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滑运动鞋,包括鞋面、上鞋底和下鞋底,所述鞋面的两侧均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上设有多个透气片;所述上鞋底与所述鞋面缝制在一起;所述下鞋底与所述上鞋底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鞋底上设有鞋边沿条;其中,所述下鞋底上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和第三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内设有多个防滑条纹;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与所述第三防滑部之间被两个橡胶防滑条所划分,由于在下鞋底上设有防滑部,通过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和第三防滑部可以改变鞋底对地面的防滑性,因而具有防滑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运动鞋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运动鞋。
技术介绍
运动鞋材料运用的范围要比皮鞋、布鞋宽广。运动鞋的材料在帮面上,纺织材料、皮革、人造革、合成材料均有大量运用。在大底材料中,除了橡胶、PU、PVC以外,还大量使有EVA、TPR、SBS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材料。辅料方面,金属部件、塑料部件的运用也较皮鞋、布鞋等要多一些。同时运动鞋功能要求也极大促进了新品种材料的研发进程。但现有的运动鞋的防滑效果不佳,出行时容易发生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运动鞋,解决了现有的运动鞋的防滑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运动鞋,包括:鞋面,所述鞋面的两侧均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上设有多个透气片;上鞋底,所述上鞋底与所述鞋面缝制在一起;下鞋底,所述下鞋底与所述上鞋底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鞋底上设有鞋边沿条;其中,所述下鞋底上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置于所述下鞋底的脚掌部;第二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置于所述下鞋底的脚心部,所述第二防滑部内设有多个防滑条纹;第三防滑部,所述第三防滑部置于所述下鞋底的脚跟部,且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与所述第三防滑部之间被两个橡胶防滑条所划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多个防滑小片和多个防滑块,所述多个防滑小片规则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的中部,多个防滑块置于所述防滑小片的两侧。<br>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块包括第一防滑块、多个防滑圆块和第二防滑块,所述第一防滑块与所述第二防滑块呈间隔设置,多个防滑圆块呈等距间隔置于所述第一防滑块与所述第二防滑块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块包括多个凸起和多个凸粒,多个凸起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块的一侧,所述凸粒连接在所述凸起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滑部包括多个异型条和一对防滑环形片,多个异型条均规则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内,一对防滑环形片对称置于所述异型条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片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鞋边沿条内等距设有多个防滑横块。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防滑条内设有多个防滑凸片。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下鞋底上设有防滑部,通过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和第三防滑部可以改变鞋底对地面的防滑性,因而具有防滑效果好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鞋面-1、透气层-2、透气片-21、透气孔-211、上鞋底-3、下鞋底-4、鞋边沿条-41、防滑横块-42、第一防滑部-5、防滑小片-51、防滑块-52、第一防滑块-521、凸起-5211、凸粒-5212、防滑圆块-522、第二防滑块-523、第二防滑部-6、防滑条纹-61、第三防滑部-7、异形条-71、防滑环形片-72、橡胶防滑条-8、防滑凸片-8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参考图1至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防滑运动鞋,包括:鞋面1、上鞋底3和下鞋底4,所述鞋面1的两侧均设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上设有多个透气片21;所述上鞋底3与所述鞋面1缝制在一起;所述下鞋底4与所述上鞋底3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鞋底4上设有鞋边沿条41;其中,所述下鞋底4上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部5、第二防滑部6和第三防滑部7,所述第一防滑部5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掌部;所述第二防滑部6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心部,所述第二防滑部6内设有多个防滑条纹61;所述第三防滑部7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跟部,且所述第一防滑部5、所述第二防滑部6与所述第三防滑部7之间被两个橡胶防滑条8所划分。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滑部5包括多个防滑小片51和多个防滑块52,所述多个防滑小片51规则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5的中部,多个防滑块52置于所述防滑小片51的两侧。设置以上结构,有利于提升第一防滑部5的防滑性能。如图4所示,所述防滑块52包括第一防滑块521、多个防滑圆块522和第二防滑块523,所述第一防滑块521与所述第二防滑块523呈间隔设置,多个防滑圆块522呈等距间隔置于所述第一防滑块521与所述第二防滑块523之间。设置以上结构,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第一防滑部5的防滑效果。为了进一步地提升防滑块52的防滑性,所述第一防滑块521包括多个凸起5211和多个凸粒5212,多个凸起5211均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块521的一侧,所述凸粒5212连接在所述凸起5211上。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滑部7包括多个异型条71和一对防滑环形片72,多个异型条71均规则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7内,一对防滑环形片72对称置于所述异型条71的下端。设置以上结构,可以提升第三防滑部7的防滑性能。如图3所示,所述透气片21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211。设置以上结构,可以使鞋子整体的透气性提升。优选的,所述鞋边沿条41内等距设有多个防滑横块42。设置以上结构,能够进一步地提升下鞋底4的防滑效果。优选的,所述橡胶防滑条8内设有多个防滑凸片81。综上所述,由于在下鞋底4上设有防滑部,通过第一防滑部5、第二防滑部6和第三防滑部7可以改变鞋底对地面的防滑性,为了提升第一防滑部5的防滑性能,在第一防滑部5上设有多个防滑小片51和多个防滑块52,并通过防滑块52上设有的第一防滑块521、多个防滑圆块522和第二防滑块523,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第一防滑部5的防滑效果,同时,为了提升第三防滑部7的防滑性能,在第三防滑部7上设有多个异型条71和一对防滑环形片72,因而具有防滑效果好的优点。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n鞋面(1),所述鞋面(1)的两侧均设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上设有多个透气片(21);/n上鞋底(3),所述上鞋底(3)与所述鞋面(1)缝制在一起;/n下鞋底(4),所述下鞋底(4)与所述上鞋底(3)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鞋底(4)上设有鞋边沿条(41);/n其中,所述下鞋底(4)上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包括:/n第一防滑部(5),所述第一防滑部(5)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掌部;/n第二防滑部(6),所述第二防滑部(6)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心部,所述第二防滑部(6)内设有多个防滑条纹(61);/n第三防滑部(7),所述第三防滑部(7)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跟部,且所述第一防滑部(5)、所述第二防滑部(6)与所述第三防滑部(7)之间被两个橡胶防滑条(8)所划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面(1),所述鞋面(1)的两侧均设有透气层(2),所述透气层(2)上设有多个透气片(21);
上鞋底(3),所述上鞋底(3)与所述鞋面(1)缝制在一起;
下鞋底(4),所述下鞋底(4)与所述上鞋底(3)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鞋底(4)上设有鞋边沿条(41);
其中,所述下鞋底(4)上设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包括:
第一防滑部(5),所述第一防滑部(5)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掌部;
第二防滑部(6),所述第二防滑部(6)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心部,所述第二防滑部(6)内设有多个防滑条纹(61);
第三防滑部(7),所述第三防滑部(7)置于所述下鞋底(4)的脚跟部,且所述第一防滑部(5)、所述第二防滑部(6)与所述第三防滑部(7)之间被两个橡胶防滑条(8)所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5)包括多个防滑小片(51)和多个防滑块(52),所述多个防滑小片(51)规则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5)的中部,多个防滑块(52)置于所述防滑小片(5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52)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祺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