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因神经系统损伤、四肢骨折或损伤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修养。在卧床期间,为了预防患者的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症状的出现,患者需要定时进行四肢以及关节的活动。但由于患者的肌力暂时不足于对抗自身重力进行关节活动,需要家属、防护或是治疗师到床边或进行帮助活动,或者是将患者移送至指定的治疗室进行,过程费时费力,人工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能够为在病人卧床期间提供四肢肌力恢复活动帮助以及关节恢复活动帮助的悬吊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座架以及悬吊杆架,所述底座架上设置有轴梁架,两个所述悬吊杆架交叉铰接在所述轴梁架上,所述悬吊杆架的顶部设置有悬吊套,所述悬吊杆架的底部通过卡设装置卡设在所述底座架上,所述底座架上还设置有托承架,所述托承架置于所述悬吊套的下方。所述底座架包括两组对应设置的三角腿架,所述轴梁的两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架以及悬吊杆架(2),所述底座架上设置有轴梁架(3),两个所述悬吊杆架(2)交叉铰接在所述轴梁架(3)上,所述悬吊杆架(2)的顶部设置有悬吊套,所述悬吊杆架(2)的底部通过卡设装置卡设在所述底座架上,所述底座架上还设置有托承架(5),所述托承架(5)置于所述悬吊套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架以及悬吊杆架(2),所述底座架上设置有轴梁架(3),两个所述悬吊杆架(2)交叉铰接在所述轴梁架(3)上,所述悬吊杆架(2)的顶部设置有悬吊套,所述悬吊杆架(2)的底部通过卡设装置卡设在所述底座架上,所述底座架上还设置有托承架(5),所述托承架(5)置于所述悬吊套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架包括两组对应设置的三角腿架(11),所述轴梁架(3)的两个架脚分别固定连接设置在两组所述三角腿架(11)的顶角处,两个所述悬吊杆架(2)交叉铰接在两个所述架脚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托承架(5)分别对应设置在两组所述三角腿架(11)的斜脚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四肢肌力恢复训练的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设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三角腿架(11)上的卡板(61)以及活动适配插置在所述悬吊杆架(2)底部的卡销(62),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先旺,吴双萍,黄月秋,石颖花,蓝宁路,陶凤兰,
申请(专利权)人:赵先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