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592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包括腔体、隔板、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顶盖;腔体的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孔和排液孔,腔体内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隔板的定位条;隔板可拆卸地水平放置在定位条上,隔板上设有若干放置收集管的孔;第一收集管底端封闭,第二收集管两端贯通;顶盖盖于腔体上部。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拆卸自如、成本低廉、材料环保,且功能多元化。同时便于野外工作,可根据工作需求简单更换隔板,即可实现针对不同无性繁殖方式而保存不同外植体,能有效减少外植体活性散失,显著提高生活率。该装置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嫁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高大乔木在遗传改良中,常常采用嫁接、组培或者扦插的方式进行资源异地保存和优质良种材料的快速繁育,穗条等外植体一般来自原始林的高大优树或各种种质资源圃的精选优树,采集的这些外植体往往需经过长时间运输才能到达保存地或苗圃地进行保育工作,在此过程中常因穗条失水而降低芽点活力,进而无法维持穗条的原生性,最后导致保育工作成功率低,甚至失败。有时还需要为穗条提供营养液,以促进芽点的成熟,延长其生命力。因此,对于林木育种工作者,迫切需要一种集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为一体的装置,维持或提高穗条生命力,保障通过嫁接、组培或者扦插方式的无性快繁工作的成功率,以满足林木遗传改良研究的可持续长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该装置功能多样,能够满足外植体的收集、培养和保存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植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隔板、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顶盖;腔体的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孔和排液孔,腔体内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隔板的定位条;隔板可拆卸地水平放置在定位条上,隔板上设有若干放置收集管的孔;第一收集管底端封闭,第二收集管两端贯通;顶盖盖于腔体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隔板、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顶盖;腔体的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液孔和排液孔,腔体内设有若干用于放置隔板的定位条;隔板可拆卸地水平放置在定位条上,隔板上设有若干放置收集管的孔;第一收集管底端封闭,第二收集管两端贯通;顶盖盖于腔体上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收集管和第二收集管上下段可分离,第一收集管和第二收集管的上段均为玻璃材质、下段均为塑料材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收集管配合第一隔板用于放置穗条,第二收集管配合第二隔板用于放置组培外植体,腔体的外侧或内侧还设有用于收纳隔板和收集管的第一隔间。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植体收集、培养、保存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上的若干孔按矩阵均匀分布;第二隔板上的若干孔交错分布。


5.按照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华潘文杨林逸舒陈新宇林元震廖焕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