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涉及营养土制作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横板、搅拌筒、加热箱和导料板,两横板之间固接有一传送带,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入料筒和加热箱,入料筒固接在加热箱的一侧,入料筒的顶部固接有料斗,导料板位于传送带的底部且固接在两横板之间,加热箱的两内侧面均固接有若干加热板且加热箱的内顶面固接有若干紫外线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入料筒、传送带、加热箱和搅拌筒,入料筒和传送带的配合使用可将大田土平铺在传送带上,加热箱可对大田土进行快速的去湿气和杀菌,搅拌筒能实现大田土和其他腐熟厩肥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
本技术属于营养土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营养土是为了满足幼苗生长发育而专门配制的含有多种矿质营养,是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无病虫害的床土,营养土一般由肥沃的大田土与腐熟厩肥混合配制而成。营养土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土壤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能满足作物健康成长,保水保肥能力强,能提高植物成活率,有益微生物活跃,现如今,营养土的制作配方有很多种,且大多数营养土都是通过人工混合配置,缺少专门的营养土制作装置,不能大量快速的制作,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的育苗使用。对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通过设置入料筒、传送带、加热箱和搅拌筒,入料筒和传送带的配合使用可将大田土平铺在传送带上,加热箱可对大田土进行快速的去湿气和杀菌,搅拌筒能实现大田土和其他腐熟厩肥均匀混合,快速高效,解决了现有的营养土制作缺少专门的营养土制作装置,只能人工混合配置,不能大量快速制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包括两横板、搅拌筒、加热箱和导料板;两所述横板之间固接有一传送带,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接有入料筒和加热箱,所述入料筒固接在加热箱的一侧,所述入料筒的顶部固接有料斗,所述导料板位于传送带的底部且固接在两横板之间;所述加热箱的两内侧面均固接有若干加热板且加热箱的内顶面固接有若干紫外线灯。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位于导料板的最下方,所述搅拌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贯穿搅拌筒的底部且固接有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周侧面呈环状固接有四个搅拌板。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搅拌筒的一侧固接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设有闸门。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的底部为斜面,所述电机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搅拌筒的内部。进一步地,两所述横板的底面均固接有两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所述搅拌筒的底面固接有四个第二支柱。进一步地,所述入料筒和加热箱的底面与横板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横板的顶面高于传送带的上表面且高度差为4-5c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入料筒、传送带和加热箱,大田土通过料斗倒入入料筒内,由于横板与传送带之间存在高度差,在传送带带动下大田土会以一定的厚度平铺在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进入加热箱,加热箱中的加热板和紫外线灯会对大田土做快速的去湿气和杀菌,更有利于幼苗的成长。2、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筒,经过处理的大田土通过导料板落入搅拌筒内,同时向拌筒内加入适量的腐熟厩肥,在搅拌板的作用下,实现均匀自动混合,并最终通过出料口排出。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入料筒和加热箱的仰视图;图3为图1的透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横板,2-第一支柱,3-入料筒,4-加热箱,5-料斗,6-导料板,7-搅拌筒,8-第二支柱,9-电机,10-出料口,11-紫外线灯,12-加热板,13-连接杆,14-传送带,15-搅拌板,16-转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包括两横板1、搅拌筒7、加热箱4和导料板6;两横板1之间固接有一传送带14,横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入料筒3和加热箱4,入料筒3固接在加热箱4的一侧,入料筒3的顶部固接有料斗5,导料板6位于传送带14的底部且固接在两横板1之间;加热箱4的两内侧面均固接有若干加热板12且加热箱4的内顶面固接有若干紫外线灯11。其中,搅拌筒7位于导料板6的最下方,搅拌筒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转轴贯穿搅拌筒7的底部且固接有一转动杆16,转动杆16的周侧面呈环状固接有四个搅拌板15。其中,搅拌筒7的形状为方形,搅拌筒7的一侧固接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内设有闸门。其中,搅拌筒7的底部为斜面,电机9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搅拌筒7的内部。其中,两横板1的底面均固接有两第一支柱2,第一支柱2之间固接有连接杆13,搅拌筒7的底面固接有四个第二支柱8。其中,入料筒3和加热箱4的底面与横板1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横板1的顶面高于传送带14的上表面且高度差为4-5cm。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使用时,启动传送带14,大田土通过料斗5倒入入料筒3内,由于横板1与传送带14之间存在高度差,在传送带14带动下大田土会以一定的厚度平铺在传送带14上并随传送带14进入加热箱4,加热箱4中的加热板12和紫外线灯11会对大田土做快速的去湿气和杀菌,灭菌去湿后的大田土通过导料板6落入搅拌筒7内部,电机9通过转动杆16带动搅拌板15搅动大田土,根据大田土的量向搅拌筒7内倒入适量的腐熟厩肥,在搅拌板7的作用下,实现均匀自动混合,并最终通过出料口10排出。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包括两横板(1)和搅拌筒(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箱(4)和导料板(6);/n两所述横板(1)之间固接有一传送带(14),所述横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入料筒(3)和加热箱(4),所述入料筒(3)固接在加热箱(4)的一侧,所述入料筒(3)的顶部固接有料斗(5),所述导料板(6)位于传送带(14)的底部且固接在两横板(1)之间;/n所述加热箱(4)的两内侧面均固接有若干加热板(12)且加热箱(4)的内顶面固接有若干紫外线灯(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包括两横板(1)和搅拌筒(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箱(4)和导料板(6);
两所述横板(1)之间固接有一传送带(14),所述横板(1)的上表面固接有入料筒(3)和加热箱(4),所述入料筒(3)固接在加热箱(4)的一侧,所述入料筒(3)的顶部固接有料斗(5),所述导料板(6)位于传送带(14)的底部且固接在两横板(1)之间;
所述加热箱(4)的两内侧面均固接有若干加热板(12)且加热箱(4)的内顶面固接有若干紫外线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营养土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7)位于导料板(6)的最下方,所述搅拌筒(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转轴贯穿搅拌筒(7)的底部且固接有一转动杆(16),所述转动杆(16)的周侧面呈环状固接有四个搅拌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胡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