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与主机之间相铰接;角度调节装置,具有与主机底部相铰接的转向座,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主机固定或释放的角度螺栓;高度调节装置,具有固定座,固定座与所述转向座之间通过矩形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所述矩形连杆机构固定或释放的升降螺栓组;底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内部;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调节主体及显示器的高度,通过将主体及显示器调节至适当的高度,可防止操作人员长时间低头操作而造成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与劳损;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节主体向操作人员一侧的倾斜角度,以提升操作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设备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设备。
技术介绍
便携式超声设备为一种可便携的超声检测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和主机,显示器通过阻尼轴连接在主机上,阻尼轴具有力矩方向相反的两个转臂,两个转臂分别与显示器和主机连接,显示器与主机之间通过转臂仅能够实现显示器相对于主机进行角度调节,但是在使用时为了提升操作的舒适性,经常需要将主机的后侧垫高,使主机倾斜以提升操作手感,并将超声设备整体高度提升至适当高度,以防止长时间低头操作而造成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与劳损。经检索,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721551154.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医用超声设备,可通过通过把手对主机后侧进行支撑,将主机的后侧垫高,使主机向操作人员一侧倾斜,从而提升操作手感,但是其显示器高度不能调整;申请号为CN201721789380.7的中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设备搭载推车,该推车虽然能够同时满足对便携式超声设备显示器高度的调节及主机倾斜角度的调节,但是其体积较大,显然其没有便携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仅能够同时对显示器角度及主机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而且便携性良好的超声设备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同时对显示器角度及主机倾斜角度进行调节,而且便携性良好的超声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超声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与所述主机之间相铰接;角度调节装置,具有与所述主机底部相铰接的转向座,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主机固定或释放的角度螺栓;高度调节装置,具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转向座之间通过矩形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所述矩形连杆机构固定或释放的升降螺栓组;底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矩形连杆机构具有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向座的两侧,所述第三支臂与第四支臂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向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臂与第三支臂的上方,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一端均与所述转向座相铰接,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所述升降螺栓组具有第一升降螺栓,所述第一支臂及第二支臂均通过第一升降螺栓与所述转向座相铰接,所述第二支臂与所述第一升降螺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一升降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升降螺栓组具有第二升降螺栓,所述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均通过第二升降螺栓与所述转向座相铰接,所述第四支臂与所述第二升降螺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臂与所述第二升降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为顶部敞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边沿与所述主机的底部相匹配。所述底座内部的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板。所述主机的底部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与所述转向座通过所述角度螺栓相铰接,所述角度螺栓与所述转向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角度螺栓与所述转向座的另一侧螺纹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调节主机及显示器的高度,通过将主机及显示器调节至适当的高度,可防止操作人员长时间低头操作而造成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与劳损;(2)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节主机向操作人员一侧的倾斜角度,以提升操作手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和2所示,超声设备,包括:主机2;显示器1,与主机2之间相铰接;角度调节装置,具有与主机2底部相铰接的转向座5,转向座5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主机2固定或释放的角度螺栓6;高度调节装置,具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与转向座5之间通过矩形连杆机构连接,转向座5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矩形连杆机构固定或释放的升降螺栓组;底座3,固定座13固定在底座3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3用于支撑本超声设备,通过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在一定高度范围内调节主机2及显示器1的高度,通过将主机2及显示器1调节至适当的高度,可防止操作人员长时间低头操作而造成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与劳损;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调节主机2向操作人员一侧的倾斜角度,以提升操作手感。如图2和3所示,高度调节装置中,矩形连杆机构具有第一支臂9、第二支臂10、第三支臂11及第四支臂12,第一支臂9与第二支臂10对称设置在转向座5的两侧,第三支臂11与第四支臂12也对称设置在转向座5的两侧;第一支臂9与第二支臂10设置在第二支臂10与第三支臂的上方11,第一支臂9、第二支臂10、第三支臂11及第四支臂12的一端均与转向座5相铰接,第一支臂9、第二支臂10、第三支臂11及第四支臂12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座相铰接,由此,在固定座13及转向座5的两侧均形成一个矩形连杆机构,使得转向座5可以保持水平升降,对主机2及显示器1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通过升降螺栓组固定。具体的,升降螺栓组具有第一升降螺栓7,第一支臂9及第二支臂10均通过第一升降螺栓7与转向座5相铰接,第二支臂10与第一升降螺栓7转动连接,第一支臂9与第一升降螺栓7螺纹连接,拧松第一升降螺栓7时,第一支臂9及第二支臂10与转向座5之间释放,使得主机2及显示器1的高度可调,当主机2及显示器1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第一升降螺栓7,第一支臂9与第二支臂10向转向座5压紧固定,使得主机2及显示器1能够保持在调节后的高度;为了增强高度调节装置固定的稳定性,升降螺栓组还可以具有第二升降螺栓8,第三支臂11及第四支臂12均通过第二升降螺栓8与转向座5相铰接,第四支臂12与第二升降螺栓8转动连接,第三支臂11与第二升降螺栓8螺纹连接,同时拧松第一升降螺栓7及第二升降螺栓8时,第一支臂9及第二支臂10与转向座5之间释放,第三支臂11及第四支臂12与转向座5之间释放,使得主机2及显示器1的高度可调,当主机2及显示器1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第一升降螺栓7、第二升降螺栓8,第一支臂9与第二支臂10向转向座5压紧固定,第三支臂11与第四支臂12向转向座5压紧固定,使得主机2及显示器1能够保持在调节后的高度;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升降螺栓7、第二升降螺栓8在高度调节装置中用于将第一支臂9、第二支臂10、第三支臂11、第四支臂12与转向座5之间进行固定或释放的铰接轴,而不直接用于调节主机2及显示器1的高度。如图3所示,底座3为顶部敞口的空腔结构,底座3的顶部边沿与主机2的底部相匹配;限制状态下如图1所示,主机2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扣合,缩小体积,不影响其便捷性,具体的,主机2的外侧四周与底座3的外侧四周通过搭扣(图中未示出)可拆卸连接,在闲置状态下可避免主机2与底座3分离,一体性好;另外,底座3内部的固定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将底座3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n显示器,与所述主机之间相铰接;/n角度调节装置,具有与所述主机底部相铰接的转向座,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主机固定或释放的角度螺栓;/n高度调节装置,具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转向座之间通过矩形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所述矩形连杆机构固定或释放的升降螺栓组;/n底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
显示器,与所述主机之间相铰接;
角度调节装置,具有与所述主机底部相铰接的转向座,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主机固定或释放的角度螺栓;
高度调节装置,具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转向座之间通过矩形连杆机构连接,所述转向座上设置有用于将其与所述矩形连杆机构固定或释放的升降螺栓组;
底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连杆机构具有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向座的两侧,所述第三支臂与第四支臂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向座的两侧;所述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臂与第三支臂的上方,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一端均与所述转向座相铰接,所述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及第四支臂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东,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和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