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涉及生姜拔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并列转动设置的输送皮带,两个输送皮带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其中一个输送皮带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将其处于夹持通道的部分向外自适应顶出的张紧轮,处于夹持通道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犁头,犁头上开设有沿前进方向呈渐扩式设置的导入口,导入口的末端延伸至夹持通道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受姜杆的导出量的限制,使得易将皮带进行夹死,或姜杆掉落的现象;生姜的无序喂入,使得输送时易掉落,及切割后的生姜易出现夹带过长姜杆的现象;以及犁头易使犁沟过深,道路行驶易碰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
本技术涉及生姜拔出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
技术介绍
生姜因其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被人们广泛利用。我国除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外,种植区域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已成为了生姜的重点产区。然而,随着种植和产量规模的不断扩大,生姜的收获方式面临新的考验。目前,我国生姜的收获仍普遍采用人工作业方式,这种原始粗放的收获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在收获过程中极易破坏生姜的完整性,严重影响了生姜收获质量。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个申请号为201420660553.5的专利,该专利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变速器,位于机架的两侧均设有与变速器动力输出端相连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变速器上设有振动元件,振动元件上连接有两个振动连杆,每个振动连杆上各自连接一设置在机架上的振动刀架,振动刀架上竖向滑动安装有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滑架,滑架上设有延伸出机架端面的振动刀;机架两侧面均设有与振动刀架平行设置的滑轨,滑轨上竖向滑动安装有由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的滑杆,滑杆上远离机架的一端设有行走轮。实现了机械化收获作业,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能使种植的大姜得到集中及时快速的收获,有效减少了劳动力和劳动工资支出,不影响土地换茬,提高了亩产经济的纯收入。但是该装置随着生产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该装置在对出土后的生姜进行夹拔输送时,众所周知,生姜在田地里的生长密度不同,杆径不同,这就易使得,当密度大的姜杆进行夹拔输送时,易受限于皮带的夹持,使得姜杆将皮带进行夹死,使得无法传动;当密度小或者杆径小时,则使得皮带无法与姜杆之间形成夹持力,这就导致了姜杆在输送过程中易掉落,无法形成有效的夹持力,无法夹拔输送姜杆。第二,再对生姜进行夹拔输送时,由于其生姜在进入输送皮带之前无序喂入,使得皮带夹拔输送姜杆的过程易掉落,切割后的生姜易出现夹带姜杆的现象,使得还需姜农进行二次分离工作,加强了劳动力的输出。第三,该收获机在烟田行走或者道路上行走时,受限于前端犁头贴近地面,使得在田里经常出现犁沟过深,在道路上易对其碰撞损坏的现象,降低其使用寿命。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用以解决传统技术的受姜杆的导出量的限制,使得易将皮带进行夹死,或姜杆掉落的现象;生姜的无序喂入,使得输送时易掉落,及切割后的生姜易出现夹带过长姜杆的现象;以及犁头易使犁沟过深,道路行驶易碰撞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转动设置的输送皮带,两个所述输送皮带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其中一个所述输送皮带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将其处于夹持通道的部分向外自适应顶出的张紧轮,处于所述夹持通道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犁头,所述犁头上开设有沿前进方向呈渐扩式设置的导入口,所述导入口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夹持通道的下方。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犁头的一侧还设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通过支撑架铰接于机架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两个输送皮带的处于夹持通道的前端部分别利用所述张紧轮和所述定位轮的作用力形成沿前进方向呈渐扩式的喂入口。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机架上还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并列安装有若干个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张紧轮,另一端通过拉伸弹簧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摆动板,所述摆动板的一端铰接于机架上,所述支撑轮安装于摆动杆的另一端,所述机架上还铰接有驱动缸,所述驱动缸的伸缩板铰接于所述摆动杆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支撑轮并列设有两个,且分居于所述犁头的两侧。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套管,所述犁头通过插装杆插装于所述套管内。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套管的周壁上开设有止动孔,所述止动孔内螺纹连接有止动螺钉,所述止动螺钉的末端与所述插装杆相抵。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两个所述输送皮带分别通过两个带轮支撑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处于所述夹持通道前端部的所述带轮外径小于处于后方的带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将其处于夹持通道的部分进行导向定位的定位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中通过张紧轮利用压缩弹簧的自适应张紧,使得处于夹持通道内的姜杆不会受到导入量及杆径的影响,当导入量低时,张紧轮会受拉伸弹簧的作用力,压缩夹持通道,当导入量高时,张紧轮会受到夹持通道的张力,使得张紧轮向内侧回退,不会造成输送皮带的夹紧,保证输送的正常进行;使得实现自适应张紧;其中利用犁头上的导入口实现对从土里拔出的生姜导入至夹持通道内,并且还利用两个输送皮带之间的喂入口实现再进一步的对姜杆进行导向,实现双重导向喂入,保证姜杆及生姜的有序导入,实现对姜杆进行聚拢,使其紧凑化,实现聚拢后的姜杆利用切割齿进行分离工作,保证姜杆的有序进入,保证生姜分离后无需姜农再次进行分离工作,降低了劳动力;其中利用支撑轮实现对犁头的导向作用,使得利用支撑轮先与地面接触,可以防止因田地里高低不平,导致犁沟过深的问题,并且可以保证在道路上行驶时,对犁头的保护,使得犁头不与地面发生接触,延长使用寿命;更者由于收获机车体的长度较长,利用支撑轮实现对车体的前部进行支撑,可以防止因机架的晃动导致扭伤机架的现象发生,保证机架的牢固性;该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力,并且操作便捷,高效省力;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降低了生产成本及劳动力的输出,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工作稳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送皮带,2-定位轮,3-张紧轮,4-拉伸弹簧,5-摆动杆,6-支撑杆,7-犁头,8-导入口,9-带轮;10-机架;11-驱动缸;12-摆动板;13-支撑轮;14-插装杆;15-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转动设置的输送皮带1,两个输送皮带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其中一个输送皮带1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将其处于夹持通道的部分向外自适应顶出的张紧轮3,处于夹持通道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犁头7,犁头7上开设有沿前进方向呈渐扩式设置的导入口8,导入口8的末端延伸至夹持通道的下方。犁头7的一侧还设有支撑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列转动设置的输送皮带(1),两个所述输送皮带(1)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其中一个所述输送皮带(1)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将其处于夹持通道的部分向外自适应顶出的张紧轮(3),处于所述夹持通道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犁头(7),所述犁头(7)上开设有沿前进方向呈渐扩式设置的导入口(8),所述导入口(8)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夹持通道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列转动设置的输送皮带(1),两个所述输送皮带(1)之间形成夹持通道,其中一个所述输送皮带(1)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将其处于夹持通道的部分向外自适应顶出的张紧轮(3),处于所述夹持通道的前端部的下方设有犁头(7),所述犁头(7)上开设有沿前进方向呈渐扩式设置的导入口(8),所述导入口(8)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夹持通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头(7)的一侧还设有支撑轮(13),所述支撑轮(13)通过支撑架铰接于机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输送皮带(1)并列设置有若干个用以将其处于夹持通道的部分进行导向定位的定位轮(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输送皮带(1)的处于夹持通道的前端部分别利用所述张紧轮(3)和所述定位轮(2)的作用力形成沿前进方向呈渐扩式的喂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姜收获机用拔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上还固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上并列安装有若干个摆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付国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