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健身器材,包括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机构,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把手,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底部前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止动卡块,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通过磁性机构固定连接;通过设计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连接位置的磁性机构,实现了对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的吸附固定,便捷了对此类小型健身器材的收纳储存,同时通过止动卡块和辅助滚轮的配合使用,极大的增加了装置本身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健身器材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方面的需求,各种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各种健身器材也应运而生。繁重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使得大多数人没有固定时间去健身房进行系统锻炼,只能买健身器材在家里锻炼,常见的家用小型健身器材有握力器、跳绳、角力器、拉力器、健腹轮、健身套、踏步机、俯卧撑、美腿器、夹腿器等,利用这些小型健身器材,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锻炼。现有的小型健身器材功能较为单一,且多是仅能设计为一种运动的辅助用具,从而导致各种小型健身器材占据极大的储存空间,极其不便进行收纳和储存,给使用者造成极大困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型健身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健身器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小型健身器材功能较为单一,且极其不便进行收纳储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健身器材,包括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机构,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把手,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底部前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止动卡块,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通过磁性机构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磁性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一侧的引磁卡块,以及对应开设在第一健身盘主体另一侧的磁性金属套槽,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为相同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内侧的配重块,其中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锁紧螺杆,且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对应锁紧螺杆的贴合位置处配合开设有限位槽,其中所述锁紧螺杆贯穿第一健身盘主体的底部并插设到限位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通过第一健身盘主体上的引磁卡块插设吸附在第二健身盘主体上的磁性金属套槽内实现对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的吸附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和引磁卡块通过轴杆转动连接,且所述轴杆的外侧套装有复位扭簧,且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引磁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健身盘主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把手的中部手持位置处紧密套装有防滑胶套。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计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连接位置的磁性机构,实现了对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的吸附固定,便捷了对此类小型健身器材的收纳储存,同时通过止动卡块和辅助滚轮的配合使用,极大的增加了装置本身的功能性。2、通过设计添加在第一健身盘主体内侧的配重机构,实现了对第一健身盘主体的配重处理,为装置增加了哑铃功能,且通过设计添加在第一健身盘主体上的锁紧螺杆,极大的增加了配重块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健身盘主体和第二健身盘主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健身盘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健身盘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健身盘主体;2、第二健身盘主体;3、固定把手;4、配重块;5、引磁卡块;6、止动卡块;7、锁紧螺杆;8、辅助滚轮;9、磁性金属套槽;10、防滑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健身器材,包括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机构,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把手3,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8,且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前端位置处一体式固定安装有止动卡块6,且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通过磁性机构固定连接,其中磁性机构包括通过轴杆转动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一侧的引磁卡块5,以及对应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另一侧的磁性金属套槽9,且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为相同结构,通过设计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连接位置的磁性机构,实现了对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的吸附固定,便捷了对此类小型健身器材的收纳储存,同时通过止动卡块6和辅助滚轮8的配合使用,极大的增加了装置本身的功能性。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配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内侧的配重块4,其中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多个锁紧螺杆7,且配重块4的底部对应锁紧螺杆7的贴合位置处配合开设有限位槽,其中锁紧螺杆7贯穿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并插设到限位槽内,通过设计添加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内侧的配重机构,实现了对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配重处理,为装置增加了哑铃功能,且通过设计添加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上的锁紧螺杆7,极大的增加了配重块4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通过第一健身盘主体1上的引磁卡块5插设吸附在第二健身盘主体2上的磁性金属套槽9内实现对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的吸附固定。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引磁卡块5通过轴杆转动连接,且轴杆的外侧套装有复位扭簧,且复位扭簧的一端与引磁卡块5固定连接,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健身盘主体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固定把手3的中部手持位置处紧密套装有防滑胶套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此类小型健身器材在使用时,可单独最为哑铃使用,往第一健身盘主体1内侧填充配重块4,并通过锁紧螺杆7旋合贯穿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与配重块4上的限位槽卡合,实现对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配重处理,以此可直接作为哑铃使用,同时在需要将此类小型健身器材作为俯卧撑辅助器具使用时,将手持固定把手3上靠近止动卡块6的一侧,并通过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的配合使用,实现对俯卧撑运动人员的辅助支撑,同时通过设计添加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底部的辅助滚轮8,以及第一健身盘主体1上远离止动卡块6的坡面设计,实现了单个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独立使用,此种形态可以实现腹肌轮的功能使用,在需要对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进行组合收纳时,将第二健身盘主体2上的引磁卡块5翻转出来,并插置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健身器材,包括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机构,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把手(3),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8),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前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止动卡块(6),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通过磁性机构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磁性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一侧的引磁卡块(5),以及对应开设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另一侧的磁性金属套槽(9),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为相同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健身器材,包括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配重机构,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把手(3),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辅助滚轮(8),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前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止动卡块(6),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通过磁性机构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磁性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一侧的引磁卡块(5),以及对应开设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另一侧的磁性金属套槽(9),且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和第二健身盘主体(2)为相同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健身盘主体(1)内侧的配重块(4),其中所述第一健身盘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锁紧螺杆(7),且所述配重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剑平,王长义,徐珊,陈洪恩,戴舒红,方瑶,陈嘉兴,黄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