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3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床,包括第一床边架、第一床架、第二床架、承重架、第一铰接结构、第二床边架、第三床架、第四床架、第二铰接结构、第一伸缩组件及第二伸缩组件;第一床架分别与第一床边架及第二床架连接,承重架分别与第二床架及第三床架连接,第四床架分别与第三床架及第二床边架连接;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摆臂、第一连杆及第二摆臂;第一摆臂分别与第一床边架及第一连杆连接,第二摆臂分别与第一连杆及承重架连接;第二伸缩组件包括第三摆臂、第二连杆及第四摆臂;第三摆臂分别与承重架及第二连杆连接,第四摆臂分别与第二连杆及第二床边架转动连接。其具有收纳后折叠床体积小,不产生撞击声及震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床。
技术介绍
由于折叠床具有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的优点,折叠床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住宅、医院、酒店及学校。但在现有的折叠床中,当收纳折叠床时支撑腿会升高,支撑腿占空间;当折叠床展开时,支撑腿会与地面发生碰撞,且床垫或者床架会与支撑腿的上部硬接触,从而产生撞击声及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折叠床,支撑腿不会升高,收纳后折叠床体积小,床垫或者床架与支撑腿上部软接触,不产生撞击声及震动,结构紧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床边架、第一床架、第二床架、承重架及第一铰接结构;所述第一床架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转动连接,第一床架的左端部通过第一铰接结构与第二床架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床架的左端部与承重架的右部转动连接;第二床边架、第三床架、第四床架及第二铰接结构;所述第三床架的右端部与承重架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床架的左端部通过第二铰接结构与第四床架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四床架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转动连接;一组以上的第一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一摆臂、第一连杆及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转动连接,第一摆臂的左端部与第一连杆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右端部与第一连杆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二摆臂的左端部与承重架的右部转动连接;以及一组以上的第二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三摆臂、第二连杆及第四摆臂;所述第三摆臂的右端部与承重架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摆臂的左端部与第二连杆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摆臂的右端部与第二连杆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四摆臂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转动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摆臂的左端部设有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部设有第一轴套,在第一连杆的左端部设有第二轴套,在所述第二摆臂的右端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轴套中;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轴套上。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套在第一转轴上且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靠在第一摆臂及第一轴套上,所述第二扭簧套在第二转轴上且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靠在第二轴套及第二摆臂上。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三摆臂的左端部设有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部设有第三轴套,在第二连杆的左端部设有第四轴套,在所述第四摆臂的右端部设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的安装在第三轴套中;所述第四转轴转动的安装在第四轴套上。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三扭簧及第四扭簧;所述第三扭簧套在第三转轴上且第三扭簧的两端分别靠在第三摆臂及第三轴套上;所述第四扭簧套在第四转轴上且第四扭簧的两端分别靠在第四轴套及第四摆臂上。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个以上的第一支撑脚及一个以上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安装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支撑脚安装在第二连杆上。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支撑脚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缓冲垫,在所述第二支撑脚的顶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垫。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床边架、承重架、第二床边架、第一支撑脚及第二支撑脚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四件床垫,每块床垫可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床架、第二床架、第三床架及第四床架,在所述床垫的左端部设有拉绳从而方便收纳折叠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支撑腿不会升高,收纳后折叠床体积小,床垫或者床架与支撑腿上部软接触,不产生撞击声及震动,结构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是图2的A-O-O-A的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3中局部B的放大图;图5是图3中局部C的放大图;图6是图3中局部D的放大图;图7是图3中局部E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仰视方位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局部F的放大图;图10是图8的局部G的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承重架、第二摆臂及第三摆臂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具有一组第一伸缩组件及一组第二伸缩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至“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描述中,术语“顶”、“底”、“左”及“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11所示,其是一种折叠床,包括:第一床边架2、第一床架1、第二床架19、承重架10及第一铰接结构23;所述第一床架1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2转动连接,第一床架1的左端部通过第一铰接结构23与第二床架19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床架19的左端部与承重架10的右部转动连接;第二床边架18、第三床架20、第四床架21及第二铰接结构24;所述第三床架20的右端部与承重架10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床架20的左端部通过第二铰接结构24与第四床架21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四床架21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18转动连接;一组以上的第一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一摆臂3、第一连杆5及第二摆臂9;所述第一摆臂3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2转动连接,第一摆臂3的左端部与第一连杆5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9的右端部与第一连杆5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二摆臂9的左端部与承重架10的右部转动连接;生产商可以根据床的宽度,调整第一伸缩组件的组数,可以一组、两组、三组或更多,床越宽,第一伸缩组件的组数越多;以及一组以上的第二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三摆臂11、第二连杆13及第四摆臂17;所述第三摆臂11的右端部与承重架10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摆臂11的左端部与第二连杆13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摆臂17的右端部与第二连杆13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四摆臂17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18转动连接;生产商可以根据床的宽度,调整第二伸缩组件的组数,可以一组、两组、三组或更多,床越宽,第二伸缩组件的组数越多。收纳折叠床时,用户将第一床边架2靠近第二床边架18,第一摆臂3、第一连杆5及第二摆臂9折叠在第一床架1与第二床架19之间,第三摆臂11、第二连杆13及第四摆臂17折叠在第三床架20与第四床架21之间,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展开折叠床时,用户将第一床边架2远离第二床边架18,第一摆臂3、第一连杆5及第二摆臂9展开,第三摆臂11、第二连杆13及第四摆臂17展开,结构紧凑,牢固。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摆臂3的左端部设有第一转轴31,在所述第一连杆5的右端部设有第一轴套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床边架(2)、第一床架(1)、第二床架(19)、承重架(10)及第一铰接结构(23);所述第一床架(1)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2)转动连接,第一床架(1)的左端部通过第一铰接结构(23)与第二床架(19)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床架(19)的左端部与承重架(10)的右部转动连接;/n第二床边架(18)、第三床架(20)、第四床架(21)及第二铰接结构(24);所述第三床架(20)的右端部与承重架(10)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床架(20)的左端部通过第二铰接结构(24)与第四床架(21)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四床架(21)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18)转动连接;/n一组以上的第一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一摆臂(3)、第一连杆(5)及第二摆臂(9);所述第一摆臂(3)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2)转动连接,第一摆臂(3)的左端部与第一连杆(5)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9)的右端部与第一连杆(5)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二摆臂(9)的左端部与承重架(10)的右部转动连接;以及/n一组以上的第二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三摆臂(11)、第二连杆(13)及第四摆臂(17);所述第三摆臂(11)的右端部与承重架(10)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摆臂(11)的左端部与第二连杆(13)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摆臂(17)的右端部与第二连杆(13)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四摆臂(17)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18)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床边架(2)、第一床架(1)、第二床架(19)、承重架(10)及第一铰接结构(23);所述第一床架(1)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2)转动连接,第一床架(1)的左端部通过第一铰接结构(23)与第二床架(19)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床架(19)的左端部与承重架(10)的右部转动连接;
第二床边架(18)、第三床架(20)、第四床架(21)及第二铰接结构(24);所述第三床架(20)的右端部与承重架(10)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床架(20)的左端部通过第二铰接结构(24)与第四床架(21)的右端部铰接,所述第四床架(21)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18)转动连接;
一组以上的第一伸缩组件;第一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一摆臂(3)、第一连杆(5)及第二摆臂(9);所述第一摆臂(3)的右端部与第一床边架(2)转动连接,第一摆臂(3)的左端部与第一连杆(5)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9)的右端部与第一连杆(5)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二摆臂(9)的左端部与承重架(10)的右部转动连接;以及
一组以上的第二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均包括第三摆臂(11)、第二连杆(13)及第四摆臂(17);所述第三摆臂(11)的右端部与承重架(10)的左部转动连接,第三摆臂(11)的左端部与第二连杆(13)的右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摆臂(17)的右端部与第二连杆(13)的左端部转动连接,第四摆臂(17)的左端部与第二床边架(18)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摆臂(3)的左端部设有第一转轴(31),在所述第一连杆(5)的右端部设有第一轴套(51),在第一连杆(5)的左端部设有第二轴套(52),在所述第二摆臂(9)的右端部设有第二转轴(91);所述第一转轴(31)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轴套(51)中;所述第二转轴(91)转动的安装在第二轴套(5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扭簧(4)及第二扭簧(8);所述第一扭簧(4)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悠派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