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辉耀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84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夹持块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内部插接有左鼻孔进氧管,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内部插接有右鼻孔进氧管,所述左鼻孔进氧管和右鼻孔进氧管的一端均延伸至面罩本体的内部。该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通过将面罩本体内部的左鼻孔进氧管和右鼻孔进氧管插入患者的两个鼻孔的内部,将嘴部进氧管插入患者的口腔内部,使得氧气直接分别进入患者的鼻腔和口腔,使得患者在吸氧时吸氧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
技术介绍
氧气面罩提供了一个可以把呼吸需要的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方法,主要有医用氧气面罩、航空氧气面罩以及航空乘客使用的氧气面罩等种类,对于治疗疾病、保护乘客及飞行员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由塑料,有机硅,或橡胶制成。目前现有的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通常采用氧气管与氧气面罩进行连接,患者佩戴上氧气面罩之后,将氧气送入面罩的内部,患者来对面罩内部的氧气进行吸氧,但是患者是通过口腔和鼻腔来进行吸氧,当患者病情危急时,呼吸的频率将会降低,通过呼入氧气面罩内部的氧气则影响患者吸氧的效率,从而存在着吸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病情危急时吸氧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夹持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2),所述第一夹持块(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气孔(3),所述第一夹持块(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气孔(4),所述第一进气孔(3)的内部插接有左鼻孔进氧管(5),所述第二进气孔(4)的内部插接有右鼻孔进氧管(6),所述左鼻孔进氧管(5)和右鼻孔进氧管(6)的一端均延伸至面罩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夹持块(2)靠近左鼻孔进氧管(5)和右鼻孔进氧管(6)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限位板(7),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7)延伸至面罩本体(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2),所述第一夹持块(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气孔(3),所述第一夹持块(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进气孔(4),所述第一进气孔(3)的内部插接有左鼻孔进氧管(5),所述第二进气孔(4)的内部插接有右鼻孔进氧管(6),所述左鼻孔进氧管(5)和右鼻孔进氧管(6)的一端均延伸至面罩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夹持块(2)靠近左鼻孔进氧管(5)和右鼻孔进氧管(6)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限位板(7),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板(7)延伸至面罩本体(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治疗用氧气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8),所述第二夹持块(8)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进气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辉耀夏琼
申请(专利权)人:施辉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