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95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包括膜壳、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下法兰设有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注塑的同时一并在所述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内成型内螺纹,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内侧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凹槽,所述上法兰的外周面在其密封凹槽的上下两侧沿周向设有等间距均布的若干调整凹槽。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采用注塑成型的塑料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直接成型内螺纹,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在高温状态下能抗长时间的拉伸蠕变,并保持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特别适合在高浓度底运行压力的情况下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碟管式膜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碟管式膜组件。
技术介绍
碟管式膜组件技术是一种高效膜分离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该产品在国内垃圾废水处理范围中占据了不小的地位,已经广泛应用在垃圾滤液处理、市政废水深度处理、新生水回用、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高盐水处理、海水淡化等其它工业水处理。现有碟管式膜组件,通过拉杆将上法兰和下法兰、导流盘、膜片串起来套入膜壳中,拉杆两端通过螺母和拉杆锁紧固定从而夹持住导流盘。现有法兰多采用金属材质,金属件与污水接触久后便会严重腐蚀,影响使用寿命。而且法兰上面需要设置拉杆穿孔和进出水孔,只能依靠机加工而成,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如果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塑料法兰代替原来的金属法兰,虽然法兰成型容易,但实际测试发现,在大小和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塑料法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甚至断裂,加速了碟管式膜组件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延长使用寿命并且生产加工容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包括膜壳、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装入所述膜壳内围成一个密封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水室内并且竖向叠置在一起的若干导流盘,上下相邻二导流盘之间设有膜片,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沿所述膜壳的中轴线竖向贯穿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拉杆两端利用螺母旋紧使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配合夹紧固定住所述导流盘,所述下法兰设有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注塑的同时一并在所述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内成型内螺纹,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内侧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凹槽,所述上法兰的外周面在其密封凹槽的上下两侧沿周向设有等间距均布的若干调整凹槽。。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所述上法兰与下法兰采用注塑成型的塑料件,成型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直接成型内螺纹,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在高温状态下能抗长时间的拉伸蠕变,并保持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具有更好的使用寿命。特别适合在高浓度底运行压力的情况下使用。2.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内侧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之间形成加强筋,本方案在结构上进行改进,在上下法兰内侧端面获得加强筋,从而提高了法兰的强度,可有效防止法兰变形失效,延长使帮寿命。特别是,所述上法兰的外周面设有调整凹槽,避免注塑完后缩水,调整整体壁厚一致性,增加强度稳定性。3.凹槽位于内侧端面,可避免法兰外端面积水。4.法兰重量轻,方便进行组装和拆卸。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本技术一种碟管式膜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碟管式膜组件的上法兰的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1所示一种碟管式膜组件的下法兰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包括膜壳10、上法兰20和下法兰30,所述上法兰20和下法兰30装入所述膜壳10内围成一个密封水室4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水室40内并且竖向叠置在一起的若干导流盘50,上下相邻二导流盘之间设有膜片60,还包括拉杆70,所述拉杆70沿所述膜壳10的中轴线竖向贯穿所述上法兰20和下法兰30,所述拉杆70两端利用螺母80旋紧使所述上法兰20和下法兰30配合夹紧固定住所述导流盘50,所述下法兰30设有废水输入通道35和浓水输出通道36。废水由废水输入通道35进入密封水室40,沿导流盘50与膜壳10之间的过道流到顶部,逐级过滤之后,浓水从浓水输出通道36流出,净水从与下法兰30中心相连通的产水收集器100排出。实际上碟管式膜组件的工作原理是现有技术,可参照现有碟管式膜组件的工作方式。所述上法兰20和下法兰30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件。所述上法兰20内侧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凹槽21,凹槽21之间的分隔墙壁构成加强筋条22,提高法兰强度。上法兰20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凹槽23,所述上法兰20的外周面在其密封凹槽23的上下两侧沿周向设有等间距均布的若干调整凹槽24。所述下法兰30在注塑的同时一并在所述废水输入通道35和浓水输出通道36内成型内螺纹。下法兰30内侧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凹槽31,凹槽31之间的分隔墙壁构成加强筋条32,所述下法兰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凹槽33。通过对上下法兰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采用塑料成型的法兰具有很好的强度。优选地,所述凹槽21、31呈扇形,以法兰的中心通孔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均匀分布,中心通孔供所述拉杆70穿过。扇形的凹槽可以保证加强筋条22、32的厚度一致性,这样法兰内部应力平衡,具有更好的抗压能力。特别是,这些凹槽21、31分成围绕法兰中心通孔四周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多个组,本实施例是三组,相邻的两组凹槽之间构成环状加强筋条。当然,环状加强筋条越多,法兰强度越好。优选地,所述凹槽21、31的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样凹槽的侧壁可以分担更多的压力,提升耐压能力。优选地,所述废水输入通道35和浓水输出通道36的外周设有圆环形壁台34。保证螺纹强度安全可靠和避免注塑成型后缩水变形。优选地,所述上法兰20供所述拉杆70穿过的中心通孔的内壁沿周向等间距均布若干凸筋25。同样能够调整壁厚一致性,避免注塑成型后缩水。优选地,所述凸筋25位于中心通孔的上部分,还包括密封轴套90,所述密封轴套90套住所述拉杆70并且上部分由下往上插入到所述中心通孔当中与所述凸筋25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密封轴套90提高了上法兰20与拉杆70之间的密封性。而且所述凸筋25可以对所述密封轴套90进行安装限位,防止使用过程中密封轴套90轴向移动,使密封性能更可靠。优选地,所述上法兰20内侧端面的外边沿等间距设有多个进水凹槽26,这样更方便废水进入导流盘50。所述下法兰30外周面在其密封凹槽以上的部分与所述膜壳10之间有构成进水开口37,这样方便废水进入导流盘50与膜壳10之间的过道。优选地,还包括产水收集器100,所述产水收集器100套在所述拉杆70上并位于所述下法兰30下方,所述下法兰30与螺母配合夹紧所述产水收集器100,所述下法兰30供所述拉杆穿过的中心通孔与所述产水收集器100内部的出水通道101相连通。净水从产水收集器100排出,简化了下法兰30的结构。本实施例当中,所述上法兰20和下法兰30采用PPA或POM材料注塑成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包括膜壳、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装入所述膜壳内围成一个密封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水室内并且竖向叠置在一起的若干导流盘,上下相邻二导流盘之间设有膜片,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沿所述膜壳的中轴线竖向贯穿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拉杆两端利用螺母旋紧使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配合夹紧固定住所述导流盘,所述下法兰设有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注塑的同时一并在所述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内成型内螺纹,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内侧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凹槽,所述上法兰的外周面在其密封凹槽的上下两侧沿周向设有等间距均布的若干调整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包括膜壳、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装入所述膜壳内围成一个密封水室,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水室内并且竖向叠置在一起的若干导流盘,上下相邻二导流盘之间设有膜片,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沿所述膜壳的中轴线竖向贯穿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拉杆两端利用螺母旋紧使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配合夹紧固定住所述导流盘,所述下法兰设有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注塑的同时一并在所述废水输入通道和浓水输出通道内成型内螺纹,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内侧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外周面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凹槽,所述上法兰的外周面在其密封凹槽的上下两侧沿周向设有等间距均布的若干调整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扇形,以法兰的中心通孔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这些凹槽分成围绕法兰中心通孔四周呈环形阵列排布的多个组,相邻的两组凹槽之间构成环状加强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碟管式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宽度随着深度的增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汀梁马志鹏周静王如顺
申请(专利权)人:科诺思膜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