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伟专利>正文

一种沙漠、缺水地区及盐碱地种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606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4
一种沙漠、缺水地区及盐碱地种植结构,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包括种植沟(13)、防水膜(2)和预埋多孔水管(4),防水膜(2)铺设在种植沟(13)内,且种植沟(13)底部的防水膜(2)上开设有透气槽(3),在透气槽(3)上侧铺设有透气防渗沙层(5),预埋多孔水管(4)铺设在防水膜(2)上侧,在预埋多孔水管(4)与透气防渗沙层(5)上侧铺设有渗水土工布(6),渗水土工布(6)上侧的种植沟(13)内填充种植土或种植沙,预埋多孔水管(4)上侧开设有进出水孔,透气防渗沙层(5)具有透气但不透水的特点,从而保持下部原有土壤(1)与种植土壤(7)的地气流通,这样就可以保证种植土壤的温度正常,避免植物因高温坏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漠、缺水地区及盐碱地种植结构
一种沙漠、缺水地区及盐碱地种植结构,属于种植

技术介绍
沙漠、干旱缺水地区经济作物及绿化植物的种植一直是种植难点,很多沙漠实际上并不干旱,沙漠地表以下含有大量优质地下水,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沙化严重成为沙漠,沙子结构松散,不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漏水漏肥是导致沙地农林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干旱缺水地区则存在缺水、水份蒸发严重的问题,所以沙漠、干旱地区都难以在植物的种植土壤中保持水分,导致植物难以存活。目前在沙漠、干旱缺水地区种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在种植沟的内部铺设塑料防水薄膜,这种塑料防水薄膜虽然能够阻止漏水漏肥,但是塑料防水薄膜在隔水的同时阻隔了地下气体的流通,热量上下无法传导,而干旱地区光照往往很强,造成隔膜上层的土壤被照射至40度以上的高温,植物难以存活,尤其是经济作物,所以防水薄膜的使用效果并不好。在盐碱地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盐碱地种植需要将种植土壤与原有土壤分隔开来,因为盐碱地的盐类成分会导致植物根系坏死,塑料防水薄膜虽然能够阻止原有土壤的盐份进入种植土壤中,但是同样也造成了种植土壤在日光照射下达到40度以上的高温,植物难以存活。而且盐碱地与干旱地区的不同是其通常不缺水,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原有土壤的水份虽然无法透过薄膜从下部进入种植土壤,但是在雨水的冲刷下地表含盐水份会从上部进入种植土壤,也会导致植物根系坏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沙漠、缺水地区及盐碱地种植结构,那个保持种植沟内温度与下部土壤的地气流通,保持种植沟内温度正常,避免因光照导致植物坏死,在盐碱地种植时还开设有排水沟,原有土壤中的盐分会通过排水沟排走,而不会从上部进入种植土壤内,彻底杜绝土壤中的盐分进入种植土壤中。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沙漠、缺水地区的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沟、防水膜和预埋多孔水管,防水膜铺设在种植沟内,且种植沟底部的防水膜上开设有透气槽或透气孔,在透气槽或透气孔上侧铺设有透气防渗沙层,预埋多孔水管铺设在防水膜上侧,在预埋多孔水管与透气防渗沙层上侧铺设有渗水土工布,渗水土工布上侧的种植沟内填充种植土或种植沙,预埋多孔水管上侧开设有多个进出水孔,预埋多孔水管连接有进排水机构。优选的,所述种植沟的两侧分别铺设有防水膜,防水膜的下端弯折后平铺在种植沟的底部,种植沟两侧的防水膜在种植沟底部间隔形成透气槽,透气防渗沙层两侧边铺设在种植沟底部两侧的防水膜上。优选的,所述透气防渗沙层与种植沟底部两侧的防水膜重合5~10cm。优选的,所述防水膜的上端伸出种植沟,防水膜的上端翻折在所述种植土或种植沙的上侧。优选的,所述预埋多孔水管有两根,两根预埋多孔水管分别铺设在透气防渗沙层的两侧。优选的,所述进排水机构包括土壤水份传感器、蓄水池和进排水管,进排水管连通预埋多孔水管和蓄水池,土壤水份传感器埋设在种植土或种植沙内部,土壤水份传感器通过控制器连接进排水管上的水泵。优选的,所述土壤水份传感器由太阳能电池供电。一种盐碱地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种植结构,在种植沟的周围还开设有至少一条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大于种植沟的深度。优选的,所述排水沟与种植沟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排水沟与种植沟的间隔小于6m。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沙漠、缺水地区种植结构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种植结构在种植沟底部的防水膜上开设有透气槽或透气孔,并在透气槽上侧铺设有透气防渗沙层,透气防渗沙层具有透气但不透水的特点,从而保持下部原有土壤与种植土壤的地气流通,这样就可以保证种植土壤的温度正常,避免植物因高温坏死。本技术中预埋多孔水管不仅具有进水以提供植物所需水份的问题,还具有排水功能,通常的认知是干旱地区不存在涝灾,然而干旱地区往往种植的是耐旱植物,如果突然降水量非常大,会导致植物耐涝性很差而很快死亡,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盐碱地种植结构,在种植沟的附近还开设有排水沟,原有土壤中的盐分会通过排水沟排走,而不会从上部进入种植土壤内,彻底杜绝土壤中的盐分进入种植土壤中。附图说明图1为沙漠、缺水地区种植结构实施例1的界面示意图;图2为沙漠、缺水地区种植结构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进排水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沙漠、缺水地区种植结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5为盐碱地种植结构的示意图;其中:1、原有土壤2、防水膜3、透气槽4、预埋多孔水管5、透气防渗沙层6、渗水土工布7、种植土壤8、土壤水份传感器9、进排水管10、水泵11、蓄水池12、排水沟13、种植沟。具体实施方式图1~3是该沙漠、缺水地区及盐碱地种植结构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2,该沙漠、缺水地区种植结构包括种植沟13、防水膜2和预埋多孔水管4,防水膜2铺设在种植沟13内,且种植沟13底部的防水膜2上开设有透气槽3或透气孔,在透气槽3上侧铺设有透气防渗沙层5,预埋多孔水管4铺设在防水膜2上侧,在预埋多孔水管4与透气防渗沙层5上侧铺设有渗水土工布6,渗水土工布6上侧的种植沟13内填充种植土或种植沙形成种植土壤7,预埋多孔水管4上侧开设有进出水孔,预埋多孔水管4连接有进排水机构,预埋多孔水管4有两根,两根预埋多孔水管4分别铺设在透气防渗沙层5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的防水膜2为塑料布或防渗土工膜。防水膜2和透气防渗沙层5完全阻隔水、肥向下渗漏,避免浪费水、肥资源,透气防渗沙层5在防止水、肥向下渗漏的同时能够接通地气,使种植土壤7的温度与正常的土壤温度相同,在地表以下10~20cm时种植土壤7的温度为15℃左右,植物可以正常生长。渗水土工布6耐腐蚀性能好,不受风吹日晒使用寿命可以达到30年以上,而且渗水土工布6透气透水性好,能够有效截留土沙颗粒,小石粒、细沙等不会进入预埋多孔水管4内,避免影响预埋多孔水管4的水流通。即使有少量沙土进入预埋多孔水管4,将预埋多孔水管4端部的阀门打开,用水流冲到蓄水池即可,也可以用自吸泵将水送到更远的地方。本实施例在种植沟13的两侧分别铺设有防水膜2,防水膜2的下端弯折后平铺在种植沟13的底部,种植沟13两侧的防水膜2在种植沟13底部间隔形成透气槽3,透气防渗沙层5两侧边铺设在种植沟13底部两侧的防水膜2上。透气防渗沙层5与种植沟13底部两侧的防水膜2重合5~10cm。参见图3,进排水机构包括土壤水份传感器8、蓄水池11和进排水管9,进排水管9连通预埋多孔水管4和蓄水池11,土壤水份传感器8埋设在种植土或种植沙内部,土壤水份传感器8通过控制器连接进排水管9上的水泵10。土壤水份传感器8的埋设深度根据植物的种类进行选择,土壤水份传感器8由太阳能电池供电,沙漠等干旱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完全能够满足用电需求,而且也特别适合在野外使用。进排水管9可以是一根水管,也可以是通过三通分别连接预埋多孔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漠、缺水地区的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沟(13)、防水膜(2)和预埋多孔水管(4),防水膜(2)铺设在种植沟(13)内,且种植沟(13)底部的防水膜(2)上开设有透气槽(3)或透气孔,在透气槽(3)或透气孔上侧铺设有透气防渗沙层(5),预埋多孔水管(4)铺设在防水膜(2)上侧,在预埋多孔水管(4)与透气防渗沙层(5)上侧铺设有渗水土工布(6),渗水土工布(6)上侧的种植沟(13)内填充种植土或种植沙,预埋多孔水管(4)上侧开设有多个进出水孔,预埋多孔水管(4)连接有进排水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漠、缺水地区的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沟(13)、防水膜(2)和预埋多孔水管(4),防水膜(2)铺设在种植沟(13)内,且种植沟(13)底部的防水膜(2)上开设有透气槽(3)或透气孔,在透气槽(3)或透气孔上侧铺设有透气防渗沙层(5),预埋多孔水管(4)铺设在防水膜(2)上侧,在预埋多孔水管(4)与透气防渗沙层(5)上侧铺设有渗水土工布(6),渗水土工布(6)上侧的种植沟(13)内填充种植土或种植沙,预埋多孔水管(4)上侧开设有多个进出水孔,预埋多孔水管(4)连接有进排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缺水地区的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沟(13)的两侧分别铺设有防水膜(2),防水膜(2)的下端弯折后平铺在种植沟(13)的底部,种植沟(13)两侧的防水膜(2)在种植沟(13)底部间隔形成透气槽(3),透气防渗沙层(5)两侧边铺设在种植沟(13)底部两侧的防水膜(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漠、缺水地区的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防渗沙层(5)与种植沟(13)底部两侧的防水膜(2)重合5~1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缺水地区的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2)的上端伸出种植沟(13),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张哲马建民黄辰辰王东信凯文丁成英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