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本体、夹套;其中,手术刀本体包括:柄体、刀体、传动机构、扳机;柄体为内部中空的手枪状,柄体设置一端为出口端,另一端为手柄端;刀体一端装设于柄体出口端,刀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扳机装设于手柄弯曲部分处;传动机构装设于手柄与扳机之间,且传动机构整体设置于手柄内部。夹套套装于刀体自由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分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刀
本技术涉及外科手术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术刀。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创医疗以其造成的疼痛感小、创口小、疤痕细小、手术中出血量少、身体恢复快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医生与病人的欢迎。在微创医疗手术中,超声外科器械应用广泛。但是,超声外科器械中的零部件太多,且其重量比较重,在手持、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医生手部疲劳感,会对手术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微创手术的外科器械具有结构复杂、分量太重、使用不便、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分量轻、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手术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本体、夹套;其中,手术刀本体包括:柄体、刀体、传动机构、扳机;柄体为内部中空的手枪状,柄体设置一端为出口端,另一端为手柄端;刀体一端水平装设于柄体出口端,刀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扳机装设于柄体弯曲部分处外侧;传动机构装设于手柄与扳机之间、柄体与刀体之间,且传动机构整体设置于手柄内部。夹套套装于刀体自由端;所述扳机包括:转轴(6)、扳手(7);其中,扳手(7)为弧L型,扳手(7)短边侧顶端转动连接于转轴(6)上,转轴(6)固定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内部,扳手(7)设置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外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第一联动杆(8)、转子(11)、第二联动杆(12)、第二限位卡槽(13)、联动件(15)、推板(16)、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14)、固定套(19)、挡板(21);其中,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均为弧形形状;第一限位卡槽(10)装设于所述柄体手柄端内的下部,卡片(9)一端固定于所述扳手(7)长边侧,卡片(9)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卡片(9)自由端插接于第一限位卡槽(10)内。第二限位卡槽(13)沿着所述柄体手柄端竖直安装于所述柄体手柄内上部,转子(11)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二限位卡槽(13)内,且第二限位卡槽(13)顶端与联动件(15)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联动杆(8)一端固定于所述扳手(7)长边侧卡片(9)一端上部,第一联动杆(8)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联动杆(12)上;第二联动杆(12)一端套接于转子(11)的轴上,第二联动杆(12)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固定套(19)上,固定套(19)固定于所述柄体手柄上第一限位卡槽(10)的上方;第二联动杆(12)以倾斜方式进行装设。联动件(15)水平设置于所述柄体内上部;所述柄体内,联动件(15)前端设置有推板(16),推板(16)固定连接于拉销(4)前侧;联动件(15)前部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在所述柄体内水平装设,第一弹簧(5)一端位于拉销(4)一侧,但第一弹簧(5)一端与拉销(4)不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另一端与柄体内部固定;联动件(15)后端与第二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另一端固定于挡板(21)上,挡板(21)固定于所述柄体内后端。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术刀由手枪状柄体、刀体、扳机与传动机构组成,传动机构联接柄体、扳机与刀体,刀体安装于柄体出口端,扳机装设于柄体弯曲部分外侧。当手压扳机时,扳机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带动刀体向柄体内向或外向移动,从而完成手术操作。由此可见,本技术所述手术刀结构简单、分量较轻、成本低、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术刀本体的总体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术刀夹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术刀本体的总体组成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术刀夹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本体、夹套20;其中,手术刀本体包括:柄体、刀体、传动机构、扳机;其中,柄体为内部中空的手枪状,柄体设置一端为出口端,另一端为手柄端;刀体一端水平装设于柄体出口端,刀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扳机装设于柄体弯曲部分处外侧;传动机构装设于手柄与扳机之间、柄体与刀体之间,且传动机构整体设置于手柄内部。夹套20套装于刀体自由端。总之,本技术所述一种手术刀由手枪状柄体、刀体、扳机与传动机构组成,传动机构联接柄体、扳机与刀体,刀体安装于柄体出口端,扳机装设于柄体弯曲部分外侧。当手压扳机时,扳机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带动刀体向柄体内向或外向移动,从而完成手术操作。由此可见,本技术所述手术刀结构简单、分量较轻、成本低、使用方便。本技术中,所述刀体包括:弹性钳头1、组织垫片2、刀杆组件3;其中,刀杆组件3包括内杆17、外杆18、推板16,外杆18为中空结构;内杆17穿套于外杆18内部,套装后的内杆17与外杆18的一端固定插接于所述柄体出口端内,内杆17插接于所述柄体出口端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推板16;内杆17另一端作为自由端固定装设有弹性钳头1,外杆18另一端作为自由端固定装设有组织垫片2,组织垫片2为非弹性,弹性钳头1与组织垫片2对应组成刀具。本技术中,所述扳机包括:转轴6、扳手7;其中,扳手7为弧L型,扳手7短边侧顶端转动连接于转轴6上,转轴6固定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内部,扳手7设置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外侧。本技术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第一联动杆8、转子11、第二联动杆12、第二限位卡槽13、联动件15、推板16、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14、固定套19、挡板21;其中,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均为弧形形状。第一限位卡槽10装设于所述柄体手柄端内的下部,卡片9一端固定于扳手7长边侧,卡片9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卡片9自由端插接于第一限位卡槽10内。第二限位卡槽13沿着所述柄体手柄端竖直安装于所述柄体手柄内上部,转子11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二限位卡槽13内,且第二限位卡槽13顶端与联动件15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联动杆8一端固定于扳手7长边侧卡片9一端上部,第一联动杆8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联动杆12上;第二联动杆12一端套接于转子11的轴上,第二联动杆12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固定套19上,固定套19固定于柄体手柄上第一限位卡槽10的上方;第二联动杆12以倾斜方式进行装设。联动件15水平设置于所述柄体内上部;所述柄体内,联动件15前端设置有推板16,推板16固定连接于拉销4前侧;联动件15前部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在所述柄体内水平装设,第一弹簧5一端位于拉销4一侧,但第一弹簧5一端与拉销4不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另一端与柄体内部固定;联动件15后端与第二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另一端固定于挡板21上,挡板21固定于所述柄体内后端。实际应用中,联动件15与推板16可以为一体结构;联动件15与第二限位卡槽13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本体、夹套(20);其中,手术刀本体包括:柄体、刀体、传动机构、扳机;/n柄体为内部中空的手枪状,柄体设置一端为出口端,另一端为手柄端;刀体一端水平装设于柄体出口端,刀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扳机装设于柄体弯曲部分处外侧;传动机构装设于手柄与扳机之间、柄体与刀体之间,且传动机构整体设置于手柄内部;/n夹套(20)套装于刀体自由端;/n所述扳机包括:转轴(6)、扳手(7);其中,扳手(7)为弧L型,扳手(7)短边侧顶端转动连接于转轴(6)上,转轴(6)固定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内部,扳手(7)设置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外侧;/n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第一联动杆(8)、转子(11)、第二联动杆(12)、第二限位卡槽(13)、联动件(15)、推板(16)、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14)、固定套(19)、挡板(21);其中,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均为弧形形状;/n第一限位卡槽(10)装设于所述柄体手柄端内的下部,卡片(9)一端固定于所述扳手(7)长边侧,卡片(9)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卡片(9)自由端插接于第一限位卡槽(10)内;/n第二限位卡槽(13)沿着所述柄体手柄端竖直安装于所述柄体手柄内上部,转子(11)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二限位卡槽(13)内,且第二限位卡槽(13)顶端与联动件(15)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联动杆(8)一端固定于所述扳手(7)长边侧卡片(9)一端上部,第一联动杆(8)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联动杆(12)上;第二联动杆(12)一端套接于转子(11)的轴上,第二联动杆(12)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固定套(19)上,固定套(19)固定于所述柄体手柄上第一限位卡槽(10)的上方;第二联动杆(12)以倾斜方式进行装设;/n联动件(15)水平设置于所述柄体内上部;所述柄体内,联动件(15)前端设置有推板(16),推板(16)固定连接于拉销(4)前侧;联动件(15)前部上方还设置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在所述柄体内水平装设,第一弹簧(5)一端位于拉销(4)一侧,但第一弹簧(5)一端与拉销(4)不固定连接,第一弹簧(5)另一端与柄体内部固定;联动件(15)后端与第二弹簧(14)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另一端固定于挡板(21)上,挡板(21)固定于所述柄体内后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刀包括:手术刀本体、夹套(20);其中,手术刀本体包括:柄体、刀体、传动机构、扳机;
柄体为内部中空的手枪状,柄体设置一端为出口端,另一端为手柄端;刀体一端水平装设于柄体出口端,刀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扳机装设于柄体弯曲部分处外侧;传动机构装设于手柄与扳机之间、柄体与刀体之间,且传动机构整体设置于手柄内部;
夹套(20)套装于刀体自由端;
所述扳机包括:转轴(6)、扳手(7);其中,扳手(7)为弧L型,扳手(7)短边侧顶端转动连接于转轴(6)上,转轴(6)固定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内部,扳手(7)设置于所述柄体弯曲部分外侧;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第一联动杆(8)、转子(11)、第二联动杆(12)、第二限位卡槽(13)、联动件(15)、推板(16)、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14)、固定套(19)、挡板(21);其中,卡片(9)、第一限位卡槽(10)均为弧形形状;
第一限位卡槽(10)装设于所述柄体手柄端内的下部,卡片(9)一端固定于所述扳手(7)长边侧,卡片(9)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卡片(9)自由端插接于第一限位卡槽(10)内;
第二限位卡槽(13)沿着所述柄体手柄端竖直安装于所述柄体手柄内上部,转子(11)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二限位卡槽(13)内,且第二限位卡槽(13)顶端与联动件(15)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联动杆(8)一端固定于所述扳手(7)长边侧卡片(9)一端上部,第一联动杆(8)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联动杆(12)上;第二联动杆(12)一端套接于转子(11)的轴上,第二联动杆(12)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于固定套(19)上,固定套(19)固定于所述柄体手柄上第一限位卡槽(10)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旺,马韶萍,王蔚,徐振锋,李正阳,肖小兵,何东钰,邓柳健,杨志波,邵玺,于向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驼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