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两侧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有支撑器本体,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上端与支撑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底座的右侧嵌有控制电动推杆的按钮,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上端设有棉垫,所述弧形槽的上端开设有透气孔。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和按钮,利用按钮控制电动推杆进行工作,电动推杆推动支撑器进行上移或者下移,方便了对支撑器本体和患者头部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医生进行手术时便于将患者的头部调节至适合手术高度的位置,降低了医生手术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
技术介绍
在医疗科中,耳鼻咽喉科是一个重要的科室,它主要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在耳鼻喉科的临床手术中,由于手术范围较小,医生需要将患病者的头部摆放至最佳的角度,以便于临床手术的进行。但是,传统手术支撑装置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头部支撑,而且也不能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大大增加了耳鼻喉科的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具备便于对头部进行支撑等优点,解决了原有装置增加了耳鼻喉科的手术难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便于对头部进行支撑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两侧通过连接杆活动连接有支撑器本体,所述装置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上端与支撑器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底座的右侧嵌有控制电动推杆的按钮,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上端设有棉垫,所述弧形槽的上端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通气腔,且透气孔与通气腔相连通,所述通气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气机构,所述装置底座的内部设有用于给电动推杆和通气机构供电的蓄电池,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上端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的底部设有定位机构,所述连接板的上半部侧壁均开设有连接口,所述支撑器本体上端左侧的连接板内部通过连接口绑接有固定带,且固定带的端部贯穿支撑器本体上端右侧的连接板内部的连接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下端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且连接杆伸入支撑器本体的内部与导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气机构包括通气扇,所述支撑器本体的左侧设有用于控制通气扇的开关,且通气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弹簧限位钮和限位孔,所述弹簧限位钮设在连接板的底部,所述限位孔开设在支撑器本体的上半部两侧,且限位孔开设有多个,且弹簧限位钮与限位孔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器本体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滑道,且连接板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道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设有魔术贴公面,所述固定带的外侧设有魔术贴母面,且固定带的一端贯穿支撑器本体上端右侧的连接板内部的连接口与魔术贴母面粘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和按钮,利用按钮控制电动推杆进行工作,电动推杆推动支撑器进行上移或者下移,方便了对支撑器本体和患者头部的高度进行调节,在医生进行手术时便于将患者的头部调节至适合手术高度的位置,降低了医生手术的难度。2、该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通过设置连接板、定位机构和固定带,利用连接板上端的固定带穿过支撑器本体上端另一侧连接板侧部的连接口,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手术时头部产生移动而影响手术,对病人的手术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3、该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通过设置通气腔、通气机构,透气孔和棉垫,利用通气机构中的通气扇进行工作,将气流吹入通气腔内部,气流通过透气孔进入棉垫内,在患者头部枕在支撑器本体上端时,加强了棉垫的通气性,避免了患者在手术时头部产生汗液感染伤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图中:1、装置底座;2、连接杆;3、支撑器本体;4、电动推杆;5、按钮;6、弧形槽;7、棉垫;8、透气孔;9、通气腔;10、通气机构;101、通气扇;102、开关;11、蓄电池;12、连接板;13、定位机构;131、弹簧限位钮;132、限位孔;14、连接口;15、固定带;16、导向槽;17、滑道;18、魔术贴公面;19、魔术贴母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包括装置底座1,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两侧通过连接杆2活动连接有支撑器本体3,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型号为DTIA500,且电动推杆4的上端与支撑器本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底座1的右侧嵌有控制电动推杆4的按钮5,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上端设有棉垫7,所述弧形槽6的上端开设有透气孔8,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通气腔9,且透气孔8与通气腔9相连通,所述通气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气机构10,所述装置底座1的内部设有用于给电动推杆4和通气机构10供电的蓄电池11,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上端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的底部设有定位机构13,所述连接板12的上半部侧壁均开设有连接口14,所述支撑器本体3上端左侧的连接板12内部通过连接口14绑接有固定带15,且固定带15的端部贯穿支撑器本体3上端右侧的连接板12内部的连接口14。具体的,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下端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6,且连接杆2伸入支撑器本体3的内部与导向槽16滑动连接,装置底座1上端两侧的连接杆2和导向槽16滑动连接,提高了支撑器本体3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通气机构10包括通气扇101,通气扇101型号为FS12038,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左侧设有用于控制通气扇101的开关102,且通气扇101与蓄电池11电性连接,通过开关102控制通气机构10中的通气扇101进行工作,将气流吹入通气腔9内部,气流通过透气孔8进入棉垫7内,加强了棉垫7的通气性。具体的,所述定位机构13包括弹簧限位钮131和限位孔132,所述弹簧限位钮131设在连接板12的底部,所述限位孔132开设在支撑器本体3的上半部两侧,且限位孔132开设有多个,且弹簧限位钮131与限位孔132活动连接,通过定位机构13中的弹簧限位钮131与限位孔132销接进行定位,有利于对连接板12进行固定。具体的,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滑道17,且连接板12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滑道17的内部,连接板12在滑道17的内部滑动,有利于调节固定带15固定的位置。具体的,所述固定带15的一端固定设有魔术贴公面18,所述固定带1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两侧通过连接杆(2)活动连接有支撑器本体(3),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且电动推杆(4)的上端与支撑器本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底座(1)的右侧嵌有控制电动推杆(4)的按钮(5),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上端设有棉垫(7),所述弧形槽(6)的上端开设有透气孔(8),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通气腔(9),且透气孔(8)与通气腔(9)相连通,所述通气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气机构(10),所述装置底座(1)的内部设有用于给电动推杆(4)和通气机构(10)供电的蓄电池(11),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上端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的底部设有定位机构(13),所述连接板(12)的上半部侧壁均开设有连接口(14),所述支撑器本体(3)上端左侧的连接板(12)内部通过连接口(14)绑接有固定带(15),且固定带(15)的端部贯穿支撑器本体(3)上端右侧的连接板(12)内部的连接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包括装置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两侧通过连接杆(2)活动连接有支撑器本体(3),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且电动推杆(4)的上端与支撑器本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底座(1)的右侧嵌有控制电动推杆(4)的按钮(5),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上端开设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上端设有棉垫(7),所述弧形槽(6)的上端开设有透气孔(8),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通气腔(9),且透气孔(8)与通气腔(9)相连通,所述通气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通气机构(10),所述装置底座(1)的内部设有用于给电动推杆(4)和通气机构(10)供电的蓄电池(11),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上端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的底部设有定位机构(13),所述连接板(12)的上半部侧壁均开设有连接口(14),所述支撑器本体(3)上端左侧的连接板(12)内部通过连接口(14)绑接有固定带(15),且固定带(15)的端部贯穿支撑器本体(3)上端右侧的连接板(12)内部的连接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鼻喉科临床手术用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器本体(3)的下端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16),且连接杆(2)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军,陶丹丹,胡亚娟,辜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