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7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包括上撑开组件、下撑开组件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上撑开组件包括上撑开板,所述上撑开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上牙放置槽,所述上撑开板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上撑开板的外侧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上撑开板的内侧固定有LED灯珠;所述下撑开组件包括下撑开板,所述下撑开板的中部设有下牙放置槽;具备相应的高度调节组件,可以对撑开器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特殊使用需求,具备相应的照明设备,可以在光强较弱的环境下,通过控制开关控制LED灯珠工作为使用者提供照明,避免医疗工作者借助外在照明设备进行照明所存在的不便,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极大便利,设计更为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
技术介绍
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以外科治疗为主,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骨骼、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在口腔颌面外科的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患者张嘴,进而方便医生对患者患处的观察和治疗,然而长期张嘴很容易导致患者疲劳,因此经常借用撑开器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撑开,然而目前的撑开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方面,现有的撑开器不能进行调节,因此难以满足不同人的实用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撑开器功能过于单一,不具备照明功能,医疗工作者仍然需要借助外在照明设备才能对口腔颌面的进行观察,给医疗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具有高度可调、可提供照明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包括上撑开组件、下撑开组件和高度调节组件;所述上撑开组件包括上撑开板,所述上撑开板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上牙放置槽,所述上撑开板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上撑开板的外侧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上撑开板的内侧固定有LED灯珠;所述下撑开组件包括下撑开板,所述下撑开板的中部设有下牙放置槽;所述上撑开组件和下撑开组件之间通过高度调节组件相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LED灯珠的输入端。作为优选,所述上牙放置槽的内部设有上橡胶牙套,所述上橡胶牙套和上牙放置槽配合安装。作为优选,所述下牙放置槽的内部设有下橡胶牙套,所述下橡胶牙套和下牙放置槽配合安装。作为优选,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伸缩杆和固定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连接上撑开板的下端面中部,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固定杆的下端连接下撑开板的上端面中部,所述固定杆的圆周面偏上端设有固定组件。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有和限位滑块相对应的滑槽,所述限位滑块和滑槽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和固定杆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和固定杆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轮。有益效果在于:具备相应的高度调节组件,可以对撑开器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特殊使用需求,具备相应的照明设备,可以在光强较弱的环境下,通过控制开关控制LED灯珠工作为使用者提供照明,避免医疗工作者借助外在照明设备进行照明所存在的不便,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极大便利,设计更为人性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立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撑开组件;1、上撑开板;12、上橡胶牙套;13、上牙放置槽;14、控制开关;15、蓄电池;16、LED灯珠;2、下撑开组件;21、下撑开板;22、下牙放置槽;23、下橡胶牙套;3、高度调节组件;31、伸缩杆;32、固定杆;33、限位滑块;34、滑槽;4、固定组件;41、调节轮;42、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包括上撑开组件1、下撑开组件2和高度调节组件3;上撑开组件1包括上撑开板11,上撑开板1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上牙放置槽13,上撑开板1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5,上撑开板11的外侧固定有控制开关14,上撑开板11的内侧固定有LED灯珠16;下撑开组件2包括下撑开板21,下撑开板21的中部设有下牙放置槽22;上撑开组件1和下撑开组件2之间通过高度调节组件3相连接;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5的输出端,控制开关14的输出端电连接LED灯珠16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开关14控制LED灯珠16工作可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照明。上牙放置槽13的内部设有上橡胶牙套12,上橡胶牙套12和上牙放置槽13配合安装,通过上橡胶牙套12和上牙放置槽13配合安装可拆卸,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牙齿和上牙放置槽13的接触,避免上牙放置槽13内部容易发生的细菌滋生。下牙放置槽22的内部设有下橡胶牙套23,下橡胶牙套23和下牙放置槽22配合安装,通过下橡胶牙套23和下牙放置槽22配合安装可拆卸,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牙齿和下牙放置槽22的接触,避免下牙放置槽22内部容易发生的细菌滋生。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伸缩杆31和固定杆32,伸缩杆31的上端连接上撑开板11的下端面中部,伸缩杆31的下端连接有限位滑块33,固定杆32的下端连接下撑开板2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杆32的圆周面偏上端设有固定组件4,通过下牙放置槽22中伸缩杆31的伸出长度来控制高度调节组件3的总高度,进而对撑开器的总高度进行调节。固定杆32的内部设有和限位滑块33相对应的滑槽34,限位滑块33和滑槽34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滑块33和滑槽34滑动连接便于实现伸缩杆31的伸缩。固定组件4包括螺杆42,螺杆42的一端和固定杆32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孔和固定杆32的内部相连通,螺杆42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轮41,通过固定组件4中的螺杆42可以实现对伸缩杆31的压紧,从而对高度调节组件3的总高度进行固定,进而对撑开器的总高度进行固定。采用上述结构,使用前,拧松螺杆42,通过下牙放置槽22中伸缩杆31的伸出长度来控制高度调节组件3的总高度,进而对撑开器的总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毕后,通过固定组件4中的螺杆42可以实现对伸缩杆31的压紧,从而对高度调节组件3的总高度进行固定,进而对撑开器的总高度进行固定,在口腔内光强较弱时,通过控制开关14控制LED灯珠16工作可以对患者的口腔进行照明。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具备相应的高度调节组件3,可以对撑开器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特殊使用需求,具备相应的照明设备,可以在光强较弱的环境下,通过控制开关14控制LED灯珠16工作为使用者提供照明,避免医疗工作者借助外在照明设备进行照明所存在的不便,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极大便利,设计更为人性化。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撑开组件(1)、下撑开组件(2)和高度调节组件(3);/n所述上撑开组件(1)包括上撑开板(11),所述上撑开板(1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上牙放置槽(13),所述上撑开板(1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5),所述上撑开板(11)的外侧固定有控制开关(14),所述上撑开板(11)的内侧固定有LED灯珠(16);/n所述下撑开组件(2)包括下撑开板(21),所述下撑开板(21)的中部设有下牙放置槽(22);/n所述上撑开组件(1)和下撑开组件(2)之间通过高度调节组件(3)相连接;/n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5)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出端电连接LED灯珠(16)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撑开组件(1)、下撑开组件(2)和高度调节组件(3);
所述上撑开组件(1)包括上撑开板(11),所述上撑开板(11)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上牙放置槽(13),所述上撑开板(1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15),所述上撑开板(11)的外侧固定有控制开关(14),所述上撑开板(11)的内侧固定有LED灯珠(16);
所述下撑开组件(2)包括下撑开板(21),所述下撑开板(21)的中部设有下牙放置槽(22);
所述上撑开组件(1)和下撑开组件(2)之间通过高度调节组件(3)相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5)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出端电连接LED灯珠(16)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放置槽(13)的内部设有上橡胶牙套(12),所述上橡胶牙套(12)和上牙放置槽(13)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博陈海杨友谊覃有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