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吸尘器用毛刷结构以及吸尘器,其中,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被所述第一安装件保持,并且其前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在XY平面可摆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前端可装有刷头,后端设有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朝Z方向延伸;旋转部,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方被保持,所述旋转部的前端设有相对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偏心的联接件,所述联接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槽部内;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设置为容许所述联接件在YZ平面绕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自由回转;所述旋转部被驱动旋转时,所述联接件驱动所述第二安装件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不仅能够容易地扬起灰尘,而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用毛刷结构以及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设备
,尤其涉及吸尘器用毛刷结构以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家用真空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吸尘器腔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灰尘。吸尘器通常只能吸取散落在底板上的灰尘、废屑等,难以吸取落到花瓶、佛像等的灰尘、废屑等。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想移动花瓶、佛像等,则需要非常小心地拍打除尘器的除尘管进行除尘,而这种拍打动作,容易导致摔碎花瓶、佛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旋转掸子的结构。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通过齿轮机构联接掸子和吸尘器的叶片,当启动吸尘器时,叶片通过吸引力旋转的同时,带动掸子旋转,从而打扫并吸取灰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46294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现有的旋转掸子的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掸子高速旋转时,掸子的毛容易缠绕到一起,而如果想要降低旋转速度,则减速装置变得更加复杂。本技术针对于此,其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其不仅能够容易地扬起灰尘,而且结构简单。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了具有这种吸尘器用毛刷结构的吸尘器。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被所述第一安装件保持,并且其前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在XY平面可摆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前端可装有刷头,后端设有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朝Z方向延伸;旋转部,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方被保持,所述旋转部的前端设有相对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偏心的联接件,所述联接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槽部内;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设置为容许所述联接件在YZ平面绕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自由回转;所述旋转部被驱动旋转时,所述联接件驱动所述第二安装件摆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接件的相对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的最外侧,距离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的距离为2mm以上12mm以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端设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和所述第一槽部连通,所述第二槽部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的Z方向中部,设有第三槽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端容纳在所述第三槽部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通过气动吸力被驱动旋转,所述旋转部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片叶片。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端和所述旋转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前端和所述刷头突出于所述壳体的前端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刷头可拆卸地装到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前端。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铰接销,所述铰接销的Z方向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有沿Z方向贯通的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有和所述第一铰接孔适配的第二铰接孔;所述铰接销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并使所述第二安装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件摆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旋转部的后方,所述支架上装有第一轴承,所述旋转部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被支撑;所述第一安装件的Z方向的中部,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支撑所述旋转部的前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具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前端,装有上述中任一项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至少所述刷头的前端,突出于所述吸尘管的前端之外。技术的效果本技术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不仅容易地扬起灰尘,而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具有本技术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的吸尘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0、吸尘器用毛刷结构;110、第一安装件;111、第三槽部;112、第一铰接孔;113、第二轴承;120、第二安装件;121、第一槽部;122、第二槽部;123、第二铰接孔;130、刷头;140、旋转部;141、联接件;142、叶片;150、壳体;151、铰接销;152、支架;153、第一轴承;200、吸尘器;210、吸尘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X方向”、“Y方向”、“Z方向”、“XY平面”、“YZ平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安装在另一个特征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图1是吸尘器用毛刷结构100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吸尘器用毛刷结构100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100,包括第一安装件110、第二安装件120以及旋转部140。其中,第二安装件120被第一安装件110保持(例如通过支撑的方式被保持),并且第二安装件120的前端120a相对于第一安装件110,在XY平面可摆动,第二安装件120的前端120a可装有刷头130,后端120b设有第一槽部121,第一槽部121的长度朝Z方向延伸;旋转部140在第二安装件120的后方被保持(例如通过支撑的方式被保持),旋转部140的前端140a设有相对于旋转部140的旋转轴心L1偏心的联接件141,联接件141插入到第一槽部121内;第一槽部121的长度S1设置为容许联接件141在YZ平面绕旋转部140的旋转轴心L1自由回转;旋转部140被驱动旋转时,联接件141驱动第二安装件120摆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安装件120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安装件;/n第二安装件,被所述第一安装件保持,并且其前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在XY平面可摆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前端可装有刷头,后端设有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朝Z方向延伸;/n旋转部,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方被保持,所述旋转部的前端设有相对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偏心的联接件,所述联接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槽部内;/n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设置为容许所述联接件在YZ平面绕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自由回转;/n所述旋转部被驱动旋转时,所述联接件驱动所述第二安装件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件;
第二安装件,被所述第一安装件保持,并且其前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在XY平面可摆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前端可装有刷头,后端设有第一槽部,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朝Z方向延伸;
旋转部,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方被保持,所述旋转部的前端设有相对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偏心的联接件,所述联接件插入到所述第一槽部内;
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设置为容许所述联接件在YZ平面绕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自由回转;
所述旋转部被驱动旋转时,所述联接件驱动所述第二安装件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件的相对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的最外侧,距离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轴心的距离为2mm以上12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端设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二槽部,所述第二槽部和所述第一槽部连通,所述第二槽部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槽部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Z方向中部,设有第三槽部,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后端容纳在所述第三槽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毛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通过气动吸力被驱动旋转,所述旋转部设有沿其周向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鹿美隆,
申请(专利权)人:铃鹿美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