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94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包括过滤装置、转轮吸附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催化燃烧装置、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催化燃烧装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转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腔室、脱附腔室以及冷却腔室,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第二出气口,经过第一换热器,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二进气口;脱附腔室连通于第二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于第三出气口,经过第二换热器,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催化燃烧装置的进气端。本申请的废气净化一体装置,在净气过程能耗更低,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
,尤其提供一种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渐突出。有机废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污染大气环境,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特性。在此背景下,有机废气的防治刻不容缓。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针对于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主要有吸附法、湿式洗涤、光催化、等离子体、生物法、燃烧法等。光催化、等离子体技术去除效率低,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物,无法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湿式洗涤适合于处理水溶性强的有机废气以及无机废气,一般作为其他处理技术的预处理手段,生物法在国内主要应用于污水除臭领域,占地面积大,在有机废气处理应用上较少。吸附技术按照吸附材料不同主要分为活性炭和沸石分子筛吸附,废活性炭将作为危废进行处理,运行费用较高,并且在脱附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沸石吸附能力强,可以高温脱附,脱附更彻底,运行费用低,在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亟需解决现有的有机废气净化过程中出现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废气净化装置出现的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包括过滤装置、转轮吸附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催化燃烧装置、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催化燃烧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所述转轮吸附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及第三出气口,所述转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腔室、脱附腔室以及冷却腔室,所述吸附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却腔室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脱附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出气口,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催化燃烧装置的进气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第三管道和脱附温度控制阀,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气口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脱附温度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三管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脱附风量控制阀,所述脱附风量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出气口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阻火器,所述阻火器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催化燃烧装置包括沿烟气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腔室、催化腔室以及燃烧腔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出气口。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过滤装置、所述转轮吸附装置、所述催化燃烧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废气经过过滤装置,去除废气中的大颗粒物,以满足转轮吸附装置对颗粒物浓度的要求,例如,在现阶段的工程应用中,需将颗粒物控制在1μm以下;完成多级过滤后,废气经过第一进气口进入转轮吸附装置内,并在吸附腔室内吸附处理,这里,吸附腔室内装填有具有吸附效果的沸石材料,其中大部分废气经过吸附满足净化标准后从第一出气口排出至外部;少部分废气则进入冷却腔室,并且,从第二出气口进入第一管道内,由第一管道流经第一换热器,使得第一管道内的废气升温,例如,废气的温度升至200摄氏度左右,升温后的废气经过第二进气口回到脱附腔室,同样地,脱附腔室内也装填有沸石材料,这样,废气进行高温脱附;完成高温脱附的废气由第三出气口流出,经过第二管道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内进行进一步处理,由第二管道流经第二换热器,以提高进入催化燃烧装置内的废气温度,进行热量回收,降低能耗。最后,废气在催化燃烧装置内进行催化燃烧反应,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整个过程高效且快速,同时,分解后的废气需再次通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进行热量回收后才能排出,进一步减低能耗。综上,本申请的废气净化一体装置,在净气过程能耗更低,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过滤装置10、转轮吸附装置20、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催化燃烧装置40、第一换热器51、第二换热器52、第一进气口21、第二进气口22、第一出气口23、第二出气口24、第三出气口25、第三管道33、脱附温度控制阀61、脱附风量控制阀62、第一风机71、第二风机72、阻火器80、加热腔室41、催化腔室42、燃烧腔室43、烟囱90、控制装置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转轮吸附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催化燃烧装置、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催化燃烧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所述转轮吸附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及第三出气口,所述转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腔室、脱附腔室以及冷却腔室,所述吸附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却腔室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脱附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出气口,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催化燃烧装置的进气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转轮吸附装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催化燃烧装置、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催化燃烧装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所述转轮吸附装置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及第三出气口,所述转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腔室、脱附腔室以及冷却腔室,所述吸附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口相连接;所述冷却腔室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脱附腔室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出气口,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催化燃烧装置的进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还包括第三管道和脱附温度控制阀,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气口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脱附温度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三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一体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李礼郑凌华王涛吴起英王梁展章文贤杨普
申请(专利权)人: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