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诊疗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823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医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医诊疗桌,包括固定面板和挡板,所述固定面板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圈,且衔接圈的左右两端下方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调节螺母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所述挡板的右端前方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前端设置有活动门,所述固定面板的后端上方设置有限位条,所述活动翻板的上方设置有衔接座,所述活动翻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轴。该中医诊疗桌,与现有的普通诊疗桌相比,增加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使用性能,改良后的设备不仅具有存储能力,还可以对手枕进行收纳、消毒操作,尽可能的避免交叉感染,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诊疗桌
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中医诊疗桌。
技术介绍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而诊疗桌是中医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现有的诊疗桌内外部结构均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能明显不足,传统的诊疗桌功能性较为单一,而中医诊疗过程中手枕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人直接接触,容易发生交叉传染的情况,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诊疗桌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诊疗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的诊疗桌内外部结构均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能明显不足,传统的诊疗桌功能性较为单一,而中医诊疗过程中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诊疗桌,包括固定面板(1)和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板(1)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圈(2),且衔接圈(2)的左右两端下方均设置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下端设置有调节螺母(5),所述调节螺母(5)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6),且螺纹柱(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脚(7),所述挡板(8)的右端前方设置有收纳箱(9),且挡板(8)位于衔接圈(2)的后端下方,所述收纳箱(9)的前端设置有活动门(10),所述固定面板(1)的后端上方设置有限位条(11),且固定面板(1)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活动翻板(14),所述活动翻板(14)的上方设置有衔接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诊疗桌,包括固定面板(1)和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板(1)的下方设置有衔接圈(2),且衔接圈(2)的左右两端下方均设置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下方均设置有支撑柱(4),且支撑柱(4)的下端设置有调节螺母(5),所述调节螺母(5)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柱(6),且螺纹柱(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脚(7),所述挡板(8)的右端前方设置有收纳箱(9),且挡板(8)位于衔接圈(2)的后端下方,所述收纳箱(9)的前端设置有活动门(10),所述固定面板(1)的后端上方设置有限位条(11),且固定面板(1)的左端内部设置有活动翻板(14),所述活动翻板(14)的上方设置有衔接座(13),且衔接座(13)的上方设置有手枕(12),所述活动翻板(14)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转轴(15),且转轴(1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16),所述定位块(16)远离活动翻板(14)的一侧均设置有压力弹簧(17),所述活动翻板(14)的下方设置有密封箱(18),且密封箱(18)的左右两端内部均安装有连接螺丝(20),所述密封箱(18)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紫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梅赵凤英徐艳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