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具体为一种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训练装置,属于上肢功能障碍的训练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偏瘫(hemiplegia)又叫半身不遂,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一些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轻度患者,一般存在上肢手臂不能够灵活运动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使手臂摆动起来,达到训练加速恢复的目的,目前一般都是其他人员用手或者借助其他工具达到帮助患者摆动手臂的效果,但是就需要专人进行照看,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训练装置,能够使患者通过脚踩的方式自行进行上肢手臂的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训练装置,包括支脚(1)及其固定于所述支脚(1)顶端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板(2)的内部安装两组训练结构(3),两组所述训练结构(3)均包括滑槽(31)、滑块(32)、踏板(33)、连接杆(34)、转轴(35)、顶杆(36)、安装块(37)、固定块(38)、转柱(39)、放置板(39a)、横板(39b)、弹簧(39c)、滑杆(39d)、齿轮(39e)和齿条(39f),两个所述滑槽(31)呈平行关系设于所述床板(2),在两个所述滑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32),在所述滑块(32)和所述床板(2)之间夹持固定所述弹簧(39c),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训练装置,包括支脚(1)及其固定于所述支脚(1)顶端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板(2)的内部安装两组训练结构(3),两组所述训练结构(3)均包括滑槽(31)、滑块(32)、踏板(33)、连接杆(34)、转轴(35)、顶杆(36)、安装块(37)、固定块(38)、转柱(39)、放置板(39a)、横板(39b)、弹簧(39c)、滑杆(39d)、齿轮(39e)和齿条(39f),两个所述滑槽(31)呈平行关系设于所述床板(2),在两个所述滑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块(32),在所述滑块(32)和所述床板(2)之间夹持固定所述弹簧(39c),在两个所述滑块(32)的一端均固定所述踏板(33),在两个所述滑块(32)相背的一端均呈垂直关系固定所述连接杆(34),且所述连接杆(34)与所述床板(2)滑动连接,在所述床板(2)的内部呈对称关系滑动连接有两个所述滑杆(39d),且两个所述连接杆(34)分别与两个所述滑杆(39d)固定,在两个所述滑杆(39d)的一端均固定所述齿条(39f),且所述齿条(39f)与所述床板(2)滑动连接,在所述床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转轴(35),在所述转轴(35)的一端固定所述顶杆(36),在所述转轴(35)的外部固定所述齿轮(39e),且所述齿轮(39e)与所述床板(2)转动连接,所述齿条(39f)和所述齿轮(39e)啮合,在所述床板(2)的一端设有所述安装块(37),在所述安装块(37)的一端固定所述固定块(38),在所述固定块(38)的一端通过所述转柱(39)转动连接有所述放置板(39a),在所述放置板(39a)的一端固定所述横板(39b);在所述安装块(37)的内部设有调节结构(4),在所述床板(2)的一端安装滑动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训练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霞,朱正权,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