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隔离防护无菌帽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隔离防护无菌帽。
技术介绍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过程中,为了抵御病毒的侵袭和感染,一线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等,由于穿戴时间过长,防护用品容易对局部皮肤产生压迫,从而导致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研究显示,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率为5.4%,其中,34.5%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使用医疗器械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是未使用者的2.4倍。可见医疗器械导致导致的压力性损伤发病率较高。而现有医用防护口罩,鼻夹处采用的可弯折的可塑性材料硬度较大,系带接触皮肤表面积小,压力大,需戴上一到两个小时取下防护口罩一次,减轻压迫皮肤处压力,但由于疾病的传染性强及医务人员工作时间长,无法短时间内取下口罩,所以长时间受防护口罩压迫的皮肤(鼻翼部、面部、耳后、头顶部)皮肤易发生缺血坏死,且防护口罩密闭性贴合性不好,导致戴上护目镜后镜片起雾影响视野导致操作不便等问题,同时还有可能因为防护口罩的佩戴和皮肤贴合不紧密,导致密闭性差,从缝隙处吸入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隔离防护无菌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4)和口罩(7),所述护目镜(4)嵌入口罩(7)上端的鼻梁处,且护目镜(4)与口罩(7)固定连接;所述护目镜(4)与口罩(7)的边沿连接无菌帽,所述无菌帽的侧边从头部到底部开设有拉链口,所述拉链口上设置有拉链(6),所述无菌帽的底部设置有颈部密封口(5),所述颈部密封口(5)上设置有松紧带,所述颈部密封口(5)上与颈部接触的内侧、口罩(7)上端鼻梁与脸部贴合的边沿和护目镜(4)与脸部贴合处均设置有水胶体敷料层(3);所述护目镜(4)上设置有对应眼部的两个可视窗(12),所述可视窗(12)上设置有除水雾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隔离防护无菌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4)和口罩(7),所述护目镜(4)嵌入口罩(7)上端的鼻梁处,且护目镜(4)与口罩(7)固定连接;所述护目镜(4)与口罩(7)的边沿连接无菌帽,所述无菌帽的侧边从头部到底部开设有拉链口,所述拉链口上设置有拉链(6),所述无菌帽的底部设置有颈部密封口(5),所述颈部密封口(5)上设置有松紧带,所述颈部密封口(5)上与颈部接触的内侧、口罩(7)上端鼻梁与脸部贴合的边沿和护目镜(4)与脸部贴合处均设置有水胶体敷料层(3);所述护目镜(4)上设置有对应眼部的两个可视窗(12),所述可视窗(12)上设置有除水雾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隔离防护无菌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雾装置包括设置在可视窗(12)内侧上端的一排喷头(16),所述喷头(16)朝向可视窗(12)内壁,所述喷头(16)与气体加热腔(15)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气体加热腔(15)内设置有发热管(14),所述气体加热腔(15)通过气管(13)与气泵(11)连接,所述气泵(11)与空气净化装置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设置在无菌帽后脑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隔离防护无菌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加热腔(15)内设置有若干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两端通过安装座(24)安装在气体加热腔(15)内,所述加热丝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隔离防护无菌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消毒腔(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