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端设有U形槽,且所述U形槽与主杆紧密焊接,该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制造成本比较低,结构设计比较合理,质量与体积比较小,便于该输液架的安装与使用,该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可以依据手术要求分档调整输液架的高度,输液架可以安装在影像显示器的扶手上,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遮挡医生视线,方便医生直接观察影像,提高了医生手术时的舒适度和治疗准确率,U形槽内壁的胶垫可以增加U形槽与影像显示器扶手的摩擦力,提高该输液架的稳定性,旋转器能够调节次杆的角度,增加了该输液架的工作范围,防有利于此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在市场上的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输液架
,具体为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
技术介绍
介入放射学是近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骨科、泌尿、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病症(各种癌症、心血管疾病),介入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合并症少、见效快,它是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非外科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目前,介入治疗临床仍然采用医院普遍使用的输液架,将其固定在导管床上,输液架主要作用是悬挂治疗或营养液给患者输注液体;另一个作用是固定压力传感器。但现有的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制造成本比较高,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整体体积与质量比较大,不便于现有输液架的安装与使用,现有的输液架由于高度过高,同时还会随着导管床进行移动,治疗医生面前的屏幕不会随之移动,无法满足临床压力传感器必须与心脏平行的要求,同时当输液架移动时,悬挂的液体正好置于显示屏与医生之间位置,会阻挡医生观察影像的视线,大大降低了现有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的市场竞争力,减小了现有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在市场上的流通。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制造成本比较高,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整体体积与质量比较大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上端设有U形槽,且所述U形槽与主杆紧密焊接,所述U形槽前端设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与U形槽活动连接,所述主杆下端设有三口接头,且所述三口接头嵌套设置在主杆上,所述三口接头侧面设有次杆,且所述次杆与三口接头嵌套连接,所述次杆右端设有双口接头,且所述双口接头嵌套设置在次杆上,所述双口接头下端设有套杆,且所述套杆与双口接头嵌套连接,所述套杆外壁设有套筒,且所述套筒嵌套设置在套杆上,所述套杆外壁左侧设有安装块,且所述安装块与套杆紧密焊接,所述安装块左侧设有按钮,且所述按钮与安装块活动连接,所述套筒前端设有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开孔于套杆,所述套筒底部设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与套筒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挂钩,且所述挂钩与安装板紧密焊接。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内壁设有胶垫,且所述胶垫与U形槽通过强力胶粘合。进一步的,所述主杆中间位置设有旋转器,且所述旋转器与主杆紧密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次杆外壁左端上侧面设有防落栓,所述防落栓与次杆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内部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与按钮嵌套连接。进一步的,所守护挂钩末端设有钩帽,且所述钩帽嵌套设置在挂钩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制造成本比较低,结构设计比较合理,质量与体积比较小,便于该输液架的安装与使用,该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可以依据手术要求分档调整输液架的高度,输液架可以安装在影像显示器的扶手上,在手术过程中不会遮挡医生视线,方便医生直接观察影像,提高了医生手术时的舒适度和治疗准确率,U形槽内壁的胶垫可以增加U形槽与影像显示器扶手的摩擦力,提高该输液架的稳定性,旋转器能够调节次杆的角度,增加了该输液架的工作范围,防落栓可以防止在调解次杆长度时,由于用力过猛而造成次杆的脱落,增加了该输液架的安全性,套筒与套杆的设定可以方便医生调节输液的高度,大大增加了此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此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在市场上的流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输液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套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套筒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杆;2-U形槽;3-胶垫;4-固定栓;5-旋转器;6-双口接头;7-套杆;8-套筒;9-三口接头;10-次杆;11-防落栓;12-安装块;13-按钮;14-弹簧;15-定位孔;16-安装板;17-钩帽;18-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主杆1,所述主杆1上端设有U形槽2,且所述U形槽2与主杆1紧密焊接,所述U形槽2前端设有固定螺栓4,且所述固定螺栓4与U形槽2活动连接,所述主杆1下端设有三口接头9,且所述三口接头9嵌套设置在主杆1上,所述三口接头9侧面设有次杆10,且所述次杆10与三口接头9嵌套连接,所述次杆10右端设有双口接头6,且所述双口接头6嵌套设置在次杆10上,所述双口接头6下端设有套杆7,且所述套杆7与双口接头6嵌套连接,所述套杆7外壁设有套筒8,且所述套筒8嵌套设置在套杆7上,所述套杆7外壁左侧设有安装块12,且所述安装块12与套杆7紧密焊接,所述安装块12左侧设有按钮13,且所述按钮13与安装块12活动连接,所述套筒8前端设有定位孔15,且所述定位孔15开孔于套杆8,所述套筒8底部设有安装板16,且所述安装板16与套筒8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6底部设有挂钩18,且所述挂钩18与安装板16紧密焊接。进一步的,所述U形槽2内壁设有胶垫3,且所述胶垫3与U形槽2通过强力胶粘合,所述胶垫3可以增加U形槽2与影像显示器扶手的摩擦力,提高该输液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主杆1中间位置设有旋转器5,且所述旋转器5与主杆1紧密焊接,所述旋转器5能够调节次杆10的角度,增加了该输液架的工作范围。进一步的,所述次杆10外壁左端上侧面设有防落栓11,所述防落栓11与次杆10活动连接,所述防落栓11可以防止在调解次杆10长度时,由于用力过猛而造成次杆10的脱落,增加了该输液架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按钮13内部设有弹簧14,且所述弹簧14与按钮13嵌套连接,所述弹簧14能够将按下的按钮13复位,从而将套杆7与套筒8卡住,简便了该输液架的操作性。进一步的,所守护挂钩18末端设有钩帽17,且所述钩帽17嵌套设置在挂钩18上,所述钩帽17能够防止挂钩18末端对医生的伤害,增加了该输液架的安全性。工作原理:首先,将次杆10插入三口接头9中,再将防落栓11安装在次杆10上,将U形槽2与影像显示器扶手相连接,拧紧固定螺栓4,将U形槽2与影像显示器扶手固定住,胶垫3会增加U形槽2与影像显示器扶手自家的摩擦力,从而增加输液架的稳定性,先通过转动旋转器5调节次杆的角度,然后按下按钮13调节次杆10的长度,使挂钩18处于一个良好的角度,按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上端设有U形槽(2),且所述U形槽(2)与主杆(1)紧密焊接,所述U形槽(2)前端设有固定螺栓(4),且所述固定螺栓(4)与U形槽(2)活动连接,所述主杆(1)下端设有三口接头(9),且所述三口接头(9)嵌套设置在主杆(1)上,所述三口接头(9)侧面设有次杆(10),且所述次杆(10)与三口接头(9)嵌套连接,所述次杆(10)右端设有双口接头(6),且所述双口接头(6)嵌套设置在次杆(10)上,所述双口接头(6)下端设有套杆(7),且所述套杆(7)与双口接头(6)嵌套连接,所述套杆(7)外壁设有套筒(8),且所述套筒(8)嵌套设置在套杆(7)上,所述套杆(7)外壁左侧设有安装块(12),且所述安装块(12)与套杆(7)紧密焊接,所述安装块(12)左侧设有按钮(13),且所述按钮(13)与安装块(12)活动连接,所述套筒(8)前端设有定位孔(15),且所述定位孔(15)开孔于套杆(7),所述套筒(8)底部设有安装板(16),且所述安装板(16)与套筒(8)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6)底部设有挂钩(18),且所述挂钩(18)与安装板(16)紧密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室使用的输液架,包括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上端设有U形槽(2),且所述U形槽(2)与主杆(1)紧密焊接,所述U形槽(2)前端设有固定螺栓(4),且所述固定螺栓(4)与U形槽(2)活动连接,所述主杆(1)下端设有三口接头(9),且所述三口接头(9)嵌套设置在主杆(1)上,所述三口接头(9)侧面设有次杆(10),且所述次杆(10)与三口接头(9)嵌套连接,所述次杆(10)右端设有双口接头(6),且所述双口接头(6)嵌套设置在次杆(10)上,所述双口接头(6)下端设有套杆(7),且所述套杆(7)与双口接头(6)嵌套连接,所述套杆(7)外壁设有套筒(8),且所述套筒(8)嵌套设置在套杆(7)上,所述套杆(7)外壁左侧设有安装块(12),且所述安装块(12)与套杆(7)紧密焊接,所述安装块(12)左侧设有按钮(13),且所述按钮(13)与安装块(12)活动连接,所述套筒(8)前端设有定位孔(15),且所述定位孔(15)开孔于套杆(7),所述套筒(8)底部设有安装板(16),且所述安装板(16)与套筒(8)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希斌,
申请(专利权)人:陈希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