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储液瓶,所述壳体内设置抽液部、液体输送管路、集成泵头组件、电路板和用于安装电池的装配组件,所述抽液部与集成泵头组件连接,通过液体输送管路将储液瓶中的液态物质抽出,并从集成泵头组件的出液嘴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不仅简化了零部件之间较为繁琐的装配过程,提高了液体分配装置的装配便捷性,减少装配时间和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占用空间,能够合理安排液体分配装置内部的空间,减小液体分配装置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分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分配装置。
技术介绍
在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和个人居住场所中,洗手液、洗发水、液体洗涤剂、沐浴露、香水等液态物质以及液体分配装置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洗手液以及洗手液分配装置为例,近年来,为了便于取用和提高用户体验,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能够提供泡沫洗手液的洗手液分配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动力装置将液体洗手液和空气吸入洗手液分配装置中,并将其混合形成泡沫,再将其提供给用户使用。随着洗手液分配装置在家庭的广泛普及,如何压缩洗手液分配装置的体积,减小其占用空间,是一项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对于自动分配泡沫洗手液的装置,其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因而存在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因而合理设计产品结构显得尤为重要。申请人在早期对洗手液分配装置进行研究的同时,递交了多项相关的专利申请,以申请号为CN201821213649.1的专利申请为例,公开了一种洗手液分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和储液瓶,所述主体包括顶盖、壳体,所述顶盖和壳体共同包围形成内腔,所述内腔中容纳有控制电路板、红外感应器、气液输送组件、动力马达和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组件,所述红外感应器和动力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但申请人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洗手液分配装置中仍存在零部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情况,为此申请人对该洗手液分配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同时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液体分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分配装置所存在的零部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和储液瓶,所述壳体内设置抽液部、液体输送管路、集成泵头组件、电路板和用于安装电池的装配组件,所述抽液部与集成泵头组件连接,通过液体输送管路将储液瓶中的液态物质抽出,并从集成泵头组件的出液嘴排出。进一步的,所述集成泵头组件包括进气板、发泡板、进液板,所述集成泵头组件通过进液板与抽液部连接,所述发泡板的一侧与进气板连接,所述发泡板的另一侧与进液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板与液体输送管路连接,所述进液板与发泡板之间形成进液腔;所述进气板上设置进气孔道,所述进气孔道贯穿发泡板,并与进液腔连通,用于使气体与进液腔中的液态物质混合发泡。进一步的,所述发泡板与进气板之间形成泡沫腔,所述发泡板上设置发泡孔,所述进液腔、泡沫腔之间通过发泡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发泡板上设置出液嘴,所述出液嘴与泡沫腔连通,用于排出发泡后的液态物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红外感应器,所述发泡板在靠近出液嘴的位置设置容纳槽,所述进气板上设置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容纳槽配合,所述进气板在远离发泡板的一侧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贯穿避让口并设置在容纳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出液凸起部,出液凸起部设置装配孔,所述出液嘴贯穿装配孔并延伸至液体分配装置的外部,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壁与装配孔配合,形成感应窗。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电池底盖、上装配板,所述壳体底部设置电池装配板,所述电池装配板的上板面设置电池装配筒,所述电池装配筒具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装配筒远离电池装配板的一端与上装配板配合,所述电池底盖与电池装配板的下板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池装配板设置卡接口,所述电池底盖设置底盖卡扣,所述底盖卡扣与卡接口卡接。进一步的,所述上装配板与集成泵头组件的进液板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液体输送管路包括吸液管、抽液管件,所述吸液管设置在储液瓶中,所述抽液管件的出口与进液板的进液管连接,所述抽液管件的入口与吸液管的出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进气底板,所述进气底板上设置第一进气口,所述壳体在进气底板的上方设置防水槽,所述防水槽与进气底板之间形成防水腔室,所述防水腔室与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防水槽内设置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朝向进气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防水腔室通过进气管与壳体的内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与第一进气口错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裙边,所述裙边对储液瓶的上端进行包裹遮挡,所述裙边上设置第二进气口。进一步的,所述液体分配装置包括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出液嘴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通过设置集成泵头组件,使得集成泵头组件同时具有抽液发泡、排液、感应器容纳等功能,同时通过将集成泵头组件与抽液部、电路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液体分配装置中,进液部件、发泡部件、感应部件、排液部件集成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不仅简化了零部件之间较为繁琐的装配过程,提高了液体分配装置的装配便捷性,减少装配时间和人工成本,而且有利于减少零部件的占用空间,能够合理安排液体分配装置内部的空间,减小液体分配装置的占用空间。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中电路板、集成泵头组件、抽液部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图3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中进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中去掉进气板后的集成泵头组件与抽液部之间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的壳体在去掉电池底盖、进气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的壳体在俯视方向的轴侧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中集成泵头组件结合电池装配相关结构后的部件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的电池底盖的轴测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中集成泵头组件加装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00,出液凸起部101,装配孔102,电池底盖103,进气底板104,第一进气口105,裙边106,第二进气口107,电池容纳腔108,防水槽109,进气管110,卡接口111,底盖卡扣112,上装配板113,电池装配筒114,干电池115,电池装配板116,顶盖200,储液瓶300,吸液管301,抽液部400,电机401,抽液件402,集成泵头组件500,出液嘴501,容纳槽502,感应窗503,进气板504,进气孔道505,避让口506,发泡板507,发泡孔508,泡沫腔509,进液板510,进液腔511,进液管512,雾化喷嘴513,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100)和储液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抽液部(400)、液体输送管路、集成泵头组件(500)、电路板(700)和用于安装电池的装配组件,所述抽液部(400)与集成泵头组件(500)连接,通过液体输送管路将储液瓶(300)中的液态物质抽出,并从集成泵头组件(500)的出液嘴(501)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壳体(100)和储液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抽液部(400)、液体输送管路、集成泵头组件(500)、电路板(700)和用于安装电池的装配组件,所述抽液部(400)与集成泵头组件(500)连接,通过液体输送管路将储液瓶(300)中的液态物质抽出,并从集成泵头组件(500)的出液嘴(50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泵头组件(500)包括进气板(504)、发泡板(507)、进液板(510),所述集成泵头组件(500)通过进液板(510)与抽液部(400)连接,所述发泡板(507)的一侧与进气板(504)连接,所述发泡板(507)的另一侧与进液板(5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板(510)与液体输送管路连接,所述进液板(510)与发泡板(507)之间形成进液腔(511);所述进气板(504)上设置进气孔道(505),所述进气孔道(505)贯穿发泡板(507),并与进液腔(511)连通,用于使气体与进液腔(511)中的液态物质混合发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板(507)与进气板(504)之间形成泡沫腔(509),所述发泡板(507)上设置发泡孔(508),所述进液腔(511)、泡沫腔(509)之间通过发泡孔(50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电池底盖(103)、上装配板(113),所述壳体(100)底部设置电池装配板(116),所述电池装配板(116)的上板面设置电池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尊峰,薛际,方平,阮志远,盛凯丽,张芸婷,
申请(专利权)人:小卫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