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47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涉及中医领域,包括雾化器以及一端与雾化器出口连接的气管;雾化罩以及与雾化罩的进口位置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固定块内设有与雾化罩进口连通的穿孔,气管的另一端与穿孔连接;支腿及位于固定块内部的调节部,在固定块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腿,支腿的一端通过调节部与固定块连接,调节部用于调节支腿之间的距离,支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耳根配合的环形勾脚,使用时,通过调节部调节支腿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适应使用者的面部宽度,调节完成后,将雾化罩罩住鼻孔处,同时在罩住鼻孔处的同时将环形勾角勾住耳根部,可以将雾化罩通过支腿稳定在鼻孔处,使用者的手将会被解放,尽可能小的影响病人的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但是,中药的强烈刺激的味道使得大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除非一些必须进行服用治疗的患者,而为了增加治疗的效果,比如感冒、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疾病,患者可用鼻吸的方式,吸入雾化气体,直接进入肺部并进入血夜循环,提高了药物的有效利用率,避免在经过肠道吸收导致见效慢的弊端,从而实现无痛苦且迅速的治疗,而雾化器则可使液体转化为雾化状态,实现上述功能。申请人发现:在使用雾化器时,病人需要至少一只手将雾化罩固定在鼻孔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人的手将会被限制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雾化器时,病人需要至少一只手将雾化罩固定在鼻孔处,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人的手将会被限制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一端与雾化器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雾化器(1)以及一端与雾化器(1)出口连接的气管(5);/n雾化罩(2)以及与雾化罩(2)的进口位置固定连接的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内设有与雾化罩(2)进口连通的穿孔(4),所述气管(5)的另一端与穿孔(4)连接;/n支腿(6)及位于固定块(3)内部的调节部(7),在所述固定块(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的支腿(6),所述支腿(6)的一端通过调节部(7)与固定块(3)连接,所述调节部(7)用于调节支腿(6)之间的距离,所述支腿(6)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耳根配合的环形勾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器(1)以及一端与雾化器(1)出口连接的气管(5);
雾化罩(2)以及与雾化罩(2)的进口位置固定连接的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内设有与雾化罩(2)进口连通的穿孔(4),所述气管(5)的另一端与穿孔(4)连接;
支腿(6)及位于固定块(3)内部的调节部(7),在所述固定块(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的支腿(6),所述支腿(6)的一端通过调节部(7)与固定块(3)连接,所述调节部(7)用于调节支腿(6)之间的距离,所述支腿(6)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耳根配合的环形勾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7)包括螺柱(72)、限位块(77)和转动块(78),所述固定块(3)左右两侧内对称设有螺纹孔(71),所述螺柱(72)与螺纹孔(71)螺纹连接,在螺柱(72)延伸至螺纹孔(71)外部的部分固定有所述的限位块(77),且该部分还与所述的转动块(78)螺纹连接,所述支腿(6)的一端通过转孔(8)套接于螺柱(72),且支腿(6)位于限位块(77)和转动块(7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螺柱(72)位于螺纹孔(71)部分的端设有驱动槽(9),用于在调节支腿(6)之间的距离时,通过与驱动槽(9)匹配的起子驱动螺柱(7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73)和矩形杆(75),两个所述螺纹孔(7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碧琛何宜荣易亚乔喻嵘吴若霞雎世聪肖碧跃苏联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