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防水层、橡胶层、防火层和保温层,所述箱体内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外侧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外侧设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侧设有箱体内壁,所述箱体内腔设有第一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右侧设有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二放置腔一侧设有第三放置腔,所述第三放置腔内设有照明组件,所述箱体两侧外表面设有同一个携带组件,所述携带组件包括背带槽和背带,所述箱体上表面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箱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并且使用者能够通过背带携带背箱,极大节省了使用者的力气,便于在野外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背箱
,具体是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
技术介绍
西藏高校开展研学实践意义重大,对国家而言,这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行动,是对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从学校层面来看,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要用到背箱,然而现有的实验背箱体积较大,不利于在野外进行携带,并且由于野外地面凹凸不平,直接将背箱置于地面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设有第一放置腔,所述第一放置腔右侧设有第二放置腔,所述第二放置腔一侧设有第三放置腔,所述第三放置腔内设有照明组件,所述箱体两侧外表面设有同一个携带组件,所述箱体上表面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箱盖。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携带组件包括背带槽和背带,所述背带槽设于箱体两侧外表面,两个所述背带槽内设有同一背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包括防水层、橡胶层、防火层和保温层,所述箱体内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外侧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外侧设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侧设有箱体内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盖上设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上盖板和下底板,所述上盖板一侧设有一组卡腔,所述卡腔内设有卡扣,所述卡扣通过卡槽连接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上设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出口端靠近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设在上盖板外表面的通风口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前表面设有锁扣连接箱盖上的箱锁。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内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输出端信号连接设在箱体一侧外表面的警报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底面四角均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伸缩筒、伸缩柱、固定插头和螺纹,所述伸缩筒顶部固定连接箱体四角底面,所述伸缩筒内设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伸缩柱底部设有固定插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放置腔、第二放置腔和第三放置腔,能够将在野外需要用到的工具存放在背箱中,第一放置腔能够用来存放体积较大的器材,且放置腔的内壁均设有保护垫,防止仪器受到腔壁的摩擦而损坏,第二放置腔内通过隔板将其分成若干个小腔体,能够将体积较小的物体存放在其内部,第三放置腔内设置有照明组件,照明组件能够在夜晚或看不清视线时为使用者提供照明,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2.本技术两侧外表面设有同一个携带组件,携带组件包括背带槽和背带,两个背带槽设置在箱体两侧外表面上,两个背带槽内设有同一个背带,且背带为耐腐蚀的软性材料制成,使用者能够通过背带携带背箱,极大节省了使用者的力气,便于在野外进行携带。3.本技术设置了固定组件,通过伸缩筒、伸缩柱、固定插头和固定插头之间相互配合使用,在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使用者将固定插头直接插在野外的泥土中,由于箱体底部四角均设有固定组件,就能够有效保证装置的稳定性,此时背箱还可做工作台使用,有效改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中箱体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防水层;102-橡胶垫;103-防火层;104-保温层;2-第一放置腔;3-第二放置腔;4-第三放置腔;5-照明组件;6-散热组件;7-上盖板;8-下底板;9-卡扣;10-卡腔;11-通风口;12-卡槽;13-吸热管;14-散热管;15-背带槽;16-背带;17-警报器;18-锁扣;19-连接组件;20-箱盖;21-固定组件;22-伸缩筒;23-伸缩柱;24-固定插头;25-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防水层101、橡胶层102、防火层103和保温层104,所述箱体1内设有防水层101,防水层101能够防止外界的水进入箱内损害到仪器,所述防水层101外侧设有橡胶层102,橡胶层102能够保证在背箱受到撞击时,对背箱本身起到减缓压力撞击的作用,所述橡胶层102外侧设有防火层103,防火在野外是必要的,防火层103能够有效将火源与内部仪器进行隔绝,所述防火层103外侧设有保温层104,由于在野外活动时难免会需要采集些要研究的植物,而有些植物如果不进行保温就会给研究造成不便,保温层104能够有效改善这一不足之处,所述保温层104外侧设有箱体1内壁,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第一放置腔2,所述第一放置腔2右侧设有第二放置腔3,所述第二放置腔3一侧设有第三放置腔4,所述第三放置腔4内设有照明组件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放置腔2、第二放置腔3和第三放置腔4,能够将在野外需要用到的工具存放在背箱中,第一放置腔2能够用来存放体积较大的器材,且放置腔的内壁均设有保护垫,防止仪器受到腔壁的摩擦而损坏,第二放置腔内3通过隔板将其分成若干个小腔体,能够将体积较小的物体存放在其内部,第三放置腔4内设置有照明组件5,照明组件5能够在夜晚或看不清视线时为使用者提供照明,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所述箱体1两侧外表面设有同一个携带组件,所述携带组件包括背带槽15和背带16,所述背带槽15设于箱体1两侧外表面,两个所述背带槽15内设有同一背带16,且背带16为耐腐蚀的软性材料制成,使用者能够通过背带16携带背箱,极大节省了使用者的力气,便于在野外进行携带所述箱体1上表面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箱盖20,所述箱盖20上设有散热组件6,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上盖板7和下底板8,所述上盖板7一侧设有一组卡腔10,所述卡腔10内设有卡扣9,所述卡扣9通过卡槽12连接下底板8,所述下底板8上设有吸热管13,所述吸热管13出口端靠近散热管14,所述散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第一放置腔(2),所述第一放置腔(2)右侧设有第二放置腔(3),所述第二放置腔(3)一侧设有第三放置腔(4),所述第三放置腔(4)内设有照明组件(5),所述箱体(1)两侧外表面设有同一个携带组件,所述箱体(1)上表面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箱盖(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设有第一放置腔(2),所述第一放置腔(2)右侧设有第二放置腔(3),所述第二放置腔(3)一侧设有第三放置腔(4),所述第三放置腔(4)内设有照明组件(5),所述箱体(1)两侧外表面设有同一个携带组件,所述箱体(1)上表面通过连接组件(19)连接箱盖(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组件包括背带槽(15)和背带(16),所述背带槽(15)设于箱体(1)两侧外表面,两个所述背带槽(15)内设有同一背带(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防水层(101)、橡胶层(102)、防火层(103)和保温层(104),所述箱体(1)内设有防水层(101),所述防水层(101)外侧设有橡胶层(102),所述橡胶层(102)外侧设有防火层(103),所述防火层(103)外侧设有保温层(104),所述保温层(104)外侧设有箱体(1)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野外实践多功能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宝,刘国阳,于涛,高爽,付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