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59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摄影模块,其包括本体、固定座、镜筒、运动框架、影像感测单元、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镜筒设置于该本体,用于容纳摄影镜头,固定座结合于镜筒,运动框架设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对于固定座运动,影像感测单元固定于运动框架上并可通过运动框架而相对于固定座产生运动,第一电路板结合于影像感测单元并伴随影像感测单元运动相对于固定座产生运动,第二电路板设于本体,软性电路板一端连接第一电路板而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路板,其中软性电路板设有若干条狭缝,而将软性电路板分成若干个长条状的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摄影模块能有效补正由于震动产生的影像模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摄影模块,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将连接影像感测单元的软性电路板制作成若干个平行的长条状的摄影模块。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第5266988号公开用于照相机的一种影像震动抑制装置。该影像震动抑制装置,设置于镜头32内,使用照相机时,角加速度单元33p、33y测量出操作者的振动照相机的角加速度信息,提供到一电路计算后驱动一驱动组件37p、37y,此驱动组件37p、37y使镜头32内的某一镜片于垂直光轴方向运动,补正或抑制因操作者振动照相机而产生的影像模糊现象。然而,当不需使用影像震动抑制装置时,必须持续对驱动组件提供适当大小的电流,使得照相机相当耗电。如图2所示,日本特许登录第3551174号公开一种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利用压电组件35驱动转轴34而移动影像感测单元16,如CCD,在垂直光轴方向上运动。如此,也可达到补正或抑制因操作者振动照相机而产生的影像模糊现象;并且适合搭配任一种镜头。压电组件必须不断的被电压驱动,以便适当地移动CCD来补正影像;然而,CCD组件的重量比单一镜片重,使得必须使用体积相当大的压电组件才得以驱动该CCD组件。虽然此种方式可不降低镜头的光学成像质量,但是体积庞大的压电组件使得具有该项补正或抑制手震动功能的照相机体积亦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模块,具有可补正因操作摄影装置时的震动而产生影像模糊的补正机制,并且可避免影像感测单元运动时,软性电路板对其运动产生太大的阻力。为达成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包括本体、固定座、镜筒、运动框架、影像感测单元、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镜筒设于该本体上,固定座结合于镜筒,运动框架设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对于固定座运动,影像感测单元固定于运动框架上并可通过运动框架而相对于固定座产生运动,第一电路板结合于影像感测单元并伴随影像感测单元运动相对于固定座产生运动,第二电路板设于本体,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其中软性电路板设有若干条狭缝,而将软性电路板分成若干个长条状的部分。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前述狭缝是互相平行的。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前述狭缝是自第一电路板延伸至第二电路板。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该运动框架包含一第一导引构件、至少一个第一线圈、至少一个第一磁石、一个第一霍尔组件,第一导引构件使运动框架与固定座结合并可相对于固定座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线圈设置于运动框架上,第一磁石固定于固定座上且与第一线圈相对设置,第一霍尔组件与第一线圈共同设置于运动框架上且设置于第一线圈旁,通过提供电压至第一线圈,使第一线圈与一磁石之间产生磁力变化而驱动框架,并通过第一导引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该运动框架更包括一个移动框以及一个承载座。移动框通过第一导引构件与固定座结合并可相对于固定座沿该第一方向运动,且第一线圈及第一霍尔组件皆位于移动框上。承载座装设于移动框上且可相对于固定座产生运动。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该承载座更包括第二导引构件、至少一个第二线圈、至少一个第二磁石以及一个第二霍尔组件。第二导引构件使移动框与承载座结合并可相对于移动框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线圈设置于该承载座上,第二磁石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与第二线圈相对。第二霍尔组件与该第二线圈共同设置于该承载座上且设置于该第二线圈旁,通过提供电压至该第二线圈,使第二线圈与第二磁石之间产生磁力变化并驱动承载座,并通过第二导引构件沿该第二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该第一导引构件包含若干个第一握持部以及一对第一导杆。第一握持部分别设置于移动框一对平行的框边外侧上。该对第一导杆彼此平行且各自被该等第一握持部的其中一部分握持,并且该等第一导杆固定于固定座上,其中通过将该等第一握持部分别套设于第一导杆上,使移动框与固定座结合,并且移动框可沿着第一导杆的轴线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该第二导引构件包含若干个第二握持部以及一对第二导杆。第二握持部分别设置于承载座的固定框上,该对第二导杆彼此平行且各自被该等第二握持部的其中一部分握持,并且第二导杆固定于移动框上,其中通过将该等第二握持部分别套设于第二导杆上,使移动框与承载座结合,并且承载座可沿着第二导杆的轴线方向运动。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第二导杆的轴线方向与第一导杆的轴线方向垂直。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第一磁石包含N磁极与S磁极,且N磁极与S磁极系沿着第一导杆的轴线方向排列。本专利技术摄影模块的第二磁石包含N磁极与S磁极,且N磁极与S磁极是沿着第二导杆的轴线方向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摄影模块,因为改变影像感测单元相对于光轴的位置,并非调制镜头内镜片的位置,所以不会降低镜头的周边亮度及成像品质;因为是采用一对线圈与一对磁石在垂直光轴方向驱动影像感测单元运动,各电子部品的体积较小,易于缩小照相装置的体积。并且对于接影像感测单元的软性电路板制作成若干个长条状,以避免影像感测单元运动时,软性电路板对其运动产生太大的阻力。附图说明图1是美国专利第5266988号公开的用于照相机的一种影像震动抑制装置;图2是日本特登录第3551174号公开的一种移动机构;图3a、3b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摄影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摄影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软性电路板90结合第一、第二电路板70、80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运动框架的后视图;图7是一立体图,表示霍尔组件与磁石之间的相对位置;图8是表示承载座与移动框结合的立体图;图9是一俯视图,分别表示设置于移动框及承载座上的线圈与霍尔组件;图10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摄影模块的照相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例如“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是以各图所标示的坐标方向为基准,且该“第一方向X”与该“第二方向Y”及该“第三方向Z”彼此垂直。图3a、3b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摄影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摄影模块的立体分解图。第3b图为第3a图省略第二电路板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的摄影模块包含一本体(未图示)、设置于本体的镜筒30、结合于镜筒30的固定座20、与固定座20结合的运动框架50、设置于运动框架50上的影像感测单元(例如CCD)60、结合于影像感测单元60的第一电路板70、设置于本体的第二电路板80以及连接第一电路板70与第二电路板80的软性电路板90。运动框架50位于软性电路板90与摄影镜头30之间,并与固定座20结合。当一目标物经由摄影镜头30成像后,目标物的影像形成于影像感测单元60上。运动框架50包含多个线圈(未图示),并通过对这些线圈提供信号使其产生与位于固定座20上的磁石21A、21B、21C、21D交互作用的磁力,驱动运动框架50运动,进而使影像感测单元60移动,以便于对模糊影像做补偿。在图4中,运动框架50包括一个移动框51以及一个承载座52,其中第一霍尔组件514以及一第二霍尔组件524设置于承载座52上。图5为软性电路板90结合第一、第二电路板70、80的示意图。软性电路板90上设有若干条狭缝92,而将软性电路板90分成若干条长条状的物体。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狭缝92互相平行。狭缝92的宽度与长度并无限制,端视实际需要而定。由于第一电路板70设置在影像感测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影模块,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上的镜筒、结合于镜筒上的固定座以及影像感测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摄影模块还包括运动框架、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以及软性电路板,运动框架设于固定座上并可相对于固定座运动,影像感测单元固定于运动框架上并可通过运动框架而相对于固定座产生运动,第一电路板结合于影像感测单元并伴随影像感测单元运动相对于固定座产生运动,第二电路板设于本体,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以及第二电路板,其中软性电路板设有若干条狭缝,而将软性电路板分成若干个长条状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庆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