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6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下肢锻炼模块、和下肢锻炼模块联动设置的上肢锻炼模块、设置在底架一端部的配重模块以及设置在底架另一端部的座椅模块;其中,配重模块能够对下肢锻炼模块和上肢锻炼模块施加一活动阻力,以达到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本申请能够通过调整座椅模块来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能够通过使用者施力于手把和踏板进行四肢伸展康复训练;能够通过配重块的用量来调整训练强度;能够通过上肢牵动下肢进行随动训练;且能够在卷收器的作用下防止承重板急速下降,避免发生意外。本申请能够对患者进行肢体强度康复训练、四肢协调性训练以及下肢被动康复训练,具有积极的康复训练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肢体外伤的患者逐年增加,并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通过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进行刺激,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康复手段。现有技术中,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利用一些康复训练器械在家中自行完成肢体的康复训练,在节省康复费用的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康复训练强度。但是现有的康复训练器械具有训练方式的局限性,其不能够同步地对四肢进行训练,也不能够通过上肢对下肢进行被动康复训练;如何弥补这一康复训练领域的空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设置在底架上的下肢锻炼模块、和下肢锻炼模块联动设置的上肢锻炼模块、设置在底架一端部的配重模块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底架另一端部的座椅模块;<br>其中,配重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架(1)、设置在所述底架(1)上的下肢锻炼模块(2)、和所述下肢锻炼模块(2)联动设置的上肢锻炼模块(3)、设置在所述底架(1)一端部的配重模块(4)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底架(1)另一端部的座椅模块(5);/n其中,所述配重模块(4)能够对所述下肢锻炼模块(2)和所述上肢锻炼模块(3)施加一活动阻力;所述下肢锻炼模块(2)包括有两个能够同步运动且踩收方向相反的踏板(211),所述上肢锻炼模块(3)包括有两个能够同步运动且中心对称式设置的手把(33);所述手把(33)能够在一单向训练周期内做出至少两次转动循环以同步匹配所述踏板(211)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架(1)、设置在所述底架(1)上的下肢锻炼模块(2)、和所述下肢锻炼模块(2)联动设置的上肢锻炼模块(3)、设置在所述底架(1)一端部的配重模块(4)以及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底架(1)另一端部的座椅模块(5);
其中,所述配重模块(4)能够对所述下肢锻炼模块(2)和所述上肢锻炼模块(3)施加一活动阻力;所述下肢锻炼模块(2)包括有两个能够同步运动且踩收方向相反的踏板(211),所述上肢锻炼模块(3)包括有两个能够同步运动且中心对称式设置的手把(33);所述手把(33)能够在一单向训练周期内做出至少两次转动循环以同步匹配所述踏板(211)做出的同次数踩收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锻炼模块(2)还包括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架(1)两侧的踩踏构件;所述踩踏构件包括
第一连杆(21),其摆动式连接在所述底架(1)上;
第二连杆(22),其转动式连接在所述底架(1)上;以及
第三连杆(23),其一端部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21)上,其另一端部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杆(22)上;
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2)间固定有一同步连杆(20);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的摆动向相反设置;两个所述踏板(211)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锻炼模块(3)还包括
一上肢锻炼轮盘(31),其通过轮盘支架(11)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底架(1)的顶部;和
两个中心对称式设置的曲柄(32),其固定在所述上肢锻炼轮盘(31)的旋转轴上;
其中,两个所述手把(33)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曲柄(32)上;
所述同步连杆(20)上固定有一同步轮盘(200),其和所述上肢锻炼轮盘(31)间连接有一同步带(3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轮盘(200)和所述上肢锻炼轮盘(31)的轮径尺寸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联动式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模块(4)包括
两个对立设置的配重支撑架(41),其固定在所述底架(1)的一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李宇卫李红卫刘锦涛段星星陈金飞陆祯谢易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中医医院永康国科康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