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60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包括移动车体、车轮与把手,所述移动车体的上端连接有支架,且支架内设有限位板,所述支架内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支撑移动板,且支撑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挖切机构;所述挖切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板上的横向安装板、设于横向安装板上的第二电机、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二丝杆。该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其中的刀具开始向土内进行挖切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工作,可以使得两个刀具向中部聚合并形成一个圆弧状的行径,最终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半球体土球,并对苗木进行了切根,较为便捷,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
技术介绍
苗木在移栽过程中带土球移栽,是大家公认的成活率高的一种有效方法。只有带原生长土球才能在移栽过程中保护土球内根系不受损伤,维持植株与原生地土壤环境已形成的平衡协调关系,把有益于植株生长的微生物和菌根随植株同时迁移到定植区。根据所要移栽的苗木的种类,大小以及移栽的时间、运输的远近等不同的因素来确定苗木的土球大小。苗木越大、越老,应越带大土球;夏季移栽和冬季都应相应地带大土球。夏季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根系蒸腾,冬季则是大土球为了防止根系受冻。一般土球的大小应是苗木胸径的6~8倍,反季节移栽则是8~10倍或10~12倍。土球的形状一般为圆形、圆锥形、方形等。具体需要使用什么样的土球应根据不同的苗木种类的根系分布情况而定,以能使较小的土球保护较多的根系为原则。如侧根发达的苗木土球应选椭圆形;主根性的树种,则土球以圆锥形为宜。如果土球比较小,可直接装塑料袋裹紧即可,如果大土球应用草绳或者是木板进行固定。植树工程中影响苗木成活与生长的关键工序包括起苗与包装,起苗后苗木的质量差异不但与苗木自身原有的生长状况有关,而且受使用的工具是否足够锋利、操作者起苗技术的熟悉和认真程度、土壤湿润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起苗技术不正确和不认真负责的操作都可能使原优质苗木因伤害过多而质量降低,甚至成为毫无用处的废苗,从而影响成活率和最终的观赏效果。因此,起苗的各个步骤都应做到周全、认真、合理,尽可能地多对根系进行保护。而目前常见的大苗起苗装置多半是人工操作挖土工具来对苗木进行起苗。不仅仅浪费了较多的时间,而且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效率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包括移动车体、车轮与把手,所述移动车体的上端连接有支架,且支架内设有限位板,所述支架内设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设有支撑移动板,且支撑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挖切机构;所述挖切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板上的横向安装板、设于横向安装板上的第二电机、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端上的第二丝杆、设于横向安装板中部位置的移动槽、安装在第二丝杆上的位移块、连接在位移块下端的连接杆以及连接在连接杆下端的挖切刀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移动车体上端面与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一丝杆贯穿限位板,所述第一丝杆的上端连接有内旋盘,且内旋盘位于支架的上端壁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横向安装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固定块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连接杆贯穿移动槽,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与移动槽的内壁接触,所述位移块的宽度大于移动槽的宽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移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支架的侧壁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车体上设有蓄电池,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蓄电池之间均设有控制开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进行大苗起苗过程时,通过控制移动车体并将其移动至指定的地点后,控制第一电机工作,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后带动支撑移动板向下移动,直至切割刀具插入地下时控制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一起工作,第二电机工作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丝杆转动后驱动位移块沿着第二丝杆进行移动,并且带动连接杆在移动槽内进行移动,连接杆移动后带动切割刀具沿着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在切割时控制切割刀具均向中轴位置移动,随着刀具逐渐伸入地下并到达指定深度后停止第一电机的工作,而此时两个切割刀具也完成合拢时,刀具中的土向上位移,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半球体土球,并对苗木进行了切根,较为便捷,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2)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挖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挖切刀具的剖面图。图中:1、移动车体;101、车轮;102、把手;2、蓄电池;3、支架;301、限位板;4、第一电机;401、第一丝杆;402、内旋盘;5、支撑移动板;501、限位块;502、连接板;6、挖切机构;601、横向安装板;602、第二电机;603、移动槽;604、位移块;605、第二丝杆;606、固定块;607、连接杆;608、挖切刀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车轮101与把手102,移动车体1的上端连接有支架3,且支架3内设有限位板301,支架3内设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401,第一丝杆401上设有支撑移动板5,且支撑移动板5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502,连接板502上连接有挖切机构6;挖切机构6包括连接在连接板502上的横向安装板601、设于横向安装板601上的第二电机602、连接在第二电机602输出端上的第二丝杆605、设于横向安装板601中部位置的移动槽603、安装在第二丝杆605上的位移块604、连接在位移块604下端的连接杆607以及连接在连接杆607下端的挖切刀具608,挖切刀具608是四份之一球状的刀具,刀具中的土可以沿着刀具向上移动,在起苗时可以将大苗连根带土一起挖出;第一电机4位于移动车体1上端面与限位板301之间,第一丝杆401贯穿限位板301,第一丝杆401的上端连接有内旋盘402,且内旋盘402位于支架3的上端壁内;横向安装板601上设有固定块606,第二丝杆605的一端与固定块606活动连接;连接杆607贯穿移动槽603,连接杆607的外壁与移动槽603的内壁接触,位移块604的宽度大于移动槽603的宽度,位移块604起到移动和限位的效果,而连接杆607在移动槽603内只能够沿着第二丝杆605进行移动;支撑移动板5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501,且限位块501与支架3的侧壁接触,限位块501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支撑移动板5在第一丝杆401上出现滑脱的状况;移动车体1上设有蓄电池2,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602均与蓄电池2电性连接,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602均与蓄电池2之间均设有控制开关,方便控制第一电机4与第二电机602的工作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大苗起苗过程时,通过控制移动车体1并将其移动至指定的地点后,控制第一电机4工作,第一电机4驱动第一丝杆401转动,丝杆转动后带动支撑移动板5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车轮(101)与把手(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的上端连接有支架(3),且支架(3)内设有限位板(301),所述支架(3)内设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401),所述第一丝杆(401)上设有支撑移动板(5),且支撑移动板(5)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502),所述连接板(502)上连接有挖切机构(6);/n所述挖切机构(6)包括连接在连接板(502)上的横向安装板(601)、设于横向安装板(601)上的第二电机(602)、连接在第二电机(602)输出端上的第二丝杆(605)、设于横向安装板(601)中部位置的移动槽(603)、安装在第二丝杆(605)上的位移块(604)、连接在位移块(604)下端的连接杆(607)以及连接在连接杆(607)下端的挖切刀具(6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包括移动车体(1)、车轮(101)与把手(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体(1)的上端连接有支架(3),且支架(3)内设有限位板(301),所述支架(3)内设有第一电机(4),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401),所述第一丝杆(401)上设有支撑移动板(5),且支撑移动板(5)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502),所述连接板(502)上连接有挖切机构(6);
所述挖切机构(6)包括连接在连接板(502)上的横向安装板(601)、设于横向安装板(601)上的第二电机(602)、连接在第二电机(602)输出端上的第二丝杆(605)、设于横向安装板(601)中部位置的移动槽(603)、安装在第二丝杆(605)上的位移块(604)、连接在位移块(604)下端的连接杆(607)以及连接在连接杆(607)下端的挖切刀具(6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苗起苗简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位于移动车体(1)上端面与限位板(301)之间,所述第一丝杆(401)贯穿限位板(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万文祝遵崚汪贵斌张往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