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84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具体涉及皮肤固定领域,包括横置底座,横置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皮肤固定机构;皮肤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型铰接座,连接型铰接座的底部分别铰接有第一弧面脚板与第二弧面脚板,连接型铰接座的顶部分别铰接有第一弧面压板与第二弧面压板,第一弧面脚板与第一弧面压板均贯穿连接型铰接座固定连接,第二弧面脚板与第二弧面压板均贯穿连接型铰接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皮肤固定机构,连接型铰接座的底部分别铰接有第一弧面脚板与第二弧面脚板,第二弧面脚板与第二弧面压板均贯穿连接型铰接座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固定患者肢体皮肤进行静脉穿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皮肤固定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
技术介绍
静脉注射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在操作时,将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排尽空气,选择合适静脉,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治疗巾或纸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紧止血带,用2%碘酊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酒精脱碘,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穿刺时,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呈35度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在行静脉穿刺时,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皮肤松弛,护士一人操作时不便于将皮肤完全撑开固定,往往导致一针穿刺成功率下降,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包括横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皮肤固定机构(2);/n所述皮肤固定机构(2)包括连接型铰接座(21),所述连接型铰接座(21)的底部分别铰接有第一弧面脚板(22)与第二弧面脚板(23),所述连接型铰接座(21)的顶部分别铰接有第一弧面压板(24)与第二弧面压板(25),所述第一弧面脚板(22)与第一弧面压板(24)均贯穿连接型铰接座(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面脚板(23)与第二弧面压板(25)均贯穿连接型铰接座(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型铰接座(21)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扭簧(26),所述支撑扭簧(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面脚板(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包括横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置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皮肤固定机构(2);
所述皮肤固定机构(2)包括连接型铰接座(21),所述连接型铰接座(21)的底部分别铰接有第一弧面脚板(22)与第二弧面脚板(23),所述连接型铰接座(21)的顶部分别铰接有第一弧面压板(24)与第二弧面压板(25),所述第一弧面脚板(22)与第一弧面压板(24)均贯穿连接型铰接座(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面脚板(23)与第二弧面压板(25)均贯穿连接型铰接座(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型铰接座(21)的内部插接有支撑扭簧(26),所述支撑扭簧(2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面脚板(22)与第二弧面脚板(23)焊接,所述第一弧面压板(24)与第二弧面压板(25)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柱状压块(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压板(24)与第二弧面压板(25)均关于连接型铰接座(21)竖直向中心线呈镜像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皮肤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压板(24)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盈颜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