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94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体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包括封头,所述封头底部连接下接管;所述下接管两端分别连接空气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下接管顶部设有螺旋风叶;所述封头内部设有气流分布器,所述气流分布器为拱形结构;所述气流分布器包括压紧结构、筛网、孔板,所述筛网位于所述孔板上,并通过压紧结构加强固定;所述气流分布器通过支撑架固定于封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分布器强度高、气流分布均匀等特点,采用多层席网结构,可有效防止分子筛粉化,避免死角产生,可广泛用于大中型制氮吸附筒设备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
本技术属于气体空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
技术介绍
空分设备是将空气进行分离,得到某种高浓度的气体,是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常用的设备。空分设备采用吸附筒结构,以分子筛作为吸附剂,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利用分子筛对氧和氮进行选择性吸附而使氮和氧分离的方法。目前,现有空气分离设备吸附筒的下封头都设有一个气体扩散结构,用于分散进入的气体,使其最大程度接触内部的分子筛,从而提高吸附效率;现有的气体扩散结构采用多个扩散器分布于吸附筒内,虽然可以满足气体扩散、减速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仍然存在气流分布不均、气体对分子筛冲击力度大、扩散器强度不够等缺陷,尤其是对大中型的制氮吸附筒,存在分子筛易粉化、使用寿命低、存在死角、气流分布不够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具有结构紧凑、分布器强度高、气流分布均匀等特点,采用多层席网结构,可有效防止分子筛粉化,避免死角产生,可广泛用于大中型制氮吸附筒设备领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包括封头,所述封头底部连接下接管;所述下接管两端分别连接空气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下接管顶部设有螺旋风叶;所述封头内部设有气流分布器,所述气流分布器为拱形结构;所述气流分布器包括压紧结构、筛网、孔板,所述筛网位于所述孔板上,并通过压紧结构加强固定;所述气流分布器通过支撑架固定于封头内。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接管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控制球阀。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架连接有固定加强板。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压紧结构上设有加长固定螺栓。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筛网设有至少两层,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孔板上。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筛网目数为20~60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排气口连接角座阀,并通过系统自动控制进气和排气工作,实现两个吸附塔配合使用的目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气体通过空气进气口进入下接管中,在特制的螺旋风叶的作用下,气体的流速迅速降低,从而减少高流速气体对分子筛直接冲击,大大降低了分子筛粉化,同时使进入的气体分布更均匀;2、下封头的气流分布器采用拱形结构,在支撑架及加强板的作用下,使他气流分布器更坚固,而传统制氮吸附筒的气流分布器为平面形状,其强度不够,且大型吸附筒中会使填充分子筛的数量减少,造成的死角比较多,改为拱形结构可有效的减少这些问题,使分子筛的性能大幅度提升;3、在孔板网上铺二层筛网,用压板和螺栓、螺母固定住,避免在容器生产过程中,电焊火花掉在筛网上破掉,第二层起保护作用,避免分子筛漏掉,影响吸附筒的吸附分离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封头,2、下接管,3、空气进气口,4、排气口,5、螺旋风叶,6、气流分布器,7、压紧结构,8、筛网,9、孔板,10、支撑架,11、排污口,12、固定加强板,13、加长固定螺栓,14、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包括封头1,所述封头1底部连接下接管2;所述下接管2两端分别连接空气进气口3和排气口4;所述下接管2顶部设有螺旋风叶5;所述封头1内部设有气流分布器6,所述气流分布器6为拱形结构;所述气流分布器6包括压紧结构7、筛网8、孔板9,所述筛网8位于所述孔板9上,并通过压紧结构7加强固定;所述气流分布器6通过支撑架10固定于封头1内。进一步地,所述下接管2底部设有排污口11,所述排污口11设有控制球阀,从而方便排出吸附筒内的杂质,保证吸附筒内环境洁净。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10连接有固定加强板12;具体的,所述固定加强板12通过焊接固定于封头1内,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架10的支撑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结构7上设有加长固定螺栓13,从而更加牢固地固定筛网8,提高筛网8的承重强度,可在下封头内放置更多的分子筛,适用于大中型吸附筒。进一步地,所述筛网8设有至少两层,通过固定螺栓14固定于孔板9上,具体的,所述筛网8为两层,在吸附筒生产过程中,当电焊火花掉在筛网破掉,第二层起保护作用,避免分子筛漏掉,影响吸附筒的吸附分离效率;更进一步地,所述筛网8的目数为20~60目,优选40目,既能满足承载分子筛,同时又能提高进气效率。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进气口3和排气口4连接角座阀,并通过系统自动控制进气和排气,实现两个吸附塔配合使用的目的,从而保证吸附筒始终不间断地供应气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包括封头(1),所述封头(1)底部连接下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管(2)两端分别连接空气进气口(3)和排气口(4);所述下接管(2)顶部设有螺旋风叶(5);所述封头(1)内部设有气流分布器(6),所述气流分布器(6)为拱形结构;所述气流分布器(6)包括压紧结构(7)、筛网(8)、孔板(9),所述筛网(8)位于所述孔板(9)上,并通过压紧结构(7)加强固定;所述气流分布器(6)通过支撑架(10)固定于封头(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包括封头(1),所述封头(1)底部连接下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管(2)两端分别连接空气进气口(3)和排气口(4);所述下接管(2)顶部设有螺旋风叶(5);所述封头(1)内部设有气流分布器(6),所述气流分布器(6)为拱形结构;所述气流分布器(6)包括压紧结构(7)、筛网(8)、孔板(9),所述筛网(8)位于所述孔板(9)上,并通过压紧结构(7)加强固定;所述气流分布器(6)通过支撑架(10)固定于封头(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吸附筒用下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管(2)底部设有排污口(11),所述排污口(11)设有控制球阀。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伟齐晓峰方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洋气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