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盈盈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牛食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62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牛食槽,包括槽体,槽体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底座,槽体内腔上侧设有搅拌槽,搅拌槽内侧设有用于对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搅拌槽上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料口,槽体内腔位于搅拌槽下侧设有控温槽,控温槽内侧设有用于对食料温度进行控制的控温机构,控温槽下侧设有缓冲槽,缓冲槽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出料口,槽体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喂食槽,喂食槽与出料口之间位置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食料进入控温槽之后工作人员对其温度进行检测,随后可以决定对食料进行加热或降温,从而使食料达到适合食用的温度,避免对养殖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牛食槽
本技术属于畜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牛食槽。
技术介绍
在畜牧业养殖中通常采用圈养的方式,为了能够快速的对养殖的牲畜进行快速的喂食,通常在养殖场中设置专门的的喂食槽,食槽都是用石料凿的,一般的食槽,长约3至5尺,宽约尺许,深约5至6寸,在喂食时将饲料倒进食槽中供养殖牲畜食用。现有的食槽结构较为简单且功能单一,在喂食时需要工作人员将搅拌好的食料倒入食槽中,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作人员搅拌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疲惫感导致搅拌效果不好,并且无法对食料的温度进行有效地的控制,在牲畜进食时可能会因温度过高烫伤嘴部,或温度过低时进食之后对牲畜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牛食槽,以此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牛食槽,由此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牛食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底座,所述槽体内腔上侧设有搅拌槽,所述搅拌槽内侧设有用于对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牛食槽,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底座(2),所述槽体(1)内腔上侧设有搅拌槽(3),所述搅拌槽(3)内侧设有用于对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槽(3)上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料口(5),所述槽体(1)内腔位于搅拌槽(3)下侧设有控温槽(6),所述控温槽(6)内侧设有用于对食料温度进行控制的控温机构(7),所述控温槽(6)下侧设有缓冲槽(8),所述缓冲槽(8)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出料口(9),所述槽体(1)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喂食槽(10),所述喂食槽(10)与出料口(9)之间位置相互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牛食槽,包括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底座(2),所述槽体(1)内腔上侧设有搅拌槽(3),所述搅拌槽(3)内侧设有用于对食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槽(3)上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料口(5),所述槽体(1)内腔位于搅拌槽(3)下侧设有控温槽(6),所述控温槽(6)内侧设有用于对食料温度进行控制的控温机构(7),所述控温槽(6)下侧设有缓冲槽(8),所述缓冲槽(8)前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出料口(9),所述槽体(1)前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喂食槽(10),所述喂食槽(10)与出料口(9)之间位置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牛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搅拌槽(3)侧壁上的一组支撑杆(401),一组所述支撑杆(40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02),所述转动杆(40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杆(403),所述槽体(1)外侧设有旋转电机(404),所述转动杆(402)一端贯穿搅拌槽(3)侧壁延伸至槽体(1)外侧,所述转动杆(402)位于槽体(1)外侧的一端与旋转电机(404)动力输出端之间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牛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任盈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