加工的次数,节省破碎时间,提高破碎效率;经过辊压机构破碎的建筑垃圾,经一号导向板和二号导向板引导,下落至左右侧粉碎轮之间,通过粉碎齿对建筑垃圾进行二次破碎,有效提高垃圾破碎质量;三号电机带动三号转轴转动,使输送铰龙转动,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从出料斗输送出机体,有效防止建筑垃圾堵塞出料斗,保证破碎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下建筑用破碎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技术最早是在德国起步的,进入中国比较晚,但是有关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其实早在设备成型之前就已经逐步在完善中了。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中需要对垃圾进行粉碎,便于对垃圾的后续处理和减少建筑垃圾的体积便于运输。现有的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当遇到一些质地较硬的建筑垃圾时,破碎效果差,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二次加工,费时费力;并且现有的建筑垃圾经破碎后,在排出机体时易堵塞出料口,影响破碎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当遇到一些质地较硬的建筑垃圾时,破碎效果差,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二次加工,费时费力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垃圾经破碎后,在排出机体时易堵塞出料口,影响破碎进度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端设置有进料斗,下端设置有支撑腿,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斗,机体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辊压机构、导向机构、粉碎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和出料斗相配合;所述辊压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一号传动组、一号转轴和辊压筒,所述机体内部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上固接有辊压筒,一号转轴左端穿出机体,并与一号传动组固接,位于前侧所述一号转轴左侧末端与一号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一号电机位于一号传动组左侧。更进一步地,所述辊压筒周侧固接有辊压齿,位于前后侧所述辊压筒相互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一号导向板和二号导向板,所述一号导向板呈左高右低设置,一号导向板左端与机体固接,所述二号导向板呈左低右高设置,二号导向板右端与机体固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二号电机、二号转轴、二号传动组和粉碎轮,所述机体内部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上固接有粉碎轮,二号转轴后端穿出机体,并与二号传动组连接,位于左侧所述二号转轴后侧末端与二号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二号电机位于二号传动组后侧。更进一步地,所述粉碎轮轴侧固接有均布的粉碎齿,位于左侧粉碎轮和位于右侧所述粉碎轮相互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三号电机、三号转轴和输送铰龙,所述三号电机安装在机体左端下侧,三号电机输出端连接有三号转轴,所述三号转轴穿入机体内部,并与机体转动连接,三号转轴上固接有输送铰龙,所述输送铰龙位于机体内部下端,并与出料斗相配合。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一号电机带动一号转轴转动,通过一号传动组带动前后侧转轴同时转动,使前后侧辊压筒对建筑垃圾进行挤压破碎,通过辊压齿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将硬度大的垃圾进行破碎,有效减少二次加工的次数,节省破碎时间,提高破碎效率;经过辊压机构破碎的建筑垃圾,经一号导向板和二号导向板引导,下落至左右侧粉碎轮之间,通过粉碎齿对建筑垃圾进行二次破碎,有效提高垃圾破碎质量;三号电机带动三号转轴转动,使输送铰龙转动,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从出料斗输送出机体,有效防止建筑垃圾堵塞出料斗,保证破碎进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辊压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机体,101-进料斗,102-出料斗,2-支撑腿,3-辊压机构,301-一号电机,302-一号传动组,303-一号转轴,304-辊压筒,305-辊压齿,4-导向机构,401-一号导向板,402-二号导向板,5-粉碎机构,501-二号电机,502-二号转轴,503-二号传动组,504-粉碎轮,505-粉碎齿,6-输送机构,601-三号电机,602-三号转轴,603-输送铰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斗101,下端设置有支撑腿2,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斗102,机体1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辊压机构3、导向机构4、粉碎机构5和输送机构6,输送机构6和出料斗102相配合,具体的,导向机构4包括一号导向板401和二号导向板402,一号导向板401呈左高右低设置,一号导向板401左端与机体1固接,二号导向板402呈左低右高设置,二号导向板402右端与机体1固接。输送机构6包括三号电机601、三号转轴602和输送铰龙603,三号电机601安装在机体1左端下侧,三号电机601输出端连接有三号转轴602,三号转轴602穿入机体1内部,并与机体1转动连接,三号转轴602上固接有输送铰龙603,输送铰龙603位于机体1内部下端,并与出料斗102相配合。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3,辊压机构3包括一号电机301、一号传动组302、一号转轴303和辊压筒304,机体1内部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303,一号转轴303上固接有辊压筒304,一号转轴303左端穿出机体1,并与一号传动组302固接,位于前侧一号转轴303左侧末端与一号电机301输出端连接,一号电机301位于一号传动组302左侧。辊压筒304周侧固接有辊压齿305,位于前后侧辊压筒304相互配合。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粉碎机构5包括二号电机501、二号转轴502、二号传动组503和粉碎轮504,机体1内部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502,二号转轴502上固接有粉碎轮504,二号转轴502后端穿出机体1,并与二号传动组503连接,位于左侧二号转轴502后侧末端与二号电机501输出端连接,二号电机501位于二号传动组503后侧。粉碎轮504轴侧固接有均布的粉碎齿505,位于左侧粉碎轮504和位于右侧粉碎轮504相互配合。参照图1至图3,使用本实施时,将建筑垃圾从进料斗101投入机体1内,一号电机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斗(101),下端设置有支撑腿(2),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斗(102),机体(1)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辊压机构(3)、导向机构(4)、粉碎机构(5)和输送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6)和出料斗(102)相配合;/n所述辊压机构(3)包括一号电机(301)、一号传动组(302)、一号转轴(303)和辊压筒(304),所述机体(1)内部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303),所述一号转轴(303)上固接有辊压筒(304),一号转轴(303)左端穿出机体(1),并与一号传动组(302)固接,位于前侧所述一号转轴(303)左侧末端与一号电机(301)输出端连接,所述一号电机(301)位于一号传动组(302)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端设置有进料斗(101),下端设置有支撑腿(2),右端下侧设置有出料斗(102),机体(1)内部自上而下设置有辊压机构(3)、导向机构(4)、粉碎机构(5)和输送机构(6),所述输送机构(6)和出料斗(102)相配合;
所述辊压机构(3)包括一号电机(301)、一号传动组(302)、一号转轴(303)和辊压筒(304),所述机体(1)内部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303),所述一号转轴(303)上固接有辊压筒(304),一号转轴(303)左端穿出机体(1),并与一号传动组(302)固接,位于前侧所述一号转轴(303)左侧末端与一号电机(301)输出端连接,所述一号电机(301)位于一号传动组(302)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筒(304)周侧固接有辊压齿(305),位于前后侧所述辊压筒(304)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垃圾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4)包括一号导向板(401)和二号导向板(402),所述一号导向板(401)呈左高右低设置,一号导向板(401)左端与机体(1)固接,所述二号导向板(402)呈左低右高设置,二号导向板(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志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