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形加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4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鼠形加热垫,包括连接外壳、电源线、中心壳体、第一伸缩壳体、第二伸缩壳体、第三伸缩壳体、第四伸缩壳体以及两个加热垫体,所述电源线两端分别设有电插头和总电连接部,所述连接外壳上设有与总电连接部相配的总电连接口,该加热垫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圈;所述中心壳体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伸缩壳体和第二伸缩壳体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该第一伸缩壳体两端分别连接连接外壳和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该第二伸缩壳体一端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所述第三伸缩壳体和第四伸缩壳体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分别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侧边。本案提升产品灵活性,解决现有技术加热不便和能源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鼠形加热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鼠形加热垫。
技术介绍
在低温环境下用餐,餐桌上的食物容易变冷,影响食物口感,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食物的口感要求也更高,因此,市场上就有出现用于食物的加热垫,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420131276.9公开了一种可加热桌垫,包括垫体及为所述垫体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垫体底面;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垫体中心部分的中心加热体,及与所述中心加热体相连接并传导热量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以所述中心加热体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由中心加热体产生热量,托故宫加热丝将热量传送给垫体,从而实现对于其上的碗或盘子中所盛装的食物进行加热和保温。然而,现有的碗或盘具有多种形状和尺寸,比如圆碗和长方盘等,而现有加热桌垫的垫体形状和尺寸都保持不变,无法根据不同碗盘的不同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当碗盘尺寸比垫体大时或者形状与垫体差异较大时,碗底有部分面积无法直接被加热丝加热,形成局部加热,局部加热大大影响加热效率;当碗盘尺寸比垫体小时,有些加热丝会空载加热,造成能源浪费。由此,现有加热桌垫至少具有加热不便或者能源浪费两个问题。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鼠形加热垫,提升产品灵活性,解决现有技术加热不便和能源浪费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鼠形加热垫,其中,包括连接外壳、电源线、中心壳体、第一伸缩壳体、第二伸缩壳体、第三伸缩壳体、第四伸缩壳体以及两个加热垫体,所述电源线两端分别设有电插头和总电连接部,所述连接外壳体上设有与总电连接部相配的总电连接口,所述加热垫体为矩形结构并且矩形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边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边,该加热垫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圈;所述中心壳体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伸缩壳体和第二伸缩壳体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该第一伸缩壳体两端分别连接连接外壳和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该第二伸缩壳体一端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所述第三伸缩壳体和第四伸缩壳体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分别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侧边;每个伸缩壳体上均设有分电连接口,每个加热垫体下表面均设有与分电连接口电连接的分电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伸缩壳体、第三伸缩壳体和第四伸缩壳体另一端设有限位挡块。进一步的,所述总电连接口和分电连接口为USB接口,所述总电连接部和分电连接部为USB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垫体外表面采用塑料材质包裹并且垫体下表面覆盖一层木质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外壳为鼠头造型,所述第二伸缩壳体上的限位挡块上连接有鼠尾造型的螺旋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鼠形加热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案具有四个伸缩壳体和两个加热垫体,两个加热电梯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由此可产至少三种使用方式,第一种使用方式,只使用一个加热垫体加热小体积碗盘,第二种使用方式,两个加热垫体沿长度方向排列拼合,形成较为修长的加热区域,适合加热方形碗盘,第三种使用方式,两个加热垫体沿宽度方向排列拼合,形成正方形的加热区域,适合加热圆形碗盘,使用方式根据实际碗盘的形状和尺寸作具体选择,可方便加热和避免能源浪费,从而提升使用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使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使用方式的四个伸缩壳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使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使用方式的四个伸缩壳体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使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连接外壳-1,鼻子部位-11;电源线-2,电插头-21,总电连接部-22;中心壳体-3;第一伸缩壳体-41,第二伸缩壳体-42,第三伸缩壳体-43,第四伸缩壳体-44,分电连接口-45,限位挡块-46;加热垫体-5;螺旋圈-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5所示,本案提供一种鼠形加热垫,其中,包括连接外壳1、电源线2、中心壳体3、第一伸缩壳体41、第二伸缩壳体42、第三伸缩壳体43、第四伸缩壳体44以及两个加热垫体5,所述电源线2两端分别设有电插头21和总电连接部22,所述连接外壳1上设有与总电连接部22相配的总电连接口,电插头21插入插座连接市电,并且总电连接部22和总电连接口连接后为本案提供电源。所述加热垫体5为矩形结构并且矩形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边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边,该加热垫体5内设有独立的加热圈,即每个加热垫体5都有独立的完整电路。所述中心壳体3为正方形结构,四个伸缩壳体外观都为矩形结构,壳体内可以安装电路结构,所述第一伸缩壳体41和第二伸缩壳体42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该第一伸缩壳体41两端分别连接连接外壳1和中心壳体3的一条侧边,该第二伸缩壳体42一端连接在中心壳体3的一条侧边,所述第三伸缩壳体43和第四伸缩壳体44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分别连接在中心壳体3的一侧边,由此形成十字型结构。每个伸缩壳体上均设有分电连接口45,每个加热垫体5下表面均设有与分电连接口45电连接的分电连接部,分电连接口45和分电连接部连接后可实现加热垫体5通电。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鼠形加热垫,本案具有四个伸缩壳体和两个加热垫体5,两个加热电梯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由此可产至少三种使用方式,如图5所示,作为本案的第一种使用方式,只使用一个加热垫体5加热小体积碗盘,第一伸缩壳体41展开,第二、三、四伸缩壳体收缩,然后将其中一个加热垫体5的分电连接部插入第一伸缩壳体41的分电连接口45内以实现接电。如图1、2所示,作为本案的第二种使用方式,两个加热垫体5沿长度方向排列拼合,第一、二伸缩壳体展开,第三、四伸缩壳体收缩,然后两个加热垫体5的宽度边接合并且分电连接部插入分电连接口45,形成较为修长的加热区域,适合加热方形碗盘。如图3、4所示,作为本案的第三种使用方式,两个加热垫体5沿宽度方向排列拼合,第三、四伸缩壳体展开,第一、二伸缩壳体伸缩,然后两个加热垫体5的长度边接合并且分电连接部插入分电连接口45,形成正方形的加热区域,适合加热圆形碗盘。由此,本案具有三种根据实际碗盘的形状和尺寸的使用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只需要一条电源线2供电,可方便加热和避免能源浪费,而且伸缩壳体可根据使用方式进行伸缩展开变化,因此可减少无效的占用空间,从而提升使用灵活性。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壳体42、第三伸缩壳体43和第四伸缩壳体44另一端设有限位挡块46,通过限位挡块46限制加热垫体5位置,防止意外移动。优选的,所述总电连接口和分电连接口45为USB接口,所述总电连接部22和分电连接部为USB接头,采用USB连接方式更有利于连接。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鼠形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壳、电源线、中心壳体、第一伸缩壳体、第二伸缩壳体、第三伸缩壳体、第四伸缩壳体以及两个加热垫体,所述电源线两端分别设有电插头和总电连接部,所述连接外壳上设有与总电连接部相配的总电连接口,所述加热垫体为矩形结构并且矩形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边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边,该加热垫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圈;/n所述中心壳体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伸缩壳体和第二伸缩壳体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该第一伸缩壳体两端分别连接连接外壳和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该第二伸缩壳体一端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所述第三伸缩壳体和第四伸缩壳体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分别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侧边;/n每个伸缩壳体上均设有分电连接口,每个加热垫体下表面均设有与分电连接口电连接的分电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形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外壳、电源线、中心壳体、第一伸缩壳体、第二伸缩壳体、第三伸缩壳体、第四伸缩壳体以及两个加热垫体,所述电源线两端分别设有电插头和总电连接部,所述连接外壳上设有与总电连接部相配的总电连接口,所述加热垫体为矩形结构并且矩形结构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边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边,该加热垫体内设有独立的加热圈;
所述中心壳体为正方形结构,所述第一伸缩壳体和第二伸缩壳体沿长度方向排列设置,该第一伸缩壳体两端分别连接连接外壳和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该第二伸缩壳体一端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条侧边,所述第三伸缩壳体和第四伸缩壳体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分别连接在中心壳体的一侧边;
每个伸缩壳体上均设有分电连接口,每个加热垫体下表面均设有与分电连接口电连接的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端端黄鸿伟杜振亮吴汶锜雷典典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